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康复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2-04-05 01:38温志浩
大众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八段锦太极拳心功能

黄 倩 温志浩

中医传统康复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黄 倩1温志浩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长,病情复杂,经济负担大,使得该病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困难,文章分析中医传统手段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研究概况,从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中药治疗、五音疗法等方面入手,提出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应病证结合,积极寻求一条行之有效、富有中医特色的康复之路。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传统功法;中药治疗;五音疗法

引言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1]指出,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估计目前患病人数为890万,慢性心力衰竭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现代医学应用新型药物、心脏移植等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但该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经济负担大,使得该病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困难。例如,受现代医学心脏康复团队、器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2],我国仍有大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未能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故寻找富有中医特点的康复方法,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心脏康复治疗方案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中医传统康复手段的干预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近年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中医无“慢性心力衰竭”之病名,根据其气短、水肿等症状,可将其归于“心胀”“心水”“水肿”等范畴,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脉经》等诸多中医经典中皆有描述。如“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本纯阳,寒邪来犯,阴阳相战,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水在心,心下坚筑,恶心不欲饮”等,以上描述与现代医学慢性心力衰竭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和液体潴留等症状相契合。《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3]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是心,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病机以虚多实少为主,虚多为气虚、阳虚。心者,乃阳中之太阳、五脏六腑之官,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心之阳气的主导。实多为痰浊、血瘀、水饮,三者均由心气、心阳虚发展而来。本虚与标实相互影响,本虚可导致标实,标实亦可加重本虚。故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应重视益气温阳,同时也要兼顾活血利水、调动气血的运行。

2 中医对心脏康复运动的研究

“心脏康复”一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是一种以运动为核心,配合药物、营养、心理处方的治疗方式,具有减缓或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其独到的优势,借助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医院与社区、家庭治疗并重,心脏康复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受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时地进行合理的运动,有利于减轻或扭转心室重构,改善身体摄氧能力,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4]。尽管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但随着心脏康复中心工作的不断推广,临床实践工作中的心脏康复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但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并有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模式仍是重中之重。吴小萍、张杰等[5,6]针对我国目前的心脏康复情况,力倡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理念。近年来,研究发现祖国医学在心脏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医传统功法。传统康复功法作为一类简便易学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刚柔并济,阴阳互调,外调筋骨,内摄气血。长期练习该功法可以使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受益,包括运动耐力的提高、心功能的恢复、不良情绪的改善等等。因此,将中医传统功法发展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中医传统心脏康复方法

据以往研究显示,常见的中医传统功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能有效地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及心理健康,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医疗负担,延长生存期。

3.1 太极拳

太极拳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该功法集有氧训练、筋骨训练及呼吸吐纳于一体,动作均匀连贯、劲力含蓄,具有强身健体、颐养性情的效果,是心脏康复治疗的干预措施之一。

顾迎春等[7]认为,太极拳通过全身肌肉、关节及腹式呼吸等有规律的运动,畅通全身气道血脉,起到促进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改善血管内皮、增强肌肉力量、调节负面情绪的作用。于曼丽等[8]将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长达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结果显示试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及理化指标等均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由该试验可得出太极拳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结论。马纯洁等[9]通过为期3个月的临床观察发现,太极拳可疏畅全身气机,促进组织的摄氧能力,提高峰值摄氧量,从而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增强运动耐量。有研究发现:经常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脑利钠肽前体、左室舒张末径等心功能指标,亦可影响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缩短起立、行走的时间,进一步证实太极拳对患者脑-心-肺的综合调节作用[10]。有研究表明:太极拳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增加血浆容量,稀释血液,降低全血黏度,从而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为有效的心脏康复提供依据[11]。太极拳寄刚于柔,一紧一松,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核心肌群[12],预防患者的摔倒。亦有研究表明[13],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可调节心境,改善不良情绪。此外,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健身气功之一,易被患者接受,且安全、简便易学、不受场地影响[13]。可见,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运动耐力的增强、疾病的减缓及情绪的调节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3.2 八段锦

八段锦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路,气血为基础,调匀呼吸,调整肢体活动及意识,达到柔筋健骨、通畅气血、协调脏腑的作用。八段锦共八式,全程要求锻炼者心平气和、松弛自然。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畅,寒湿、痰浊、水液方能出焉;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松弛有度,既拉伸颈肩及手臂,又疏通阳明气机;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枢机得利,脾胃健运,宣发肝胆之气;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宁心聚气;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引火归元,气沉丹田;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调动一身之阳气;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助气血达四末;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引气归元。八式共凑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之效。

近年来,八段锦干预心脏康复逐渐被业内学者接受。有研究[14,15]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峰值摄氧量,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心脏的康复。柯俊华、祁玮等[16,17]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八段锦训练,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与结构,延缓左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焦银丽等[18]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练习八段锦,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增强心脏的运动耐量,而且可以提高骨骼肌的耐受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肌肉力量和肌肉减少症[19],而八段锦通过招式的变换和重心的转移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患者手臂、腰部以及腿部的力量,并把现代医学康复的肌力和肌肉耐力评估也融入了其中,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八段锦的安全性,预防患者的再次摔倒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立式八段锦适合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可以进行坐式八段锦锻炼。徐敏[20]将卧式八段锦应用于心功能Ⅲ-Ⅳ级稳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中,也得出了同立式八段锦的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规律的进行坐式八段锦锻炼,可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这一试验,为体力不佳或长期卧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经济实惠的锻炼方式。综上,将八段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3 五禽戏

五禽戏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五禽戏起源于东汉末年,是以虎、鹿、熊、猿、鸟五禽为形,以人体肝、肾、脾、心、肺五脏为体,形体相合而成的一套肢体语言、运动形式。五禽调五脏,各戏既主治一脏的疾病,又兼顾其他脏腑,达祛病强身、长寿健体之用。

现代研究发现:五禽戏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减慢心率,改善血管弹性,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促进心脏的康复,减少住院率,减轻患者家庭及医疗负担。周大亮等[21]认为有氧运动可以调节心肌的顺应性和扩张性,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功能。任超学等[22]通过对肢体血压、射血时间、射血指数、心率等指标的观察,证实五禽戏可以改善大、中动脉血管弹性,调节血压,减慢心率,提高心功能。王雪冰[23]发现五禽戏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促进心脏的康复,改善心功能。此外,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缓解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4]。中医的气血通畅,脏腑协调与西医的心肌纤维化、心肌收缩力密切相关。只有进行合理的功法锻炼,才能带动气机的升降出入,疏通气机,调和阴阳及脏腑,促进气血的运行。

3.4 六字诀

中医研究发现,六字诀通过舌、鼻、口、齿、唇等器官发出不同频率的震动,可以深入人体脏腑,促进气血的运行。六字诀包括:呬、呵、呼、嘘、吹、嘻。六字诀与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呼吸肌锻炼如出一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该长期进行六字诀的功能锻炼。杨献军等[25]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规律的进行六字诀,可增加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加强肺脏的呼吸运动,提高运动耐力,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率,减轻患者家庭及医疗负担。这与鄢晓枫、郑亮等[26,27]得出的结论相一致。曹丽凤等[28]发现在不同体位下进行的六字诀锻炼,均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减弱或抵消各种压力所致的交感紧张,最终达到愉悦身心、保健康复的目的。不同运动体位的选择,为患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康复治疗,特别是体力不佳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整个六字诀,动作简单,以局部带动整体,并且呼吸吐纳贯穿始终,以呼吸调气,以气行血,内外兼修,动静结合,调和脏腑,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耐力,促进心脏康复。简单易学的六字诀可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可观的疗效,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

3.5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在心脏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心气的充沛、脉道的通利及心血的充足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故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以阴阳为总纲,辨证施治为主,同时要兼顾活血、益气和温阳三者的关系。周爱民等[29]研究发现,以补益心气、活血化瘀为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乏力、气短等中医症候,显著降低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张国芳等[30]证实益气养阴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的舒张功能。王冠峰等[31]运用温肾补阳法治疗心肾阳虚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得出温补阳气可缓解患者临床证候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力的结论。姚研杰[32]用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赵立君等[33]将桂枝、红参、细辛等温通补气药制成穴位贴,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温通辛散、活血、补益的中药可渗透皮肤经络,改善患者的理化指标、左室射血分数等,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进展。综上,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无论是内服中药还是外治都应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3.6 五音疗法

随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常把身心健康作为最终的治疗目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同时不良情绪的存在也会加快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过程中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抗焦虑、抑郁药的不断问世,部分情志障碍患者得以治愈或改善症状,但由于抗焦虑、抑郁药物存在副作用大、成瘾性强等弊端,仍有大部分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疗。故探索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格外重要。

研究发现:中医的五音疗法在双心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冼邵祥教授[34]认为,五音疗法可以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情绪。亦有研究发现[35],五音疗法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日间疲劳程度。刘玥等[36]研究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五音疗法的干预下,心脏功能、心理健康等均可受益。中医认为万物皆有五行,听五音调人之五脏、七情。音乐引起人体经络的共鸣,影响气机的升降,最终起到调节气血和情志的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医手段干预心脏康复种类丰富,便于多法联合,能够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双重治疗效果,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康复功法,一定程度将现代运动康复理念融入其中,且兼具经济性,但仍需要继续进一步研究,从理论和机制入手,灵活借助现代技术成果,开展多中心的、系统的、有深度的临床研究,科学评估中医手段干预心脏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提供可靠的思路和方法。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述[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7): 582-590.

[2] 布凡,高莹. 中医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2): 176-178.

[3] 陈可冀,吴宗贵,朱明军,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5): 340-347.

[4] Kitzman D W, Whellan D J, Duncan P, et a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for Older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 385(3): 203-216.

[5] 张杰,郭航远,池菊芳. 中西医结合在心脏康复中的优势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2): 1392-1395.

[6] 吴小萍. 我国心脏康复的困境与对策——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J]. 电子显微学报,2019,38(3): 324.

[7] 顾迎春,孙漾丽,胡大一,等. 太极拳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9): 1147-1149.

[8] 于曼丽,姜衡,李彬,等. 太极拳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8): 969-974.

[9] 马纯洁,洪怡,施晨,等. 太极拳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0,39(1): 26-32.

[10] 杨瀚晅,余冬梅,周世恒,等.太极拳康复锻炼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0(4): 382-387.

[11] 刘涛,黄起东,刘伟忠.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液流变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6): 1396-1398.

[12] 叶汝萍,陈铭.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传统功法应用思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2): 74-75.

[13] 袁海滨,杜廷海,范晓燕. 太极拳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 光明中医,2021,36(12): 2089-2092.

[14] 赵冬琰,胡菱,孙洁,等. 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4): 8-11.

[15] 于美丽. 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Ⅱ期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6] 柯俊华,张玲,陈白,等. 八段锦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6): 74-76.

[17] 祁玮,宋丽萍,刘志霆,等. 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北京医学,2020,42(3): 263-265.

[18] 焦银丽,吴萍萍,董肖,等. 八段锦对慢性心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2): 1635-1636.

[19]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2): 942-952.

[20] 徐敏. 卧式八段锦康复运动对心功能Ⅲ~Ⅳ级稳定期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 33-34.

[21] 周大亮,付红,魏林,等. 有氧运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改善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6): 634-637.

[22] 任超学,高新友,刘新荣. 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机能的影响[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1): 101-106.

[23] 王雪冰,冯连世.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成年人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2): 156-163,182.

[24] 梁文玉,吕强,姚望. 健身功法五禽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7): 10-12.

[25] 杨献军,黄飞翔,时永超,等. 健身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 193-197.

[26] 鄢晓枫. 六字诀和八段锦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6): 126-128.

[27] 郑亮,张驰,武先奎,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6): 659-662.

[28] 曹丽凤,赵敬国. 6周六字诀锻炼对不同体位姿势状态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29(3): 164-167.

[29] 周爱民,杨德钱,赵凤林. 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0): 128-131.

[30] 张国芳,栗晓乐,谢豪杰. 保元汤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和舒张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 3730-3732.

[31] 王冠峰. 何复东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通阳法”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2] 姚妍杰. 真武汤加味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54例临床观察[D]. 武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33] 赵立君,李凤娥. 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 河南中医,2016,36(3): 433-434.

[34] 赵丽娴,袁天慧,陈汉裕,等. 冼绍祥教授从“双心”角度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思想荟萃[J]. 西部中医药,2020,33(5): 38-41.

[35] 高静,弋新,吴晨曦,等. 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 443-448.

[36] 刘玥,楚平. 音乐运动疗法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功能、心功能及心理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8): 1239-1243.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Method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a long course, a complex condition, and a large economic burden, which makes the disease still hav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propos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the aspects of Wuqinxi, Baduanjin, Taijiquan, Liuzi Ju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five tone therapy, which should combine disease with syndrome, and actively seek an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road with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chronic heart fail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ive tone therapy

R541

A

1008-1151(2022)10-0121-04

2022-07-17

黄倩(1995-),女,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温志浩(1981-),男,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八段锦太极拳心功能
太极拳:入静和放松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