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2-02-03 02:36李志伟刘浩瀚张瑛刘维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导师竞赛

文/李志伟 刘浩瀚 张瑛 刘维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也决定了社会与人才需求对接的契合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任务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通过多种措施提升学生创新创造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落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集中阵地,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构建适应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顶岗实训、教导问诊”提升创新创业导师实战经验,通过创新创业类“岗课赛证”深度融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开放式、融通式”赋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现社会与人才需求的对接,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平台。

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可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是孵化转化竞争力的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平台能力不足或建设不完善将会影响孵化。所以,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是解决孵化的重要手段。

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贯穿于孵化过程的每个环节,能整合创新创业的资源集成、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放协同五大功能,为新创企业提供其所需的服务,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带来的价值,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可以加快成果孵化,提高创新创业的效率。

此外,还应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完善的实体空间平台,如项目路演厅、创新创业培训室、学生拎包入驻工作室、创新创业导师问诊室、创新创业俱乐部、项目孵化工作室、成果转化中心、育训中心等实体空间。同时注重开展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有目的地提升创业技能,明确就业的方向,了解社会的需求,也为后续的就业增强信心。

提升创新创业导师的实战经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只有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才能得到更好提升。所以,应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水平,锻造优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定期组织导师库中的导师参加国培学习,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学习创新创业专业内容,强化创新创业发展思维,进行优中选优,培育创新创业名师。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论坛、讲座,长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及项目指导,让教师了解企业的聘用要求和对学生的技能要求。组织教师考证,让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聘请能工巧匠、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家、投融资专家等作为兼职导师,开展创新创业授课与项目指导,形成优势互补。安排创新创业导师到入驻企业轮训,制定考核目标,在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经验。持续开展园区企业问诊活动,让创新创业导师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不断丰富实战经验。

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和企业巡回问诊,培育创新创业导师的实战技能,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学习前沿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鼓励教师学习网络知识,进行网络数据学习,去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等,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此外,注重与各院校加强交流,尤其是加强交流教学和实践经验。

推进创新创业类“岗课赛证”融通

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而加大了培养的投入。教师在课堂教授学生知识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和运用教师所教的专业知识,还需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自己的创业实践中,并把所学知识转化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专业知识的延展,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自主意识出发,更深入地对所学专业进行归纳,去设想创新创业方面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强学习,将创新创业的成功典型案例带入到课堂中。在充分借助网络数据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起到帮助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院校可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创业指导、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课参与“互联网+”“挑战杯”以及各类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传统教学培养模式需要继承发展,更需要改革创新。高职院校教育领域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发挥了有利作用,但是专业知识的延展还需要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在学生掌握了课堂教学知识后,可结合“岗”的需求开设专创融合课,将职业岗位及岗位对创新创业知识的需求,以岗位为主线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系统化来进行分析,使之形成工作项目,从而来设置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能力体现在岗位的去与留,“赛”是以技能为载体,所以参赛不仅能体现个人的专业能力,还能体现综合能力。“赛”能有效地体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可以“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将赛事要求及准则融入课堂教学。一方面,通过整理竞赛心得、竞赛规范、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竞赛成果、微课视频录制等,将竞赛内容、心得体会总结融合到创新创业教学及各项目中,将部分受训优秀成果转化为大众化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结合SYB 等系列考证培训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元素进行融通,推进专创融合课程建设。

“证”是证明一个人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及更高的待遇。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再结合考证,促进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的融通,为专创“添砖加瓦”。学生在考证的过程中还能系统地进行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学生、社会人员都积极充分地挖掘想法,投入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中。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创新项目很难落地。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项目基本是由教师承担的课题,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或交由学生去完成。有些项目是受企业委托,受到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多数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活动仅局限于各类竞赛,但是只有少许竞赛推到了创业阶段。而此阶段。同时,多数学生受到团队结构不合理、缺乏社会经验、对当前的趋势及政策信息不了解、过于理想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创新创业成果达不到有效转化。所以,需要依托院校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基地,聚焦实体空间,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导师库的优势,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学生开展集中训练。同时,结合学生的实践创业等活动,全面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灵感。

同时,可以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开展项目、论文、竞赛等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专利、论文等创新创业成果,助力学生创建创新团队或创办企业。此外,还可以联合企业为推广学生成果开展合作,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转化。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导师竞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V eraW an g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