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实训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2022-03-24 18:37郑海霞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外科流程

郑海霞

(甘肃医学院,甘肃平凉 744000)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主要以培养实用、应用等类型的人才为目标,而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实训过程保证其严谨性、科学性。现阶段,通过开展仿真实习,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护理专业实践性教育的主要潮流。近年来,学校对教育实践以及考核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实训过程质量的全面提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外科护理学实训过程考核为例进行分析。

1 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国内的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育课程中,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部分教师注重理论知识教育,而忽略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和科学素养培养。实训活动课堂教学多隶属于基础理论课堂教学,并无专门专业的科研室和专任教师,没有统一编制的外科学实训选修课教材,实训活动课堂教育手段简单、设施落后,外科技术培训也没有得到系统化发展,缺乏整体性。缺乏对学生临床科研逻辑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性等的全面训练,由此造成部分学生临床科研水平较低。教育部1998年印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国家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开发,围绕经济建设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培育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服务。因此,使实训课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

2 改革的思路

为满足基层、社会、乡村等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以《现代临床执业医生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大纲要求》为基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对三年临床医药工作专业的外科学实训活动课程体系进行改革[1]。改革目的如下:以突出实际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学生高尚的科学道德、初步的外科思维技巧、扎实的外科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和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将先进有效的课程运行方法和机制、合理匹配的课程组合形式作为保证,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外科学探索实训活动课程体系。

3 改革措施

3.1 实训内容

高校需广泛征求各乡(镇)卫生防疫院与社会健康咨询服务组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外科操作技能的要求,根据《医院临床科研执业医生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提纲》,优化外科学总论与各论的实习教学内容,将外科手术治疗学基本和各论的典型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技术归入外科学技术实习课程中。比如,将原来不包括在外科学技术实习内容中的导尿术、胸膜腔穿刺闭式吸引术、腹腔确诊性穿刺治疗与灌洗、静脉切开术等教学内容编入《3年现代临床医疗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外科学技术实习指南提纲》和《3年现代临床医疗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外科学技术实习指南讲义》。并将实训课时由原先的14 课时提高到30 课时,实训课项目由原先的7 项提高到15 项,每次实训课项目2 课时。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并保证每天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活动。

3.2 实训方法

与理论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时间对应。比如,当理论知识课程中讲到“外科感染”一章时,实习课讲到“脓肿的切割引流术”,理论知识课改为由教师到外科治疗技术实习课程教学中心授课,开展小课堂形式的讲授与示教[2]。教师将结合视频讲授、示教学习,时间控制在30~40min 内,其余时间学生开展练习,教师分组指导。此外,为使外科手术实习课程的教学中心由全封闭改为开放型,要求反复操练的学生只需要提前预约开班时间和实习课程内容,就可以直接在实习课中进行操练,直到熟悉学习内容。另外,学校还要合理运用假期和休息日时间,分批组织学生在附属医院、各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中开展约30 学时的临床实践,使学生得到实际工作体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须熟练掌握每一个实习项目。

3.3 考试方式

实行与我国普通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相同的三站式考核方法,由学生通过抓阄决定需要考核的实训过程项目,实训成绩与理论成绩共同组成最后考核成绩,满分为100 分[3]。

4 外科教学实训考核评价与反馈体系的构建

4.1 日常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占实训考核的30%)

基于对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经历的分析,发现学生日常考勤制度对改善学生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并且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理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意义[4]。(1)学生考勤制度与行为规范。完善学生电子考勤制度管理系统,对学生迟到、因病事假、旷课、请假等进行记录;在课堂上随时抽检学生,并通过问卷、实训课后回示等方法,检验学生是否做好课前准备。(2)实训课程项目完成后的实践技术考评,如穿手术针、单手系扣等基本功考核,可采取比赛的方式,如穿手术针,可分配5 名学生一组,组内成员成绩相互挂钩,考评时限为1min,并针对学生仪表、动作的标准程度和穿针量进行评分。部分学校通过抽签检查学生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外科无菌技术采用技能作业考核,如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服、戴无菌手套。操作时限一般在10min 之内,外科清洗消毒整个流程都不少于5min,也可以由2 名学生一组,共同完成,并且组织2 名学生作为巡回护士,协助穿戴无菌手术服。

4.2 实训报告(占实训考核的20%)

实训报告是对学生实训流程的详细记录。外科护理学的实训流程汇报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实训过程目标、实训课程用物、实训流程方案、实训课程内容、实训流程体验、实训流程、实训课程时间、实训流程地点,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训流程汇报的固定地点进行撰写,并要求学生在实训流程项目完成后的两日内完成实训流程汇报。由教师针对实训流程的汇报内容是否全面、书写方式规范程度、结构是否清晰、学生综合能力的表达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定打分[5]。

4.3 学期末的综合技能考核(占实训考核的50%)

综合技术考试,是在实践技术考试的基础上增设情境仿真教学,对学生表达方式进行考试,主要考核内容有损伤抢救技术、心肺现场恢复技术、胃肠减压等,为提高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为各个工程项目设计临床应用情景,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表达技巧、心理协调、应变能力等。考试服务项目的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根据往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组医学临床护士技能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制定,学生可以通过抽签确定考试服务项目,考试时限为10min,考试可以在虚拟病房进行。

4.4 实训考核反馈

反馈型课堂教学是在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强调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反馈有很大意义,将成果反映给学校,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6-7]。日常考评结果每月公示一次,对成绩较好的学校加以表彰,并将部分学校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出批评,以便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无菌技能作业中,学生脱下的术后服、手套是否规范摆放;手术基本操作中,台面上的仪器、针、线、无菌敷料碗等物品的整洁程度,动作是否标准等,都将作为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实训过程报告的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将每个实训流程项目中分数最高的实训流程报告在班级进行推广,并针对实训流程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有的学生撰写的实训流程报告内容不够全面,如术前预备掌握手术中工作人员的术前预备和病人术区的皮肤预备等,有的学生仅写手术工作人员的术前预备;临床外科清洗掌握七步清洗手法等,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四种清洗技术方法理解程度较差,实训流程报告缺乏真实性;在实训流程报告中设计画图区,有的学生画图之后并未标注文字说明,如器械台上的铺置、台上物件的标号均无文字标明,有的学生画图时出现失误,如胸膜腔常闭导流设备:瓶内无生理盐水,或是有生理盐水而长管未渗透到水平液面内,在画图中体现出学生并未对常闭导流的概念、原理等知识完全掌握,并未提起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甚至出现实训教学后抄袭他人实训流程报告的情况[8]。

操作技能考评反馈过程:对各项综合操作技能的考评结束后,由教师对每名学生的作业直接评价,并说明优势和存在的缺点,同时让考评中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向大家再介绍一次,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一个改正自身错误和再复习的机会。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比如在综合操作技能考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和病人的交流不切实际,流于形式,有的学生甚至基本无交流,在核实病人情况时语气很生硬;二是应对突发状况时难以灵活处理。针对这种实际问题,在语言实训活动课程中应多创造情景、提高训练频率,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5 应用效果

采用基于临床病案的实验实训教育和考试,需要以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为基础,而根据医院的实际状况,构建完全现实的情景难度较大,但是通过运用当前的教学实验设备,创造一种接近现实的仿真情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9]。因此通过实践分析, 结合新型技术手段,利用资料为学生创造出适合医疗实践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的外科工作环境下完成练习与考试,这样的课程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上应用病例的原始资料数量较多,但是一些真实病案资料未能充分表达教材中所要阐述的知识层面,所以对病案资料不能只是简单地引入,还需要整合,对各个病例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梳理出实验实训教学中能够完成教与学目标的病案应用模式[10]。

合理适当地开展对实验或实训质量的测试和评价,并弃用传统的单独考试考核方式,由2~4 名教师对学生评分后,再对多个成绩取平均值,从而让学生的成绩更加客观准确。

6 结语

外科手术护理学实用性较强,实验课程是学生获取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而不断实践又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基础技术,实践是医学卫生工作者掌握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技能的根本途径。掌握外科护士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时限内完成实训任务,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对实训过程考核评定方法进行改革后,把基本手术装置、绒线设备交给每个小组,学生就可以直接在课外开展学习;在每一次的外科护士教学课后,开放操作技能训练室,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完成作业所需的物品,以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训练;将模拟病房布置得更接近正常病房。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重复操练,使外科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实验组学生对课程体制改革的评估显示,实训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外科流程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