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2022-04-05 01:38谭思敏陈文辉李双蕾蒋云霞金鑫艳吴瑞杰
大众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质

谭思敏 陈文辉 李双蕾 蒋云霞 金鑫艳 吴瑞杰

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谭思敏1陈文辉2李双蕾2蒋云霞2金鑫艳1吴瑞杰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类型,是妇女绝经后出现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随着中国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渐增加,PMOP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文章主要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总结,从中医认识、辨证分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引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而出现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代谢失衡,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据2018年我国流行学调查显示[2],50岁以上女性人群约三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症,65岁以上女性人群患病率则高达51.6%。POMP发病率日益上升,不仅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有效防治PMOP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PMOP的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中医药作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中一种治疗手段,具有价格低廉、低毒性等优点。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PM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医对PMOP的认识

中医并无PMOP的病名,根据其症状和发病机理,医家多将其归属于“骨痿”范畴。肾藏精,主骨生髓,乃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源。《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到“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在骨”,指出肾与骨的内在联系,肾乃全身精气藏养之所。肾封藏功能正常,精气得以封藏,则使其充实于髓、濡养于骨。可见,肾精亏虚是PMOP发病的关键因素。肾、脾各为先、后天之本,相辅相成,相互滋养。脾主运化,在体合肉,脾虚失于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水谷精微不得布散全身,则水谷精微不能充养骨骼肌肉而发为骨痿。因此,PMOP发病与脾脏亏虚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则肢体痿软无力。肝肾同源,肝血与肾精可以相互化生,肝血亏虚不能滋养肾精,进而导致骨痿。故肝脏亏虚可导致PMOP的发生。肝脾肾虚,久病入络,日久致瘀,瘀血阻滞,血流不畅,新血不生,血液不能滋养骨髓则骨骼失养而致骨痿。所以,瘀血阻络是PMOP发病的重要因素。从中医角度分析,PMOP当归结于肝脾肾虚,瘀血阻络,骨络受损,骨髓失养。

2 PMOP辨证分型

近年来PMOP日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对其辨证分型各有不同的认识。李健阳等[3]通过对2389例PMOP患者进行研究,得出以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脾胃虚弱为主的临床证型,三个阶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吴世伟等[4]认为PMOP辨证分型为肝肾不足、脾肾两虚、脾肾两虚兼血瘀,临床研究发现脾肾两虚兼血瘀证骨折发生率为40.4%,是三种证候中骨折风险最高的一种类型。支英杰等[5]认为PMOP以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为主,对245例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MOP患者多为肾阳虚证。2019年中华医学会编写的诊疗指南[6]中将PMOP分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其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多见。2021年,谢雁鸣等[7]认为PMOP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

3 中医治疗进展

3.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PMOP的有效性得以证实。葛根素是葛根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循环、降血糖、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等药理作用。李强等[8]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使用葛根素后骨皮质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骨细胞增多,证实了葛根素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巴戟天根含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免疫功能、促进皮质酮分泌、降压等作用,存在抗骨质疏松的生物活性。黄朱宋等[9]对1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组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巴戟天醇提物不仅可改善脂代谢异常,而且也可改善骨代谢异常,证明了巴戟天治疗PMOP的有效性。红景天苷是红景天根茎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减少胰岛素抵抗等作用。黄永湘等[10]研究发现红景天苷可以减少炎症的发生,促使骨矿化,有效减轻PMOP大鼠骨组织损伤。药效学实验证实葛藤可影响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骨钙素水平,改善骨代谢[11]。王金华等[12]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口服钙尔奇D,观察组予服用葛藤提取物和钙尔奇D,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葛藤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钙、磷水平及骨代谢,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减少疼痛,对治疗PMOP有效。补骨脂具有补肾温阳的作用,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补骨脂黄酮、异补骨脂黄酮、生物碱、甾醇等。补骨脂素是补骨脂的有效成分,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菌等药理作用。陈露华等[13]对60只雌性成年SD大鼠进行实验研究后发现,补骨脂素可改善PMOP模型大鼠股骨、椎骨骨密度,并且提高钙离子、骨钙素等指标,得出补骨脂素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结论。黄芪含有槲皮素、山萘酚、毛蕊异黄酮等有效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14]。崔红等[15]研究发现黄芪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增加骨密度,有效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和骨量丢失。淫羊藿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棕榈酸等化学成分,淫羊藿苷是淫羊藿的提取物。邓宇等[16]研究发现淫羊藿苷能够上调Runx2表达,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蛇床子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平喘、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李雷[17]等研究蛇床子素对PMOP大鼠的影响,通过比较给药前后各组骨钙素、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尿钙、尿磷、尿肌酐含量水平、大鼠骨密度、腰椎生物力学性能及大鼠骨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等,发现使用蛇床子素后能有效改善PMOP大鼠骨代谢水平,减少尿钙、尿磷代谢,提高骨密度,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3.2 中成药治疗

近年来,中成药研发数量及质量逐年上升,中成药具有能随身携带、存贮方便等优点,更易被人们接受。叶试南等[18]对90例PMOP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予常规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45例(予复方贞术调脂胶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研究发现,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可以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对治疗PMOP患者症状有效。马俊腾等[19]研究发现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不仅能够提高骨钙素水平、降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缓解疼痛,而且不增加PMOP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侍方等[20]将14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予鲑鱼降钙素、戊酸雌二醇)和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疏康胶囊),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2.8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表明骨疏康胶囊能显著提高PMOP患者骨密度,降低疼痛程度。赖福崇等[21]发现应用金天格胶囊治疗后,PMOP患者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下肢抽筋等症状显著缓解。卞庆来等[22]选取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青娥丸)和对照组(青娥丸模拟剂),每组24例,治疗2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9.17%)。研究发现,青娥丸能够维持骨密度水平,改善骨代谢指标,还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韩龙等[23]选取56只雌性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研究,通过比较给药前后各组大鼠内脏脂肪质量、骨密度、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大鼠脂肪组织Glut4、PGC-1α、Sirt1 mRNA表达等发现二至丸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大鼠脂肪组织糖代谢水平和骨密度,有效改善PMOP骨重建过程。刘皓月等[24]选取雌性SD大鼠进行研究观察,6周给药治疗后,琥珀丸组能够明显提高骨代谢水平,增加股骨骨密度,增加股骨的骨强度,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对治疗PMOP有效。

3.3 中药复方治疗

邓艳玲等[25]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黄芪三仙汤可以改善大鼠骨小梁断裂情况,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数量、面积,促进成骨细胞数量增殖、分化。陈庆贤等[26]将70例PMOP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服用唑来膦酸)、观察组(加服补肾健脾壮骨方汤),每组35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29%,远高于对照组(77.14%),补肾健脾壮骨方与唑来膦酸合用能显著改善PMOP患者骨代谢水平及其预后。张鹏贵等[27]研究发现,独活寄生汤联合唑来膦酸比单用中药治疗疗效好,联合用药疗效有效率高达97.14%,并且能有效改善骨密度、骨钙素等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陈顺贤等[28]选取60例PMOP肾虚精亏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固肾汤)和对照组(予阿仑膦酸钠片联合碳酸钙D3颗粒),每组各30例。连续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达到96.67%,对照组为80.00%。结果显示,养血固肾汤能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代谢指标,缓解PMOP肾虚精亏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李莉等[29]使用30只大鼠构建PMOP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包括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片组六味地黄汤组、假手术组。经过90天治疗后,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可以增加PMOP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钙、磷、血清雌二醇水平,改善骨组织形态学,有效延缓PMOP的发生发展。孙凯等[30]选取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研究,比较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骨密度、骨微结构、骨代谢指标。研究发现,服用滋阴通络方后的PMOP大鼠模型的骨密度明显提高,骨小梁间隙减小,骨代谢指标得到改善(血清PINP水平上升,NTX与CTX-I含量降低),滋阴通络方对治疗PMOP有效。张妍等[3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补肾化痰方可以有效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脂代谢,其可能与LPN-下丘脑NPY轴调控去势大鼠脂骨代谢相关。何才剑等[32]将240例PMOP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用药组120例(予口服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和益气温经方组120例(在基础用药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经方)。研究发现,口服益气温经方可以增加PMOP肾虚血瘀证患者骨密度,降低患者再骨折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安全性高。王俊杰[33]将13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予阿仑膦酸钠治疗)和实验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3.85%,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补肾活血方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代谢水平,增加骨密度,对治疗PMOP有效。

3.4 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是用于体外或从体外进行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霍雨佳等[34]选取360例PMOP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各180例。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余宇倩等[35]将216例肾虚血瘀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口服药联合针刺治疗)和观察组10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远优于对照组的78.7%,针刺与雷火灸合用治疗PMOP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李俐等[36]研究发现,针刺肾俞、足三里能够增加PMOP模型大鼠股骨颈骨密度,降低血清ALP活性,对PMOP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通路中信号分子表达有关。韩志敏[37]将108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结果显示,采用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59%,远高于常规治疗组(74.07%)。采用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能够缓解腰腿痛、下肢无力等症状,有效改善PMOP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楚穹等[38]研究发现电针干预可以增加PMOP模型大鼠的骨密度,调节PMOP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马俊义等[39]选取8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予钙尔奇D片和福善美片)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选取肾俞、命门、大肠俞、三焦俞、气海等穴位进行治疗。经治疗后,髋部骨密度、骨保护素水平都有一定水平的升高,患者疼痛、肌痉挛等症状得到缓解。杨强等[40]选取12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予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阿法骨化醇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埋线组60例(予“固本通络”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选取气海、关元、三阴交、肾俞、环跳、足三里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固本通络”穴位埋线能够显著改善骨密度、临床症状、骨代谢指标,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能有效防治PMOP。

3.5 中医传统运动

中医传统运动历史悠久,是养生、健身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方研究发现中医传统运动对防治PMOP起到一定的作用。陈艺曦等[41]对八段锦防治PMOP相关文章进行Meta分析,得出八段锦能有效改善腰椎骨密度、骨钙素水平、血钙水平、缓解腰背疼痛的结论,其对防治PMOP起到积极作用。李静雅等[42]招募174例60岁至70岁老年女性进行48周不同频率的太极拳练习。研究发现,1周之内3次或6次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提高老年女性腰椎L2-4、大转子和股骨颈的骨密度。1周内进行1次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骨密度。邓叶龙等[43]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太极拳锻炼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文章,最后纳入1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发现太极拳锻炼有效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李琦等[44]对90例肝肾亏虚型PMOP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为改良五禽戏组、五禽戏组和空白组三组。观察三组的骨密度、Berg平衡量表、闭眼单脚站立实验、肝肾亏虚症状量表、VAS评分。结果显示改良五禽戏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肝肾亏虚症状,缓解疼痛。李晶晶[45]将11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易筋经组29个、八段锦组28个、五禽戏组28个和对照组29个,经过24周锻炼后,研究发现易筋经和八段锦练习均可显著提高老年女性腰椎L2-4的骨密度,且效果优于五禽戏。三种健身气功对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影响均不明显。

4 结束语

治疗PMOP的中医手段众多,包括中药、针灸、穴位贴敷、中医传统运动等,在选用中医治疗要根据患者情况辨证选用,而不能单一盲目地治疗。多方研究显示中医治疗PMOP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手段较西医治疗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等也更易被患者接受。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PMOP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广应用。

[1] Christiansen C.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diagnosi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94(6): 646-650.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12(4): 317-318.

[3] 李健阳,葛继荣,陈娟,等. 2389例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 389-393.

[4] 吴世伟,颜明辉,张玉龙,等.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与骨折的相关性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 99-101.

[5] 支英杰,谢雁鸣,白文静.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与骨密度相关关系趋势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6): 960-963.

[6] 中华中医药学会.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痿)中医药诊疗指南(2019年版)[J]. 中医正骨,2020,32(2): 1-13.

[7] 谢雁鸣,刘峘,姜俊杰,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22): 5992-5998.

[8] 李强,任慧萌,朱涛,等. 葛根素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7): 1017-1021.

[9] 黄朱宋,林煜,陈翔,等. 巴戟天醇提物对卵巢切除肥胖模型大鼠脂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2): 205-210.

[10] 黄永湘,李强,李宝林,等. 红景天苷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8): 1135-1139,1146.

[11] 郑世存,盛国良,林潇,等. 葛藤异黄酮提取物分散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 1054-1057.

[12] 王金华,盛奎升,张治国,等. 葛藤提取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2): 45-49.

[13] 陈露华,唐宏宇. 补骨脂素对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21,32(6): 697-701.

[14] 吴雍真,陈云志,朱星,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7(2): 10-15.

[15] 崔红,贾文斌,杨奇,等. 黄芪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抗氧化机制研究[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5): 504-507.

[16] 邓宇,陈廖斌. 淫羊藿苷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 中医学报,2017,32(12): 2393-2398,2403.

[17] 李雷,王峰,刘念,等. 蛇床子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2): 224-229.

[18] 叶试南,董群伟,郑帮明,等.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骨代谢、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8): 90-93.

[19] 马俊腾,屈唱,付文博. 唑来膦酸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4): 4292-4293.

[20] 侍方,李欣,张蕊. 骨疏康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戊酸雌二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20,42(12): 3188-3192.

[21] 赖福崇,马磊,粱小安,等. 金天格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5): 63-65.

[22] 卞庆来,邹小娟,沈霖. 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 308-312.

[23] 韩龙,谭登,万仕炜,等. 二至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脂肪组织糖代谢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5): 419-423,438.

[24] 刘皓月,郭大伟. 琥珀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强度及骨代谢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2): 22-26.

[25] 邓艳玲,翁文玉,招泽豪,等. 黄芪三仙汤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机制的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4): 898-907.

[26] 陈庆贤,刘丽霞,陈青青,等. 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探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2): 112-114.

[27] 张鹏贵,杜耿. 独活寄生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肝肾亏虚证70例[J]. 河南中医,2017,37(8): 1446-1448.

[28] 陈顺贤,朱春城,王宇胜. 养血固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 14-17.

[29] 李莉,肖子曾,雷欣东,等. 六味地黄汤对去卵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J]. 中医学报,2019,34(12): 2601-2605.

[30] 孙凯,陈荣彬,杨英东,等. 滋阴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4): 26-29,38.

[31] 张妍,向楠,周广文,等. 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脂骨代谢的影响及中枢调控的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5): 21-27,259-262.

[32] 何才剑,万全增,陈天鹏,等. 益气温经方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正骨,2021,33(8): 7-11,15.

[33] 王俊杰. 补肾活血方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 63-64.

[34] 霍雨佳,徐天舒,高俊,等. 针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附180例临床资料[J]. 江苏中医药,2020,52(7): 60-63.

[35] 余宇倩,蔡娴珊,何宇峰.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21,40(4): 458-463.

[36] 李俐,余晓雯,吴广文,等. 针刺肾俞、足三里抑制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4): 29-34.

[37] 韩志敏. 针灸埋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1,36(4): 610-612.

[38] 张楚穹,石娜,欧阳钢. 针刺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 实用老年医学,2022,36(2): 129-133.

[39] 马俊义,施振宇,史晓林. 穴位贴敷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OPG、RANKL和髋部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7): 921-925.

[40] 杨强,谢慧臣,刘小琴,等. “固本通络”穴位埋线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8(3): 53-56.

[41] 陈艺曦,云洁,刘芯言,等. 八段锦防治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Meta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13(11): 41-47.

[42] 李静雅,程亮. 48周不同频率太极拳练习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10): 1309-1312.

[43] 邓叶龙,孔令俊,刘朝晖,等. 太极拳锻炼防治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J]. 中医正骨,2021,33(2): 44-50,53.

[44] 李琦,杨鸫祥,于冬冬,等. 改良五禽戏处方对肝肾亏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 154-157.

[45] 李晶晶. 三种健身气功练习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3): 339-342,350.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 is a type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It is a systemic metabolic bo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bone pain and easy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PMOP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of great concern.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and summariz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researc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R711; R681

A

1008-1151(2022)10-0071-04

2022-06-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86078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GXNSFBA138044,No.2019GXNSFAA185041,No.2020GXNSFAA297193);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No.K201137905)。

谭思敏(1995-),女,广东英德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疾病。

陈文辉(1983-),男,河南灵宝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疾病。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