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的诗性特征透视

2022-03-29 23:54傳高生曹明海
新校园 2022年3期
关键词:情感性诗性汉语言

傳高生 曹明海

汉语言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体现着汉民族看待世界的方式。汉语言不同于西方语言,在我国古代书面用语中,文字是用来表记语言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汉语言文字在塑造着汉语言。因此,汉语言文字的诗性特征也必然给汉语言以深刻的影响,使汉语言富有浓郁的诗性特征。

一、意合性:传神写意的表达

汉语言的“意合性”是与西方语言的“形合性”相对而言的,指汉语言的语法关系不是靠形态变化来表现,而是以意义为支点,依赖于语义的搭配及语用因素来反映语法关系,表达语句的含义。正是由于汉语言不拘于烦琐,才有效简化了语法关系,以少驭多地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具有一种“传神写意”的气质。在使用汉语言时,语句无形态变化,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靠意义统摄全篇,这就是汉语言的意合性,它体现出汉语言在传神写意表达功能上的优越性。

汉语言注重“意合”,注重意义在关系中的呈现,注重气韵在空白处的流动,注重境界在言语道断时的创生。所以,我国古代诗学讲究“玄览”“意会”“神思”等,重视现象在主客体交接中的发生。汉语言以“神”摄“形”,以“意”统“言”,强调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注重神似,这也正是汉语言“意合”特征的外化。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历来被赞意境高远,余味无穷,从其表象看,这两句只是叙述了作者很简单的一个行为而已——漫步到河水尽头,坐下仰观白云飘浮。但作者恬淡的归隐之情和随遇而安的洒脱人生理趣,正是融合在了这种随意的不着痕迹的点染之中。这丰富的意味都是以“意合”的方式暗示出来的,并未写罄,需要读者去感悟、体味。

二、具象性:观物取象的思维

汉语言不像西方语言那样理性,而是充满感受与体验。汉语言具有“观物取象”的具象思维特性,即通过取物之象,加工成象征符号来反映、阐释世界,使语言表达生动可感而有所依托,这也是汉语言具象性的体现。汉语言的具象性还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传统造字方法“六书”,以以象譬喻的方式构造词语,体现出汉字图像化的具象性。“拍马”“狐疑”“蚕食鲸吞”“香火”等词语,都是通过具象譬喻的方式被创造出来的,当今许多网络流行语言也是如此,如“灌水”“冲浪”“坐沙发”“菜鸟”等。除构词之外,汉语言的语句组织与表达,也多是具象化的。古谚中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用“鱼”与“渔”、“渔”与“网”几个具象性的核心词汇,便将传授知识的方法、艳羡别人与自己践行之间的关系阐发得十分明白晓畅。李白在《行路难》中写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借黄河冰封、太行积雪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孤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是通过乘风破浪、沧海横渡的具体行为来阐明自己高远的志怀抱负、宏阔的胸襟气度和乐观旷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整体性:浑然天成的把握

汉民族在表达方式上的一个主要思维特征是整体性,即重在整体、直觉、取象、比类,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分析来进行描述。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具有相互浇铸的关系,所以有机整体性必然也是汉语言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我国的古代文书中是没有标点的,竖排直下,一气呵成;也不分段,洋洋洒洒,一贯到底,字、词、句有机相连成浑然天成的整体。对古代文书意义的理解,也要从整体去把握,整体与部分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我们前面所说的意合性,也是注重从语言的整体入手去表达意义,不拘于一字一词,讲求从整体层面达到“意尽为界”。如一个“白”字,在“红白事”“交白卷”“颠倒黑白”等词中的意思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将字放在整个词、整个语意中去理解。阅读文章讲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强调领略、涵咏,注重语感把握。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机整体思维方式在古代汉语言中的体现就是语句建构的散点铺排运动。也就是说,汉语言的心理视点是“散点透视”的,它强调从内容的完整性来考虑各种因素,以意义的完整表达为目的,用一个个语言板块(词组)的铺排来表达内容,它是以“神”统“形”的。汉语言的叙述视点是流动铺排的,为了叙述一个完整有机的事件,表达完整的内容,使视点顺流而下,一贯到底。如鲁迅的小说《肥皂》的首句“四铭太太正在斜日光中背着北窗和她八岁的女儿秀儿糊纸锭,忽听得又重又缓的布鞋底声响,知道四铭进来了,并不去看他,只是糊纸锭”,就是如此。这样的表达在汉语言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整体有机性及汉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整体性思维。

四、情感性:贴近心灵的语言

汉语言是一种意合性的非形态语言,它在表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透过字形语象直接把握其意蕴。表意的优越性附带而来的便是表情的优越性,意蕴总是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情感往往附着于意义之上,表意的同时,必然也会传达某种情绪。因此,汉语言具有抒情与写意相辅相成的特点,也可以说汉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语言”,它更多的是表达个体的情绪、想象、直觉和心理感受,它更加贴近人的心灵语言,是一种诗性的语言。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认识到语言在表情上的优越性。《毛诗序》中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发出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感慨。这些诗论都从主体情感与文学创作的角度强调了真挚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创作主体的情感正是通过具有很强情感性的语言而宣露出来的,汉语言优越的表情功能使抒情佳作得以呈现。再者,语言与思维是相互浇铸的,汉语言强烈的情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情感细腻、感受敏锐的民族。有學者指出,汉字虽非表音文字,但它的读音与其语义、语感的情绪色彩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汉语言的情感性主要体现在语象上,如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通过巧妙运用双声叠韵的创作手法,使文章音韵和谐,短短一首词便将词人南渡后的凄凉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吐尽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终恍有所失的心情,“凄凄惨惨戚戚”将茕茕的凄凉愁绪展现无遗,后面“点点滴滴”四字更是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梧桐树下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苦。如此简洁而精到的文字,却表达出如此复杂细腻的情感,恐怕只有汉语言可以庶几近之了。

(作者单位:傳高生 山东省济南第十八中学;曹明海 山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刘 畅

猜你喜欢
情感性诗性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卷首语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