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

2022-03-17 22:31李云飞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机制

李云飞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使得相关人员开始高度关注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相关人员应将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作为改革的重点,真正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最优化使用,促进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良好发展。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组织不完善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管理组织、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责不明确,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得不能有效协调。在高校各个院(系)进行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建设阶段,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管理和制度标准,导致大多数院(系)的思政教育工作各自为政,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维护,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外,由于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即使高校进行了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但其内容并没有根据当下时代的发展特征实时更新,加上没有专门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学习,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一直处于浪费状态,而高校和高校之间也缺乏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沟通部门,导致高校之间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与沟通存在障碍。[1]

(二)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不规范

为了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相关要求,各高校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并且社会上出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企业。但是,就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实际开发建设情况来看,尽管我国部分高校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但是绝大部分资源的质量较差,可供使用的价值较低,甚至部分资源无法达到高校某一院(系)的思政教育要求。此外,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内容及各类共享课程只局限于高校各院(系)的必修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且资源内容大多是将传统教学资源融入信息技术中,导致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缺乏专业特点以及良好的学习过程设计。另外,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在整合阶段缺乏相应的标准,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资源整合时,缺乏相应的指导标准,资源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维护管理也不规范,高校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制度建设却没有得到实际效果。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缺乏保障和激励措施

高校尽管在积极建立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但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高校教师缺乏工作热情,没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并且部分高校建立起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后,没有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没有及时更新,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导致即使高校建立了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其信息化资源也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资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成果缺乏相应的保障。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构建策略

(一)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组织

不同高校的发展重点不同,因此,高校之间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协调沟通,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以达到高校之间可以共享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目的,确保优秀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使用。此外,不同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促进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2]

(二)制定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规范

教育管理部门应在宏观层面上规范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制定提供参考。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特点进行平台建设,也可以和第三方合作,进行平台建设,对外共享自身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还可以整合社会优秀教育企业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包括思政教育课程知识点的规划、课程分类以及资源整合等资源共享机制。

(三)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高校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协调发展,首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之间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建设制定帮扶制度,使高校有相关的政策作为指导,各高校之间开展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时以相关政策为依据。其次,普通高校的教师应加强和重点高校的教师在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的优秀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再次,各高校之间和校内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都应科学合理,通过优秀的资源整合建设出优秀的课程。最后,重点高校应将自身优秀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有偿或无偿地与其他高校共享,使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在高校间流动,充分发挥其作用。[3]

(四)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力度

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需要完善的共享机制作为保障,以此提高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程度。因此,在高校之间进行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擅长的方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大数据实时监控的方式,对访问量较高的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项目进行深层次发掘,扩大其影响范围。另外,各高校应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吸收专业人才的方式,提高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确保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加强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保护力度,保护资源知识产权,并做好应对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产权问题的预案,确保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良好有序地运行。[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关注,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已经成为当下这个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导向。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管理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高校应优化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使思政教育信息化资源被充分利用,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机制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