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17 22:31汪芳琳张桃红刘琼蕾宋火保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技能政治

汪芳琳,张桃红,刘琼蕾,程 圆,宋火保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情境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中,情境认知是一个新兴而热门的研究领域。特定的问题情境或现实场合不仅能够决定人们对客观事件意义的理解,还能决定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时,它还能影响人们的知觉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且会对记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施情境教学, 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编排演练“短剧”并在众人面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用头脑来思索, 并用肢体语言来展现所学知识,不仅能锻炼其现场表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课堂“抬头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

情境教学模式,即以生产生活中实际发生或存在的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症结,探求问题有效解决路径,从而达到精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与原理,建构技术技能操作的意义的教学模式,也有学者称之为“抛锚式”教学模式、“实例式”教学模式等。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具体情境事件中的探究者或实际问题的解决者。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深刻内涵的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假设、示范等途径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评价。情境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教学内容[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要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满怀深情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件或问题就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学习任务,也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关注、协同探究的焦点。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对事件或问题的探究,学习内容与教学进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和谐的整体,这些事件或问题恰如一个个“锚”,把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之舟固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海洋”之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中心,即学生中心、情境中心和问题中心。学生中心表现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探究现实事件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特殊伙伴,不同学生个体在事件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平等交往,精诚合作,共同提高;情境中心表现为源于现实客观世界和学生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典型事件情境,是与学生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具有明确的方位感和真实感。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 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 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3];问题中心体现为弱化或打破了不同学科知识或技能点之间的界限,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相互联系与整合,强调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过程中所解决的一个个实际问题成为其思维的集中指向,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本质特征。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伙伴式”师生关系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人、社会、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其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进行心灵互动与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师说生听”式的简单信息传递过程。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促使其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又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应当主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成为学生学习特殊的合作伙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双向”主体,但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被“求助”者。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及所学专业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问题或事件情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超前思考与准确研判,根据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巧妙地向其提供“过墙梯”,搭建“脚手架”。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重视学习过程评价

“情境”是与师生所参与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和环境,它既包括生产生活的客观情境,也包括师生心理情境。情境的心理意义对人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4]。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敢于进行学习创新与独立探索,要允许学生在主题内容的探讨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自由,接受学生对所学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建构方面有所不同,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综合渗透和横向联系,对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引导。例如,为营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在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时,教师可以结合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重大改革举措的意义和基本要求,营造在技能操作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贯穿于专业岗位技能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中[5],鼓励学生在技术技能学习训练过程中,就节能降耗、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反馈信息,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完善学习模式是极为有利的[6]。但是,学习过程的评价必须科学可靠,否则将适得其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彻底改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问卷式考核评价方法,要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探索能够使学生创造性地产生“答案”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而获得“知识”的新型教学评价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探究事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创新和思维进步的肯定,保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技术技能目标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高职院校突出技术技能操作应用和创新创造的基本教学特色,从而达到“德技双馨”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探讨学习策略,做策略型学习者

学习策略指的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将学习调控与学习方法有机结合[7]。善于学习的人都会灵活配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要素,提高学习效果。美国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面对“全球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 “学习型社会”和“智慧中国”的新形势,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不能以高效的方式去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那么将会被迅速淘汰。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当增进知识,掌握技能,而且更应当学会科学地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技术技能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实践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因此,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探讨学习策略,进而使学生掌握并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做一个策略型学习者。学生作为情境教学活动的中心,首先应对自己有较多的认识和了解,如自己在学习方面长处和不足、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技能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天赋等等。其次要具备有关创新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时间管理方法、听课的技术、记笔记的技巧、网络资源的利用、文献阅读技巧、科学观察的方法、克服学习焦虑心理的方法、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技巧等。此外,要善于回忆和归纳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要素,以便更好地接纳和同化新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促使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许多现代科技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例如,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汇集了我国科技界的众多精英,通力合作最终研制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8]。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学习心理等因素不尽相同,且许多学习问题的探讨和解决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参与和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既可接触到他人清晰的和令人信服的思维过程,又可接触到他人曲折的、粗心大意的思维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水平。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许多有能力的学生对帮助其他同学往往不感兴趣,而且群体作业中出现的争吵、排斥、不劳而获等消极行为也是非常普遍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引导、协调、监控和纠正。

(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来设计。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技术技能特点出发,通过质疑问难、任务驱动、案例驱动等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思悟。例如,在讲述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内容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调查分析学校所在区域主要湖泊湿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农村面源污染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表现?”“生态入侵对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危害?”等具体问题[9],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方式自主开展课外专项研讨。

同时,教师要善于驾驭教学全局,灵活运用“布白”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此外,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时机,有利于在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进行点拨,如“时雨化之”。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要掌握好教学艺术辩证法,要求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以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合理引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问题研讨、专业技能实践岗位、虚拟实训平台等多种情境中体验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的本质与价值,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情境教学模式并非适合所有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且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课前课后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及时进行科学归纳和调控。

猜你喜欢
理论课技能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