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2-01-21 14:39赵春清李晓东郝伟斌
会计之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新文科实践教学

赵春清 李晓东 郝伟斌

【关键词】 管工结合; 办学特色; 实践教学; 郑州航院; 航空报国精神; 新文科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2)04-0149-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中坚力量,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但由于政策、资源、区位等众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地方高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下简称“郑州航院”)原隶属于航空工业部(1994年改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办学体制從原来的部属院校转为省属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郑州航院形成了鲜明的“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本文以郑州航院商学院会计学类专业为例,分析其如何基于“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谋求错位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历程,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凝练办学特色提供参考。

一、“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含义与形成

(一)“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含义

“办学特色是指本校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质”[2]。办学特色是高校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比较优势的重要体现。它一旦形成,会成为学校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能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3]。

所谓“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是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部分工科课程,学生不仅要完成基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任务,还要打下一定的工科基础,使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和互补共进,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4]。

(二)“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形成

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始时就具有了某种特色;二是在发展过程中,依靠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改革创新而形成的比较优势特色[5]。郑州航院“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形成,兼具了上面两种情况,经历了提出、动摇和坚持的过程。

1.“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提出。郑州航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平原省省立财经学校”,在1964年全国16所航空学校专业调整时迁至郑州,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专并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2年,学校明确了“培养航空工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定位,并提出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办学思路。1984年学校升为本科,并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85年12月,学校总结了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对办学特色进行了凝炼,正式表述为“管理为本,管工结合”,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工业技术课程是郑州航院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这为“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2.“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动摇。1995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大发展时期[6]。高校之间合并重组,隶属体制重新确定,学科专业优化布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开启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渐转变。1999年,郑州航院被划归河南省人民政府管理,隶属关系从部属高校转变为一所地方高校。隶属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招生生源、学生就业去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是继续保持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密切关系,还是全心融入地方经济的问题上难以抉择,对原来的办学特色产生了犹豫,甚至出现了一些放弃“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声音。

3.“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坚持。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河南省其他高校快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2015年学校基于对办学历史、办学资源、专业设置、学科优势、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决定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十三五”时期,坚定提出“强化航空为本、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坚持管工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在明确办学特色基础上,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资源整合、学科专业优化,对办学特色进行了广泛宣传和解释说明,以统一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坚定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管工结合”办学特色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郑州航院商学院成立于2019年1月,由原会计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合并而成。两个学院的前身分别是建校之初就设立的工业企业会计专业和工业企业计划与统计专业。目前,商学院开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七个本科专业,拥有会计学、企业管理、会计专硕、审计专硕和工商管理硕士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学类专业由于办学历史长,专业特色明显,为航空工业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在航空工业系统有“会计师摇篮”的美誉。会计学类专业的发展与改革,是郑州航院“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见证者、实践者、坚守者和体现者。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已经深度融合,“管工结合”已成为会计学类专业的鲜明特色,也是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一)立足办学特色,打造实践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会计学类专业根据学校“航空为本,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确定了“服务于航空工业和河南地方经济发展,面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培养知识面宽、专业知识精深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除了在课程体系中增开航空概论、民航概论、航空企业文化、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程等课程外,会计学类专业还构建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内实验+独立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践”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习教学环节贯穿本科四年,从大一到大四分别安排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会计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二)创新实习形式,提高实习效果

会计学类专业的实习内容,认识实习主要以企业参观为主,以航空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企业为参观对象,增加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金工实习主要是在校内工程实训中心进行,安排学生学习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车铣刨磨钳等冷加工工艺,学习材料性能、航空产品制造的基本知识;专业实习是安排学生到航空工业企业财务部或者本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毕业实习主要是鼓励并安排部分学生到航空工业企业或高端制造业企业去实习,并基于企业需求或者发现的问题,设计论文题目,收集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毕业论文撰写。除传统的企业参观、岗位实习等实习形式外,会计学类专业探索了项目制实习形式,就是依托在航空工业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企业方根据工作实际及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出相应的题目提交给学院,學院根据企业需求和题目所属专业,组织教师和学生组成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实习,实习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期间。项目制实习形式既能帮助企业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又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了选题和资料来源,这种深度实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三年,会计学类专业有8%左右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学生在航空企业的实习项目,部分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则是项目制实习成果的直接体现。毕业论文《L公司成本管控路径选择与传导机制构建的案例研究》《成本工程师工作机制创新实践研究——以L公司为例》《中航光电财务贴身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等皆是项目制实习的优秀成果。

(三)建设实习基地,拓展实践平台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已滞后于企业实践和社会需求,校内资源和教学场景、教学内容和形式也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承担部分人才培养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能拓展校内有限的教学资源,丰富人才培养的渠道和形式,增加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郑州航院会计学类专业注重实习基地建设,立足于“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以高端制造业和航空工业企业为目标,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教育情怀深厚、合作基础良好的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依托实习基地,通过聆听讲座、实地参观、现场操作、顶岗、项目研究等形式开展认识实习或专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业务范围和组织结构,懂得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训练专业能力,塑造职业形象。通过实习基地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依托仿真实验,增强实验效能

针对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欠缺的问题,学校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念,以虚拟仿真技术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服务升级等,打造智能化、融合化新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育教学体系,建成了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依托该实验中心,会计学类专业通过引进、开发、共享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炼专业课中的关键知识点,梳理操作流程,抓住关键步骤,设计实验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特别是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智能制造企业全景运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汽车制造业为背景,植入了现场管理、流程管理、组织设置、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建设“虚实结合,设施一流”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的有机整合,通过智能高效、人机交互的硬件环境,使学生沉浸其中,进行实践操作,获得真实感受,掌握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效能。

(五)开展双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8]。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商学院专门组建了实践教学部,负责学院双创活动的开展,会计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部的统一协调下,组建专兼职双创导师队伍,梳理本学科竞赛项目,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会计学类专业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20多项。2019年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双创”活动,会计学类专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发挥第二课堂,扩大实践空间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学类专业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支持学生组建学科竞赛小组、加入学院ERP协会、参加学院开展的“定寨支教”、“向日葵BCS”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打卡‘四史’学习”主题教育、“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巡讲”等活动,其中“筑梦青春——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团队荣获校一等奖,“心系乡村,助力振兴——农民合作社管理有效性的调查社会实践”团队获得校二等奖。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基于“管工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在坚持“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郑州航院商学院会计学类专业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会计学(2008年)和审计学(2010年)两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专业(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于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郑州航院商学院会计学类专业落实学校“管工结合”办学特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走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相关经验,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基于行业传统优势,凝练办学特色

郑州航院建校之初,主要是为工业企业特别是航空工业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航空工业系统的科研院所和工厂。学校“管工结合”的办学特点,“是历史上面向工业企业,尤其是航空工业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要求,是行业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9]。这种基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对象以及行业需求,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业传统优势,奠定了郑州航院“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深厚历史基础,也成为学校现在继续保持和坚持这种办学特色的有力条件。因此,凝练学校办学特色或专业特色,要深入分析服务对象和培养目标,立足传统优势和办学资源,发挥独特优势,才能寻找适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形成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

(二)打造“双师”师资队伍,支撑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的形成与保持,既需要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又需要广大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实践。郑州航院“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形成,除了深深打上的行业烙印外,还和教师队伍的来源与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学校隶属于航空工业部时期,与航空工业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关系密切,工作人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相对自由的流动。师资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来源于航空系统内的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甚至直接来源于企业生产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理解深刻,能够很好地践行这种办学特色。因此,“管工结合”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坚持,需要广大教师从理念上能够接受和认可,从行动上能够践行和支持,从能力上能够实现和发展,这就需要打造一支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办学特色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郑州航院有着70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层次从中专发展到研究生教育,办学体制由部属院校转变为地方高校。在整个办学历程中,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坚定不移的指导方针。对于郑州航院商学院会计学类专业而言,面对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规模、服务面向、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变化,正视现实,分析形势,更新理念,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和践行“管工結合”,使得“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更有活力和生机。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课程体系从原来的“会计/审计+机械制造工程”,发展到现在的“会计/审计+机械制造工程+大数据技术+航空工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方面,依托会计学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和财务会计学、智能财务系统、企业战略管理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积极推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2020年会计学专业开设了“会计学新文科创新实验班”,在大二第四学期课程结束后,从航空航天类、机械类等专业中招收了20名学生单独组班,按照会计学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许多用人单位对该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深化办学特色、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顶明.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的根本出路[N].中国教育报,2018-02-02(002).

[2] 乌云斯琴.高校发展要打“特色牌”避免“趋同化”[N].人民政协报,2005-10-13(003).

[3] 孙泽文,钟明元.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演进、机制及其经验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7):73-76.

[4] 张德鹏,张凤华,黄嘉涛.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教学体系探讨——基于“管工融合”视角[J].中国市场,2013(33):142-144.

[5] 许秀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创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9(10):46-47.

[6] 朱赫,俞仪阳.论学习特征变化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21(8):94-98.

[7] 曾旗.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8-19.

[8] 滕智源.高校“两融四合”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社会科学家,2021(2):143-147.

[9] 李留文.从技经结合到管工结合:郑州航院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30.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新文科实践教学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