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2-03-04 02:1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明思政生态

韩 冰 曹 文

2021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明确指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1]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前沿阵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的主战场。如何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法治意识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51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再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对全体公民而言,生态文明教育仍然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任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有效、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要环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全新的概括,对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生态建设的成就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新实践又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我国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例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等。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认识,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么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我国得到运用与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承载着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理念走入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消费观,不仅能增进思政课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还能使学生树立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懈奋斗的人生理想。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组织开展了“亲近自然·生态科普”“倡导绿色GDP 评价体系”等思政实践活动[4],山东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一小时”活动课程实践①参见:《外语学院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山大视点,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157/79702.htm,2015-04-01.,清华大学成为中国首个绿色校园建设大学[5]……越来越多的高校正日益重视将生态思维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大学生绿色生活。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需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生命体,人与自然界具有天然的同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高校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肩负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传承者的历史重任。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全过程体系,将思政课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由碎片化转为系统化,由教材体系转为教学体系,讲好、讲深、讲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使大学生将对生态观念的认知转化为日常的行动。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思政课必修的四门课中,结合教材的契合点讲清楚其中蕴含的这些核心要义,才能积极回应实践中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需。目前,不少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例如,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注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解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概念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度;[3]中山大学陈琼珍认为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深挖中国近代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史实,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历史认知与了解;[6]北京科技大学张红霞提出,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要注意加强生态文明的认知教育;[4]浙江科技学院俞敏则认为应通过讲解生态建设中相关法律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的法治信念。[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精彩阐释,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大政方针,促进学生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辨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绿色思潮的本质区别

在20世纪中期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公害事件。为了应对环境污染的危机与挑战,西方学术界出现了流派众多的环境治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所谓的绿色思潮,大致可以分为“深绿”“红绿”和“浅绿”。尽管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比较激烈,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重视人的作用、轻视自然功能的“浅绿”思潮,还是注重自然的地位、不屑于人的能动性的“深绿”思潮,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51西方绿色思潮本质上是以资本为根本出发点,追逐资本利益最大化,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到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之中。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3]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政课是关键。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措施与保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可否认,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存在“有意识、无知识,有关注、无行动”的问题

生态意识是人类形成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念与情感的总称,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态问题认知的敏感性。生态知识则是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正确总结的系统理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总结等,它是确保公众能够理性维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实践的基础。目前来看,随着全社会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的增强,以及21世纪以来非典、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新冠疫情等事件的出现,中国民众开始从惨痛教训中审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广泛接受。大学生群体对环境新闻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不仅对破坏环境、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件密切关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提出的相关环境政策也表现出高度认同,还能够理性分析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环保意识已经初步确立。但是由于鲜有大学生系统地接受过生态文明教育,很多知识来自网络,因此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制度只是一知半解,对“碳中和”“碳达峰”“两型社会”等概念仅仅限于听说过的层面。大学生生态知识的缺乏,使他们的生态意识难以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自觉的程度。不少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自己很远,是国家的事情、企业的事情,所以他们在践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产生、关注生态环境、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分类投放垃圾等行为领域,仍然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8]加之世界大变局下,多元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因此高校中舌尖上的浪费、频点外卖、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的四门思政课,教材中都或多或少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仅仅在教学中引用生态文明方面相关论述的只言片语远远不够,需要将其系统融入高校思政课。从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情况来看,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有要素、无体系”的问题。其一,受教材体系与篇幅所限,目前各门思政课教材内所涉及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知识不多,且较为零散,只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门课在第七章、第十章中相对系统地介绍了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等相关内容。要使学生真正系统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形成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教师在备课、授课中提前把握本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增补相关内容。其二,由于各门思政课开设学期不同,授课教师不同,再加上内容比较分散,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由于不能互通有无,可能盲目地认为其他课程会讲而舍弃该部分内容,出现该内容在教学中失踪、在课程中失语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难以得到有效整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只是只言片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门思政课教师互通有无,通过集体备课,深入挖掘各自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如将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同新中国生态建设的历史探索、中国精神、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门思政课的重要章节与知识点相互融合,科学系统地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四门课程联动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完整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三)高校思政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单一,存在“有理论、无实践”的问题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外化于行,使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与生活习惯。一方面,受各方面条件所限,讲授式的大班集中教学仍然是当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常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偏重于以教师为主体,更多的是进行“是什么”的理论知识灌输,在“为什么”以及“如何做”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受教者的自我探究性与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地调动。然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本身具有实践性强、时代性明显的典型特征,如果只是进行讲授式理论教育,学生难以形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认识,会影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效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本身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各高校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在缺乏教师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关注生态问题的社会实践少之又少。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01学校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思想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实践的支撑,因而思政课应该利用各种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环保宣传、社团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夯实生态意识,养成生态生活习惯。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经验不足,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教师是思政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学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接收与理念的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内容的综合理论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生态文明,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理论深度与全球视角,不仅要有历史眼光,还要有生态情怀,这对一名教师来讲要求极高。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政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所限,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在学术话语、学术思想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成体系的研究较少,这样在授课中就不能很好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章节中。另外,生态文明教育只靠思政课单枪匹马来完成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学校从顶层进行设计,在校园文化、专业课程、社团活动等多方面与思政课相配合,共同形成合力,建立起立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同感。但目前多数学校没有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路径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思政课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思路。

(一)把握侧重点,充实完善不同思政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学习和系统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生态文献进行细致的梳理,把握四门思政课程的各自特点,找到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有效融合的切入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以生态道德知识和生态法律知识为侧重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以《环境保护法》为切入点,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视角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企业追逐利润丧失良知而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生态法治是公民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也是规范企业行为的“紧箍咒”。大学生树立生态法治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公民生态安全的合法权益。[10]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从哲学维度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阐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积极倡导“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愿望作为执政党最终的价值追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3]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可以将集中介绍生态文明内容的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与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起来授课,如在“科学发展观”一章中从国际国内状况与趋势,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面临新难题的背景下,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发展观演变的新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以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历史发展和具体表现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11]在“建设美丽中国”一章中重点讲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如何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增加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经验总结,通过典型案例如塞罕坝的建设、治沙的成就以及“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的破坏等,从正反两面讲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二)运用新媒体,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融入教学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2]大学生喜爱的自媒体、微视频具有易操作、互动性强的特点,为我们丰富思政课堂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的短视频穿插在教学内容里与学生分享,通过视觉体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年轻一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社会责任。二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形式使学生获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沉浸式体验。如,购置或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生态教育的教学项目,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邃内容变成虚拟现实场景,使学生置身于虚拟仿真场景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以快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感悟。三是借助新媒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将与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的节日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向学生布置视频作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既丰富了相关知识,在课堂展示与讨论的过程中又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实践教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置身于生态文化环境之中,是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从形式上来看,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在课内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中心,开展生态知识竞赛、生态问题辩论赛等,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生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理念。此外,聘请专家做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课内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者从学术的视角为学生做报告,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美丽中国建设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就。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思政课四门主要课程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好选题,指导学生在暑假进行专题调研。例如,指导学生选题时,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更多地关注家乡水资源保护状态、空气质量状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等,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获取调研数据,撰写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地调研中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和全球共赢观。实践是无止境的,探索的脚步永无休止,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好的模式可以学习和借鉴,如,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等。

(四)加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弄懂学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要具备生态交叉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态理论和知识素养,通过多学科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进行充实;同时厘清高校四门思政课程的框架结构,自觉建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联系,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13]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专门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专家请进来,通过讲座、座谈等方式帮助思政课教师全面透彻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我国的生态政策与发展方向等;同时,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到生态省、市、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中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学术交流,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系统认识。从学校角度来看,应通过设置课题、开展多学科交流等方式给予激励,调动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

(五)实施绿色校园建设,让绿色文化引领校园

校园是培养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者的主平台,既是进行知识直接传授的有力场所,又是实施隐性教育的空间载体。思政课是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主干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如果缺少学校各方面的配合,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高校需要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合力,发挥其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巨大影响,积极营造绿色校园氛围,传播绿色文化,使学生体验绿色生活。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外化于行,无声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因此可以开展节能校园行动、光盘行动,做好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宣传,组织绿色实践社团,等等。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入手,建设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纳入绿色低碳、节约节能、文明健康等要求,并完善奖惩制度与监督制度,通过生态负面清单、朋辈榜样、相互监督等方式,使学生绿色生态实践真正达到强落实、强监督、强反馈的效果。

猜你喜欢
文明思政生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