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

2022-03-17 00:18赵连峰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赵连峰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等培养特别重要,有利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对其更进一步地落实后期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重视起来,按照要求进行科学教育工作。基于此,本文章对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进行探討,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引言

从学科本质特点来说,小学科学教育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范围来说,仅仅将学生素养的培养工作局限在学校和课堂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延伸至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概念解析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较浅,缺乏足够的思考能力和完善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安全意识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的参与性、过程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基于日常生活的实际片段以及现实可见事物开展教学,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相关教学方案,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把握好内外部因素,借助多媒体、移动网络等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小学科学教学更具趣味性。同时,要注重创新与实用性,根据教学内容多角度、多维度、多方向地思考问题,增强小学生的科学认知,让小学科学成为小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爱好学习的重要课程,为他们后续科学知识的掌握与探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以实验为主的启蒙学科。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教师需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各种科学现象,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常规的科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将教学限制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未加入生活化的素材、场景等,缺少良好的互动,而这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科学课堂中,掌握更多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逐渐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

三、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

(1)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要想让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开展,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对科学教育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将科学教育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用科学的思维认识生活,用科学的知识改造生活,争取在增强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垃圾的处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垃圾的回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而制定出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只有切实地将科学教育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实际生活的深度融合,从而将生活化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科学知识不仅是来源于生活中,同时也需要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要从引入多样化科学教学活动出发,以延伸科学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现象,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标。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将科学知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中逐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使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获得高质量的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针对科学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化地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高质量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化地进行情境创设。比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的产品”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使创设的情境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影响,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实际学习中。

(3)挖掘与生活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在教学课堂中通过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案资料,在以兴趣培养为指导的教学中,聚焦于学生探究的精神,帮助学生建立起耐心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所在、推测可能原因继而进行验证的一系列科学思维。对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疑问并积极探索其背后的成因,在教学活动结束前设置相关验证环节确保探究思维培养的完整性。例如,在“我看到了什么”植物科学课中,大多数教师在课本教案外会选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树木,以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探究能力的培养局限于观察就结束的课程是不能达到其效果的,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其记录的叶片大小、树木高度等不同观察点,从中发现同龄层的思维的不同。在教师进行总结后从中选择一个点让学生自行探讨,比如不同树木叶片的厚度不一致,在给学生指出观察所生长的环境思维方向后,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得出光照、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之后教师进行相关趣味科普,并布置课后验证小作业,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思维。

结束语

总之,与生活脱节的科学课堂是站不住脚的。科学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学生们的知识层次与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工作,把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缩小学生与科学领域的距离,把科学的课堂变成趣味性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使学生更积极地去主动接受并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刷新学生对于科学的生活价值的认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并高效地进行科学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莹洁.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3-4.

[2]沈亚萍,崔超.聚焦生活问题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0(35):42-45.

[3]郭小丽.科学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79.

[4]江志东.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20(47):43-44.

[5]王洁.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与科学校本课程的融合[J].求知导刊,2020(46):57-58.

340850190826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