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2022-03-17 22:3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背景思政

谢 蕊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媒介”。国内传播学者也普遍对“新媒体”概念达成了共识,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全面理解新媒体。首先,从新媒体的相对面来讲,传统媒体是新媒体的过去式,它的改变是基于现代通讯设施与网络平台飞速发展的,因此区别于新旧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传播媒介的便捷以及受众阅读习惯的彻底改变。其次,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形态在于传播介质由以往的纸媒和广播电视转化为电子类信息产品。最后,新媒体的普适性更区别于传统媒体,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以及信息接收工具的限制,随时随地用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接收媒体信息,成为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新兴传播途径。在新媒体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政既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也暴露出一些衔接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梳理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方式,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高校思政课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法律、宗教、道德以及人格教育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作出正确方向的引导,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在于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指引学生建立踏实向上的积极人生观,把思政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作以深入的延展,充分结合新媒体形势下新增的地方特色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更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完成专业理性构建的全面思政教育目标。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就是以新媒体的便捷性增加学生对思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思政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背景下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求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新媒体的最大便利是可以由受众自由选择接收信息的时间,因而受众所获得信息的速度相比较于传统媒体更具有时效性。而思政课的教学更是紧密地贴合社会实际,及时传递国家的政治引导方向,所以思政课的教材与教学内容一定是与时俱进的状态。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广泛,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方式,要随时补充最新的思政方针,把政策方针与国家发展的步伐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完成思政传统课程的原有内容,更是要广泛地吸取时政内容,把最新的政治思想与社会热点呈现在教学中,丰富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内容。

(二)要求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具有互动性,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随时参与评论的平等对话者。在这种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接收环境之下,思政课教学要更倾向于实践性。从传统思政教学显现出的局限方面来看,主要是把书面知识作以讲授,没有设置学生以课本为基础的深入实践环节,或者所创设的活动不够体现思政的创新实践效果。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内容能否既紧扣大纲又能有效地联系实际,关系到学生对思政课的热爱与掌握程度。

(三)要求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

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信息量的剧增,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并且对搜索到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加工与再利用。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再一味地传业授道,而是让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立一些独立研究主题,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结合主题自己搜集资料,并且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思想并形成汇报文字。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整理的主题进行汇报,这个课堂身份的转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思政问题的搜集与整理以及深入的思考,无形中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下一步学习的规划。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思政教学授课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信息需求,无法引起大学生的上课兴趣。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思政课的教学,不能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始终要严谨地传达国家政治方针与思想,传递国际世界的真实政治局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思政课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思政教师流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传承,往往忽略了打开思政教学面的要点,使得授课内容过于狭窄,只是为了完成固有的思政教学,对学生的政治兴趣毫不关心,更没有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学欠缺衔接性

传统思政教学亲和力不强,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还没有构建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仍存在课程改革与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相脱节的现象,学生思政理论学习依然占教学主导地位,没能设计出适合思政教学发展的实践方案。

(三)新媒体带给思政教学的负面信息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与人际关系都是虚拟存在的,受众不需要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把关人”就直接接收到原始信息。这在带给思政教育广泛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大量反面信息扑面而来,大学生还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阶段,不能很好地判断信息的良莠,如果没有教师的正当引导,会因盲目吸收不良文化而受到思想的侵蚀。因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认知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的方式

(一)转变教育理念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建设不局限于文科类专业,即使在偏重理科的高校中,思政课也成为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另外,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对能力的要求体现在教学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之下,而培养这种能力需要结合政治、家国与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学习。

(二)找到新媒体与思政课的契合点

思政课一定要紧随社会发展,要传递正确政治思想,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政治格局。要高效地构建思政课与新媒体之间的联系,把新媒体的信息传达优势运用在思政课当中。利用新媒体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系统地呈现。

(三)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

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多样化,以新媒体所带来的教学优势来扩充思政教学范围,把思政教学大纲作为教学主线,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国内外时事政治内容,同时还要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思政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核心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思政课中收录各类优秀的思政活动组织方案,供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操作使用,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与参与度,形成充实丰满的教材。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尤其要重视利用新媒体教学资源,给学生明确的思政课主题,让学生利用一切网络资源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再以翻转课堂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讲述自己搜集并整理的内容。最关键的是,有了讲授的铺垫之后,全体同学进行研讨式的互动,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独立思辨,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习自主剖析实证要点,掌握总结思政问题的能力。

(四)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

建立一个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思政实践教育平台,目的是以实践性改变学生脱离实际空谈思政理论以及为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理论考点的现状。当然,这个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政平台,需要社会、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就是把思政课的教学开放到课内外,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到全新的思政理念,又能利用新媒体的多样化方式确定校外实践内容,在理论指导下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实践,形成一个从学习到实践,再由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更深层理论的过程。

(五)思政课程评价机制

改变书面论文或者理论闭卷考试的方式,以卷面考试结合课堂主题汇报再加上课外实践考核的方式,切实从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以此来提升学生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长期思政学习的自主动力,以兴趣促进思政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课背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黑洞背景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