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路径分析

2022-03-24 18:37赵赛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职业

赵赛赛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 226011)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教育目标应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综合技能,还要求他们将所学技能灵活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技术型人才的目标。随着“健康中国”观念的提出,学校体育逐渐得到重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然而依旧缺少特色,未能与现代人才需求培养的目标实现“零接轨”[1]。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深入改革提升学生素养,满足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健康体能的需求,创建产教融合的新体系,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1 产教融合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高职院校体育课的目的是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体育实践所包含的拼搏进取、公平竞争、包容创新、挑战自我、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精神与职业精神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产教融合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导学生要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不能局于限传授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而要不断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化的生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强健的体魄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以后,能具备较强的身体能力和心理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通过开展篮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跆拳道、排球等运动,改善学生心肺功能、缓解紧张情绪,使学生舒展身心,通过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通过参加体育实践,学生可以丰富对体育的认知,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职业体能也会有很大提升,与将来的工作岗位实践达到高度契合,也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1.4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加灵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热点课题,高职体育教育与高职人才的培养通道已然逐渐打通。高职体育课程引入职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培养其专业品质、竞争意识、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坚持将产教融合纳入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重要的助力作用。

2 目前高职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导向性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没有对不同的年龄、心理状况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高校教学模式没有区别,这样的模式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点,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对体育课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特色化、差异化教学,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接轨,搭建特色的、科学的课程框架,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运动技能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2.2 教学方法落后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讲解、示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去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多数教师在教授体育知识时,更注重技术练习,忽略了专业理论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无法很好地结合,同时忽略了个体差异的不同,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锻炼需求。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师生的互动性不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影响肢体的协作和感知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无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3 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传统的达标考核为主,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理论及技能的考核逐渐淡化,导致学生难以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害怕出现运动损伤,因此降低考核评价的标准,使考核的实用性下降,学生对待体育课逐渐产生消极心理,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体育教学的质量评价一般由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组成,评价体系不完善。督导虽然在评价过程中占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很多督导的专业方向与体育教育不一致,导致其评价结果没有较强的指导性。

2.4 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一毕业就进校工作,负责体育教学,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未能了解企业所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体能,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体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诉求有效结合。部分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学方法也是按照在学校里教师教授的以及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运动训练的教学,教学内容都是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3]。教师科研方向还是集中在运动训练以及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较少将职业教育与体育教育进行融合研究,科研成果无法指导高职院校职业体育的发展。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3.1 切合专业,细分课程体系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陈规,精准定位。在教学体系上应突出职业专项体能和身体素质的首要地位,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准确分析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整合、细分体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根据按需定制的原则,对一些在学习内容、技能发展上有特别需求的课程,应当结合实际,深入一线行业进行调研,按照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划分出不同的体育基础课或者选项课,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从业能力。比如计算机、会计专业:这些专业偏重于脑力劳动又需久坐办公室,所以需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增强学生上肢的灵活性,使学生掌握预防颈椎、腰椎疾病的锻炼方法,可增加太极拳、八段锦等课程;高铁乘务、幼儿发展专业:可以增加形体练习,比如瑜伽、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课程,来提升形象和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材。

3.2 加强新媒体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也应该与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化融合,构建立体的体育教学新模式[4]。因此,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不断创新教法,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体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及丰富性,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建立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利用微信、QQ、“慕课”“KEEP”等热门软件或工具,为学生讲解体育的理论知识及运动技能,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推荐一些优秀的教学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对运动技术有直观的理解,使学可以课前预习学习内容,这样在课上就能加快教学进度,对于课前的疑惑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答疑,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通过对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时间进行统计,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内、课外的理论学习及身体运动状况。

3.3 优化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地对体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和总结。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打破传统的以达标考核与运动技术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以增强学生职业体能为核心的考核机制[5]。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仅依靠最后的运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是非常片面的,不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应当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比重,比如:学生的出勤率、练习的态度是否刻苦认真、团队协作的能力强不强。所以,把多种评价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习进度灵活进行调整,采用恰当的方式制定评价标准及内容,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应该尊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来进行评价,真正实现并且优化“师生互评”的方式,实现深度互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3.4 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素养,还要不断深入企业实践,提炼学生专业实操所需的运动技巧,分析不同专业与职业体能之间的相关性[6]。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与社会生产发展接轨,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体育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拓宽自己的视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保证其科研成果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的改革。从切合专业、细分课程体系,优化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新媒体的运用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的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