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灵动习作

2022-03-24 08:01解会清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摘要】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认知是小学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是奠定小学生语文认知和写作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还应当将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本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的现状,并且对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述进行描述,并且给出相应的灵活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129-03

【本文著录格式】解会清.回归生活,灵动习作——探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J].课外语文,2022,21(03):129-131.

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并且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装饰、提炼和升华,使文学创作高于生活。文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在小学,这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基本认识、教学生如何进行写作并且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传统上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如教学的知识和内容停留在形式上、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和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创作的内容缺乏特色。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以及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当前应当改变这种现状,将教学生活化,以此来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的现状

小学语文习作指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文学,并且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文学的写作,以此培养良好的语文写作习惯,提升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传统形式上的语文写作指的是利用教学用的教材或者相關的资料开展写作练习,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写作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写作内容缺乏生活趣味和生活色彩,使写作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在小学的习作教学阶段,就应当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将其引入到小学生的实际教学工作中。

二、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相当明显,就是将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事物,将其用来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新鲜的事物本身对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吸引力,将从对实际事物的观察中获取的问题或者存在的一些疑问,带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习作实践活动中去,以求激发学生基于生活的学习写作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形成观察事物的意识,及时发现生活的细节性问题,以便于学生运用在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对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新奇的事物的记录。

(二)应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与传统形式和模式之下的习作教学相比,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有其明显优势,首先其表现出非常自然化的教学方式,并且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以及风格。其次,这种应用,还有助于将学生对事物的注意点转移到课堂中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上的氛围。小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兴趣都不是很高,他们本身有玩性。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课堂习作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味的事情。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融入习作教学中,就能够为小学生的习作积累下良好的素材,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这些素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对书本知识的限制。人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每天都会出现大量新鲜的事物,这使学生积累素材的范围是相当大的。有了这些鲜活的素材,教师就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件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将在写作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提升学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写作来说,不仅仅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和见识广,还要求学生自身有足够的理解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灵活运用策略

(一)提升小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想提升小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和兴趣,还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实际的生活经验也相当不足,所以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但是小学生总是对世界充满了信心,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要求小学生对日常的见闻进行一一记录,保证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举行定期的交流会,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记录下来的见闻。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对实际生活探讨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在体验生活时,学生不仅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还要增强对习作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提升写作能力和实际的动笔能力,并且为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习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在用心感受生活方面,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去得到更加真实的情感认知。在开展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先了解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起到的积极意义。其意义集中表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其不仅是在家庭层面,更多的是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及时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现实生活环境的了解和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如参加劳动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相关的博物馆和敬老院以及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植物活动或者帮助清洁工人净化城市环境等。通过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有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祖国美好的山河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等。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对老人产生足够的尊敬。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且从这些活动中,学生积累素材会更加广泛和丰富,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给自己的写作增添了吸引力。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植物活动或者帮助清洁工人净化城市环境等,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也能够使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社会有更好的理解。

(二)提高语文习作素材积累的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从家庭生活中积累习作能用的素材,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事物的层面是比较狭窄的,家庭是他们建立对事物的认识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父母可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从认识事物中形成自身的认知。同时,父母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时,还要提升学生对素材的正确分辨和认知能力,以便于其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除家长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家庭的不同状况对习作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提升家庭和课堂习作教学的结合度。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的教材中有关于国宝熊猫的习作训练,这个习作训练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着学生去实地观察,然后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习作素材。对教师来讲,可以在进行习作教学活动时,积极地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在课下的备课中积极收集关于大熊猫的各种资料和相关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在播放的视频中学生能够仔细地观察大熊猫,并且能够了解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以及大熊猫的饮食和一些动作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习作训练,会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描写和刻画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也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利于小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课外阅读的丰富性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写作的常见认知就是枯燥无趣。再加上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格外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把控,使有些学生不仅没有对这些写作技巧的内容有良好的把控,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写作的兴趣,进而会使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和害怕写作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要想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就应当保持对语文习作的高度热情和浓厚的习作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写作的自信心和毅力。有了这种心理认知作为铺垫,就会使学生不再害怕写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对语文习作的热情和浓厚的习作兴趣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对家长和教师来讲,必须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对小学生自身来说,应当善于观察事物、发现事物,不断地积累语文习作的素材。

要想写好文章,不仅要注重掌握写作技巧,还应当注重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课外阅读量,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见解能力,从而解决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的问题。将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课外阅读中的内容相结合,十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浅显易懂和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课外阅读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叶圣陶的《稻草人》和福笛的《鲁滨逊漂流记》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引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或者课外阅读的一些相同或者类似的事件,用于论证自己的写作观点。这种论证能够使文章更加具有逻辑性,也能让学生从写作中发现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转变语文习作的教学方式

当前,语文习作的教学方式还处于一个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态,教师发挥着引导、训练和点评等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或创作时,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使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习作风格,也会使班级学生的写作风格同化,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的习作基础是不一样的,针对那些写作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不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还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较大的差异,不利于语文整体成绩的提升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根据传统模式的习作教学带来的弊端,加上当前对素质教育的呼吁,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向学生转变,学生变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谈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师生对习作进行评价,以此来促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鉴于此,可以建立专门的作文评价小组,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不优秀的学生可以吸取优秀学生的写作優点,还可以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另一方面,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及时地帮助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从而保证班级整体语文水平的状况良好。

(五)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用

积累素材还可以通过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将这些素材合理地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去。如以“续写故事” 为主题来进行习作训练,这种训练是基于一些对课程简单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然后就需要小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或者积累的相关素材运用其中,从而达到续写故事的目的。比如,让学生续写自己记忆中难忘的事情,既可以是学生和父母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和陌生人之间的事情。这种习作的训练,就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和习作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也有助于展现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应用情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进行语文写作和积累的最好时期,这时将生活化习作教学应用到其中,能够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掌握习作的技巧以及提升实际的习作能力。因此,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灵活运用是很重要的,并且要掌握其中的应用策略,如提升小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积累语文习作素材的能力、注重课外阅读的丰富性、转变语文习作的教学方式以及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应用等,以此促使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秋艺.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1(8).

[2]王艳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3).

[3]徐晓婷.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

[4]杨芮雯.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1).

作者简介:解会清,女,1987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