“目标—思路—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2022-01-13 09:16陈展图肖伟丽李诗涵
地理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陈展图 肖伟丽 李诗涵

摘 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愈加显著的作用。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是顺应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加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离不开教学设计的支撑。本文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定位,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框架:首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要求与整合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资源的实施路径;其次,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双目标设计,梳理出兼顾国家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出“确立主题—聚焦核心—突出重点”的教学设计方法,并确立遵循成效导向为原则的多维度教学设计评价。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实现人文地理学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51;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2-0073-06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纲要》指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人文地理学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决策建议和科学依据,在国家建设,尤其是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国土调查、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中起到了独特作用,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土空间开发、旅游发展规划、城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各种报告和方案中都可以看到人文地理学的贡献,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在我国,各大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类、城乡规划类专业均把《人文地理学》作为必修课程,甚至一些军事院校、高职院校也将《人文地理学》作为学习课程,愈发凸显《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专业和思政功能。人文地理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优质载体。利用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平台,建设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思政中三位一体、缺一不可[2]。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学生,要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人文地理学课程首先要注入“魂”,而一门课程是否有“魂”,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质量与立德树人成效密切相关。高校教师必须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思政定位,融合思政元素,精心规范地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蕴于教学全过程。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定位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3]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地理学中最具有社会服务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人文主义色彩而同时又兼备理学科学性的专业课程。在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对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地理素养具有极端迫切性[4],建设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也具有极高的价值性和引领性。立足于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培养社会实用型创新人才,需从两个层面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进行定位。

一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本身。该课程以人为主体,以人地关系为理论线索,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题,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5]人文地理学作为专业课程承载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的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专业课程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静态知识,还要让學生感受到人文地理学学科文化的熏陶,从人文地理学动态的历史过程、研究方法与内容、实践意义的认识中,落实价值塑造的功能。此外,人文地理学课程以丰富的思政资源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而课程思政依托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两者同向同行,并不存在代替和包含的关系。

二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既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又是沟通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教师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层内涵、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科学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构建起课程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程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环节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创新思维与能力,激发其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与时代关怀的新时代人才。

基于以上两个层面分析,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是深挖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资源、整合人文地理学知识相关的思政资源,通过教学设计,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将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人文地理学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思政资源的整合路径

1.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办学应始终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6]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为核心践行。此外,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文现象为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的学科。因此,人文地理课程思政也要从人的发展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需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构建明确、清晰的教学过程体系

针对学习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落实,每个环节都应在教学设计中具体呈现。

(2)有的放矢,有方向地产出

课程思政虽重在过程但也追求结果,需明确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什么补什么,抛弃脱离学生实际和超出理解程度的内容。

(3)优化学习体验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内容有趣、方法恰当且能促进人文地理学课程学习,同时注意避免思政元素陈旧、无新鲜感的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增强学习效果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要相得益彰,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价值观也得到塑造。

(5)改变学生行为

思政内容是否入脑入心不仅要看评教,更要看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是否产生积极改变,能否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遵循影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更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中关注学生,详尽了解学情,掌握关于学生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好准备。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构建稳定的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同向同行的关系,助力学生专业认知和道德素养的升华。

2.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路径

《纲要》指出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思政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综合,[7]思政资源是思政元素的总和。人文地理学蕴藏着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宗教、语言、政治和旅游等独特的思政元素,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过程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基本原理,容易与国家方针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等相融合。因此,以何种路径将优质的思政资源悄然呈现在课堂中尤为重要。要根據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和优势,科学合理地以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为承载,择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合教学内容,从而做到拓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知识点作为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思政元素最基本的承载点,对人文地理学专业理论、知识点的学术诠释与解析等,都可以成为连接思政元素的触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积极转变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采用能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情景再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用“问号代替省略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囿于课时,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度“减法”,才可能做好课堂效果的“加法”。表1是以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二版)教材部分章节为例进行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设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

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承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更要依托教学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帮助学生把自身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需要精心设计好每一环节,以目标为导向,厘清教学设计思路的脉络,创新教学设计方法,认真反思和锤炼教学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最佳效果。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可遵循“目标—思路—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框架。

1.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

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所以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应是引领人文地理课程思政方向的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它们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实现入脑入心的价值塑造。

(1)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专业课程是孕育学生思想的沃土,人文地理学具有丰富优质的思政教学资源。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需根据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探究其育人目标,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增强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可、情感认同。本研究把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分为国家战略目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三个层面(表2),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目标体系(层次) 内容 国家战略目标 寻求人类适应、利用、改造地球表层系统的途径,为全球、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学科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发挥人文地理学在个人决策、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从人文地理学角度为决策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支撑;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文地理专业人才 课程教学目标 提高广大青年的人文地理知识水平,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使青年一代认识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表2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2)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目标

陆大道院士指出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与经济社会实践联系最紧密的学科。[8]站在培养建设新时代中国人才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仍以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二版)中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为例。农业是立国之本,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5]从时间维度上看,农业是中国发展史进程中的重大命题;从空间维度上看,农业很大程度展现着“中国故事”;从结构维度上看,农业发展镶嵌在中国各个发展阶段和制度中。[9]该章共4小节,因此以1小节为一课分别设定人文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表3)。

2.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化,无论是在人文地理学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还是开发人文地理学固有资源,都要与时俱进兼顾两方面的需求,即国家需求和学生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1)响应国家需求

《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年龄多在18~26岁之间,是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靠这一代人的努力。人文地理学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能够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5]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更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中找到国家关注点,按照国家要求,梳理课程,找到相对接的思政资源。

例如,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四五”中的重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与人文地理学中的“城镇化、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相衔接。这也就要求人文地理学顺应国家发展需求,在课程思政中突显新中国建设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等思政元素,在课堂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中国问题,树立“四个自信”。

(2)呼应学生需求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表现起着定向和驱力的作用[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11]。在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本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地理类专业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体验与需求,借助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6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47份,有效问卷率达94.3%。

从学生的体验(图1)可知,虽有47.9%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有趣,认真听讲,但31.09%的学生觉得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不够,课堂氛围较沉闷。创新思政元素与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衔接方式,更新思政素材,创造多元化教学形式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地理课堂情景创设上,可借助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平台,设计“重走长征路”“重游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路线,打造沉浸式教學情景。指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人文地理学在情感态度和精神传承上的魅力,突显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评价中(图2),只有38.66%的学生认为“质量、数量都恰到好处”,49.58%的学生认为“质量虽好,但数量太少”。现在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存在碎片化的特点,各种信息资源分散他们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和精力。因此,要节约实体课堂学时,延展课堂教学空间。教师要努力构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借助网络课程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课程体验。[12]利用混合式教学可以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师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得到课堂反馈和评价,保障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效率和质量。[13]通过学生的体验与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满足学生心理、情感追求、职业定位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

好的教学设计方法会让教学设计事半功倍,从教学主体和教学活动整体出发,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找准方向,确立主题,提出问题。正确的方向是课程思政的前提,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立前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方向,选择国家发展、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容易混淆的主题,并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中具体呈现。

二是寻求靶点,凝聚核心,讨论问题。不管是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还是思政资源的选择都要有的放矢,避免简单的思政元素的堆积,精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困惑的“靶点”,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两难情境的询问,选择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师生共同探索解决策略。

三是建立结构,突出重点,解决问题。立足“立德树人”的核心概念,对内深究人文地理学核心素养,对外延伸思想品德教育,将教学诸要素组合成教学结构框架,并通过“上行—下行”的路线实现。“上行”路线是通过将挖掘的思政元素一步步进行梳理,形成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知识的体系;“下行”路线是将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细化到具体的教材章节和教案中。两条路线相互协调构建整体框架,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

教学设计是一个充满生成性的过程。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测性,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需求,搭配不同的解决方法(如表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挖掘不同的思政元素,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各个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系统配置,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整个教学功能达到最优化。

4.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价

课程思政建设得怎么样、实施得怎么样,最终要看是否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14]。教师应坚持成效导向的评价原则,针对学生的反馈,自我反思,持续改进教学设计。从调查问卷的反馈中思考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评价应有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清晰度,即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要解决问题的清晰度。清晰度这一维度可以通过教案来落实,教案能客观反映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难点、过程、方法的设计情况,对整堂课起支撑作用。

二是联系度,包括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学生个人理想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命运的联系。其评价指标可以通过教师的课件、布置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课堂中提出的讨论主题来体现。例如,在“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的讲授中,让学生以“家乡的城市化”为调查主题,根据实际生活体验,自行选择调查方法,撰写小论文。由此,将人文地理学研究调查方法的学习与为家乡城市规划做贡献的理想信念联系起来。

三是融合度,看思政教育与人文地理学专业知识讲授的融合是否具有科学性、恰当性,能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主要包括教学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得体等。可以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参与度来考察。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在一堂课结束时利用调查问卷,对课堂氛围、课堂体验、课堂收获进行调查得到反馈。也可以建立听课机制,让同行、专家走进课堂观摩教学,并拍摄教学全过程视频,客观记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真实反映。

四是认同感,能否让学生真正认同,感动并影响学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最终改变其行为习惯。这可以通过学生外显的行为和语言进行评价,考查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发展情况和运用能力。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评价策略。把学生的小组讨论记录、上课发言记录、实习报告、自制的课件等都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把课程结束时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小论文、期末测试成绩也同样作为评价依据,采取适度的终结性评价。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人文地理学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推动卓越教学、塑造高效课堂和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遵循在教学设计各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成效评价为导向,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设计目标、思路、方法和评价维度,避免和弥补目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局限,有助于提高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的长期过程,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需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多元化、多形式评价课程思政成效。▲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6):803-810.

[2] 李向东.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19(9):18-20.

[3]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 陈展图,黄婷,农爱香,等.新时代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J].教育观察,2021,10(17):39-41.

[5]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7] 陈华洲.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8] 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等.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2020,75(12):2570-2592.

[9] 高帆.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5):1-14.

[10]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30-33+15.

[11] 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 韩国栋.信息化背景下高师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4):70-73+77.

[13] 孔翔,吳栋.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21(Z1):59-62.

[14] 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