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落实就业“发展”导向 实现就业形势稳定

2022-02-03 02:36饶旭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羊区劳动者政策

文/饶旭

今年以来,成都市青羊区就业局切实贯彻落实成都市人社事业“1663”工作部署,以稳就业、保就业为基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紧扣“人文青羊·航空新城”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全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实现就业形势稳定。

突出“实”的导向,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民生、防失业、促就业的作用,落实失业保险政策,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政策,持续释放失业保险稳岗护航效能。扎实开展“快办”“暖企”工作,提高经办效率,方便快捷办理,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安全。

体现“效”的导向,不断提升技能培训质效

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培养基础技能人才。多途径推动劳动者提升技能,通过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失保培训、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项目,为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服务。同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鼓励培训机构根据劳动者需求开展培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培训课程,规范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效,让劳动者通过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围绕区域发展特点,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围绕“人文青羊·航空新城”产业发展方向和成都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加强与辖区内人文产业、航空领域重点企业和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对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发展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积极落实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指导企业通过职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技能水平,鼓励企业探索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展“企业订单班”“特色技能品牌班”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形成“对接需求—特色培训—技能提高”的技能培训发展模式。

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培养高级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机构交流,加大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队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劳动者实现“技能增收、技能成才”,让企业实现“技能提效、技能强企”。

把握“质”的导向,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强化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积极发挥好人社主阵地功能,充分利用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线上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及时传递创业新政及活动信息,积极营造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

强化服务提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依托12个街道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创业服务。加强和区级相关部门的对接,通过工商信息比对,掌握辖区内的创业资源。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创业者推送政策短信,并实施“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主动兑现各类补贴资金,做到应补尽补。

强化“三方联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推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实行申请、受理、认定、发放、贴息“一站式”服务,并主动上门开展审核。加强就业局、街道、银行的“三方联动”,青羊区就业局提供贴息政策,街道提供企业资源,银行提供贷款产品,进行强强联动,为青羊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和贴息支持,鼓励企业吸纳人员就业,更好地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强化平台搭建,持续优化创业环境。深挖辖区内的创业资源,挖掘优质的创业项目,鼓励创业者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博览会”等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组织推荐有培训需求的大学生创业者参加“我能飞”等创业提升培训,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分享会等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持续优化创业环境。

强化载体建设,打造创业示范社区。在创新创业上创先争优,积极整合辖区内的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业示范社区建设,提升青羊区基层创新创业工作动能。全年力争建成创业示范社区1个,不断提升基层创业成功率、创业对就业贡献率和创业环境满意率。

猜你喜欢
青羊区劳动者政策
政策
政策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青羊区:紧盯目标有序推进 人社工作取得成效
青羊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2021年“成德眉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成都市青羊区举办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