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03-21 15:27徐敬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教学方式政治

徐敬伟

摘 要:在新高考的视野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推进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这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优化策略展开论述,希望对高中一线政治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政治 优化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34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高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进行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时知识,还要关注知识内涵,构建知识框架。因此,在推进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思考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以促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这对于构建高中政治高品质课堂,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在进行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陷入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由于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会对高中政治学习产生一定厌烦的心理。同时,在该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因学习带来的挫败,而失去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让政治课堂进行一定的转型,以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策略推进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能够感受政治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课时学习内容,并且能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编写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從注重知识逻辑转向为注重生活逻辑。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辅助自己完成对于课时知识的把握。同时,教师可以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学生能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加强对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也为了丰富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机地结合,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的方式,增强对于课时内容的把握。而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于近期社会上的与之相关案例进行留意,将这些素材作为授课的内容,以丰富教学的内容,这对于增强课时教学的趣味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学生也能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政治,因而他们能够在生活的过程中,重视对于知识的积累。

例如,教师在教《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哲学”一词有明显的理解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先对“哲学的含义”进行较为简单地描述,让学生能够对其有一定的初步印象。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视频,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对其进行一定的观察。借助该种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生动的事物,并且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将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生活处处有哲学”。当学生能够结合着视频中的内容,对“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课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中的实例,对“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观点进行更为详细地讲述,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他们能够结合着教师的讲解对“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课时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这将帮助他们感受课时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并且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加强对于“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内容的把握。由此可见,丰富教学方式的形式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为之后的学习任务做准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的过程中,在更短的时间学习到更为丰富的内容,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在新高考的视野之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于现实问题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以及道德素养进行关注,促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实际为出发点,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同时也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着“生活处处有哲学”开展实践调查与实地访问,让学生能够基于对教材内容的思考,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因此,学生能够通过对有关“生活处处有哲学”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实现对“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内容的延伸学习。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思想政治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予以学生一定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能够通过把握课堂时间的方式,开展知识的探索、联系实际、感受生活的方式。因此,在该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思想政治学习,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享受政治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教学模式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同时,当把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的方式也符合新高考的要求。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强,因而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他们能够转变自己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投身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并且能在回答教师问题的同时,让自己牢牢地把握课堂时间,实现对于知识框架的构建。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方式,实现个人能力的成长,促使学生在适宜的思考环境与条件,完成对于课时学习内容的把握,并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如在教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予以学生一定学习的主动权,使得学生在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的内容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尝试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内容进行思考。因此,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内容相关,因而学生能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投入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而教师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方式,推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任务的进行,促使学生能够把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时内容,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辅助作用,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实例,方便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把握,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成效。

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激发自己对于学习的热情,也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握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尝试以辩论赛的形式,将一部分的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把握课堂的形式,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学生能够在辩论赛上应用自己所学的有关高中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实现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在学生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之后,教师可以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可作为学生进行辩论的素材,将其作为辩论赛的主题,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结合着自己对于辩论主题的思考,对相应的课外资料进行查找。如,教师可以以“价格的因素是人为还是自然”作为辩题,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翻阅和网络资料查找的方式,实现对于辩论主题的论据收集,从而以此作为出发点设计自己的辩论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影响价格的因素”课时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收集和探究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加突显,从而切合新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和指导的教学理念。同时,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辩论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这对于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有着重要的帮助。

在辩论比赛开始后,学生们可就自己的想法和收集的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能够通过加深自己对于“影响价格的因素”课时内容理解。因此,借助该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在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需要通过聆听他人的观点,寻找其中的漏洞,并且能够就对方的弱点进行反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该种形式丰富学生对于“影响价格的因素”的认知,也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聆听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由此可见,辩论比赛能够帮助学生主导课程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高中政治课堂转型和适应新高考的背景有一定的帮助。

三、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推进思政教育

学生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非常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忽略,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而新课程改革指出,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三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通过注重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需要教师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去,依据课本教材内容为基准,恰当的融入生活元素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创新和丰富课堂形式,推进思政教育健康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推进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实时地充实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能夠借助该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于思政内容方面的关注。因此,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思考学生以怎样形式思考问题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授课的过程这对于实现课堂的转型,和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教师可以对本课时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深剖,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的主题进行发掘。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最近的新闻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这对于推进后续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教学任务有一定的帮助。接着,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尤其是他们表现出的不太理想状态的原因进行一定程度地分析,并且以此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教师可以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课时教学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回忆起在生活中,学习到的有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因此,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借助该种学习方式,完成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把握。同时,他们在平常的生活过程中,也会对有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注意,达成在生活中学习政治知识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将教材内容同生活进行联系,因而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会对有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检验,并且能够加深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该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把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学生也会在学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将其同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并且能够在自省的过程中,思考自己该从哪些小事做起,达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目的,因而学生能够借助课堂学习的过程,拓展对于课时内容的认知。而教师可以从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理解,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这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转型,这对于构建高品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高效完成相应的课时学习任务;通过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可以以合适的策略推进思政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学习模式中,增强对于课时内容的把握,这对于构建高品质政治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永祥《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10期。

[2] 徐丽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新课程》2021年第36期。

[3] 张燕《关于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向的思考》,《考试周刊》2021年第70期。

[4] 连丽梅《新高考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新要求及应对措施》,《名师在线》2021年第24期。

[5] 杨党仕《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改革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22期。

3667500589244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教学方式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