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路径探析

2022-04-07 20:4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心理

魏 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贫困治理的重心从消灭绝对贫困转移到解决相对贫困上。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依然是贫困治理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型资助体系,从制度上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但经济资助无法解决由于原生家庭经济状况导致的综合能力不足,无法解决贫困生心理上存在的发展障碍。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普遍存在共性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封闭、逃避社交、惧怕风险、畏惧竞争、相对剥夺感等,以及贫困造成决策上的管窥、短视、冒险等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极易成为贫困循环的根源。发展型资助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开展心理扶贫也是发展型资助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入场逻辑

发展型资助具有稳定的内在逻辑,其核心要义不仅是“资助”,更是“育人”,旨在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解决贫困的内源性问题。而解决贫困的内源性问题则在于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困境,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高校开展心理扶贫正是基于心理资本的效应、贫困认知的演变和资助范式的转向三重逻辑。

(一)理论逻辑:心理资本的效能发挥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备的心理状态,包括四个核心成分: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1]。系列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个体维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积极的心理资本能够改善和解决个体的焦虑、抑郁、偏激等心理问题,是推动个体不断进步、向前发展、创造价值的内驱动力,因此心理资本成为促进贫困生自我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因素。心理资本的强弱往往影响着个体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其预设目标的实现。心理资本较弱的人会因缺乏追求既定目标的内驱力而表现为行动上的消极被动,难以维持心理状态的长期稳定和理性平和,加大对原本有限且不稳定的心理资源的损耗,导致他们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无法注入更多的心理能量,减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感受成就的体验,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我观念异化、压力调节失衡等心理问题。而心理资本较强的人则会因为具有追求既定目标的强烈内驱力,在行动上更为积极主动、敢于争取、不轻易放弃,也更容易取得成功,进而强化巩固自身心理资本。在精准扶贫阶段,关注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培育,重视其心理弹性的养成与提升,帮助其强化奋斗意识,激发成就动机并采取积极行动,对其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二)现实逻辑:贫困概念的认知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的概念逐渐突破了传统观念中仅以经济收入作为评价标准的绝对贫困的界定。阿马蒂亚·森首先突破传统概念的藩篱,以“可行能力”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提出了能力贫困观和权利贫困观[2]。戴维和拉维进一步批判了传统“收入贫困范式”存在的内在缺陷和对贫者的歧视,提出收入的增加无法消除根植于贫困群体内心深层的社会剥夺感,贫困的“主观体验”有时会导致受益人感觉蒙羞[3]。我国学者左停和杨雨鑫[4]提出了从他定到“自觉”的主观贫困概念,主观贫困即个体依据对自身状况的评估,以自我认定的贫困感受替代社会发布的客观贫困认定标准。主观贫困要求脱贫不仅仅是解决经济上的窘困,实现收入等客观维度达标,还要使贫困者摆脱心理感受上的贫困,实现内在认知等主观维度达标。主观贫困会受到个体贫困观念的制约,如果不改变贫困者的心理困境,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这些研究揭示了贫困群体中的心理困境现实。贫困群体心理上的贫困,是一种相对剥夺感,这种剥夺感会让贫困群体的心理常常处于激烈的动荡和矛盾冲突之中,产生失落、焦虑和畏惧心理,从而形成心理困境[5]。在消灭绝对贫困后,我国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心理感受成为新形势下发展型资助的重点。

(三)制度逻辑:资助范式的转向

当前实施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基本保障了贫困生的生活,助学贷款基本解决了贫困生的学费问题,保障贫困生上学的制度已基本完善。高校贫困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需要,经济保障型资助已经不能满足受助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工作由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更加注重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帮扶,国家政策的“扶志”转向,为高校开展资助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需要从原有基本的、保障性资助转向多维的、内生发展型资助。心理健康作为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是保障幸福生活的基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条件。只有帮助贫困生消除了心理困扰,解决了心理发展问题,克服了心理障碍,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主动适应环境、保持积极心态、勇于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有助于贫困生更好地磨炼自我、开发潜能、完善人格,实现自我成长与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因此,心理扶贫是实现发展型资助的内在要求。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价值功能

由于长期沉浸在贫困思维模式和贫困文化背景中,贫困生容易形成固有的贫穷的心智模式,需要通过对贫困生心理状态的适时体察和恰当帮扶,使其摆脱贫困心智模式的消极影响,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一)凸显贫困生主体地位

自助是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库尔特·勒温关于“心理场”的理论指出,只有激发个体的动力,发挥个体的感觉、思想、动机、意志的作用,才能推动个体心理行为的改变[6]。《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7]。心理扶贫通过引导贫困生积极进行自我觉察,准确感知自身情绪状态,引导贫困生开展自我探索,科学判断自身认知感受,引导贫困生主动救助,具备意愿和能力去改变不良心理状况,达到自我救助的目的。

(二)激发贫困生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志。授人以志,即是要通过心理扶贫帮助贫困群体构建起长效脱贫的内生动力机制。我国扶贫实践之初重资金投入、项目运行、环境改善等外部投入,对贫困群体心理状态和脱贫动力关注较少,缺乏应对贫困发生与治理的心理机制干预。心理扶贫作为扶贫实践的深化与发展,是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针对贫困群体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次困境,推动社会汇聚各方资源,多层次、多方式加大积极心理资源的注入与培育,使贫困群体焕发积极主动的内生动力,形成从外推到内生的长效脱贫动力,促进贫困群体的身心素质、精神面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高校也需通过培育贫困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主动引导贫困生形成心理正能量,以自强、自立、自信的心态面对困境,树立乐观精神,对未来满怀希望,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压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

(三)促进贫困生可持续发展

根据奥斯卡·刘易斯提出的“贫困文化论”,长期处于贫困的被调查者们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种贫困“亚文化”一旦形成,会影响整个贫困区域的被调查者,并促进贫困的代际传递[8]。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扶,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有利于打破其固有文化认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贫困生成长发展的心理状态和特点,通过思想引领、心理疏导、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专业技能等心理韧性、心理品质的锻炼和培训,培育其积极心理资本,激发并提升其发展潜能,让其摆脱贫困心智模式影响,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进而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可持续发展心理扶贫路径

根据前述心理扶贫的作用逻辑和价值,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应以心理扶贫为抓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实现贫困生内部心理资本增长与外部扶贫资源投入协同发力,构建内外共治、标本兼治的扶贫格局。

(一)育能:强化心理资本培育

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在具体情境中表现为:面对挑战时充满信心,能为之付出必要的努力;对既定目标锲而不舍,主动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对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成功积极归因;身处逆境时能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贫困生心理资本越强,自助能力就越强,心理弹性也越大,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来发展自身,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培育。

1.唤起希望状态

高校应帮助贫困生增强心理承受力,勇于面对因经济窘迫造成的心理压力,正视困难,并主动在困难中寻找积极动力。高校要利用学生会、社团等平台,发挥辅导员和心理医生等群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帮扶活动,向贫困生传递温暖与关爱。在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支教、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公寓文明建设等活动中给予贫困生更多参与机会,加强对贫困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消极心理。

2.提升自我效能

高校应精准把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以及认知特点,发掘贫困生已经具备的积极心理资源与能力,增进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充分肯定其价值,并进行强化,使之习惯化,以利于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心理资本在提高贫困生自我控制中的作用,挖掘、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的内在积极品质和资源,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实现,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适应社会、成就自我。

3.培养乐观情绪

乐观是对未来产生积极结果的主动预期。高校要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问题处理方式应对压力,接受弱势地位的现实,并相信未来这些状况会向好的方向变化,使他们在相对不利的客观条件下坚持不懈地努力,避免情绪低落。应大力营造具有积极力量的育人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增加积极心理资源供给,在第二、第三课堂中增加贫困生能力建设项目,依托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机构,设计并实施有利于提高贫困生乐观水平及心理韧性的团体干预方案,尽力全面覆盖贫困生群体,帮助贫困生提升能力和增长心理资本。

4.塑造坚韧品质

高校应高度关注贫困生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深层次情感,加强对贫困生群体和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和现实关照。可采用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如倾听、共情、尊重、温暖、真诚、开放和包容等方式,向贫困生提供情感支持、共情陪伴,增强其心理资本,保持其心理弹性,维护其心理平衡。通过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帮助贫困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面对困境的坚韧品质和心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贫困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情绪与压力的自我管理,面对问题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并找到科学健康的解决方式。

(二)赋能:健全能力发展体系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是贫困生摆脱困境、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发展型资助的立足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贫困生能力提升体系,促进贫困生的才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1.建立学业指导体系

个人综合能力弱是贫困生普遍存在的短板,高校应建立贫困生学业指导体系、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机制,以提高贫困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学习能力培养上,可以设立贫困生专属学业助力基金,支持贫困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资格认证考试、交流访学研修等活动。学校可以为贫困生开展公益授课,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公益性讲座,让贫困生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得到语言、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拓展性学习指导。教师要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类、技能比拼类大赛,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应与科研、教务等部门联动,加大力度激励贫困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支持,让贫困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学有所获。

2.做好职业生涯辅导

开展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贫困生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学习动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重视贫困生职业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构建分阶段、成系统的一贯制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分步推进贫困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就业目标实现。在贫困生进入高校之初,学校可安排教师与贫困生深度沟通,在分析家庭现状、个人意愿、专业发展、行业机遇、国家政策后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帮助他们制订可望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他们进入专业深度学习阶段,学校要积极整合和利用校内外资源,为贫困生争取和创造与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相匹配的实习实践岗位。在毕业生就业季,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专题培训,加强“一对一”就业帮扶,帮助贫困生抢抓求职机遇,合理调整就业预期,跨过行业门槛,实现职业发展。

3.搭建实践参与平台

高校应更新资助育人工作理念,提倡以“以劳助学、以酬代补、以奖为主、资助结合”为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机制,多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等有偿实习实践的机会,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可让贫困生在参与学校治理、管理中提升办公技能、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校外勤工助学岗可依托校企合作助学,将实习实践与贫困生的专业知识运用、实际岗位锻炼、社会人际交往等相结合。勤工助学让贫困生通过劳动取得经济报酬,既缓解了经济压力,又获得能力提升与自我进步,使其自力更生、自立自强。

(三)增能: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内在积极力量与外部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专业帮助是推动贫困生自助与互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能有效缓解他们面对困境时的精神紧张,获得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因此,高校积极推动构建多主体、多因素的协同支持体系是开展贫困生心理扶贫的重要保障。

1.完善朋辈帮扶体系

由于朋辈之间年龄鸿沟小、互动频次高、共通之处多,更容易建立友谊、产生信赖,所以朋辈帮扶是贫困生最易获取的支持来源。高校开展朋辈帮扶可以将榜样育人作为重要抓手,营造积极向上的励志奋斗文化氛围,利用同辈励志教育激励贫困生,通过表彰先进、“自强之星”评选、优秀学生事迹宣讲、“榜样对话”等形式,让贫困生观榜样见贤思齐,学榜样奋力前行,做榜样成长成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朋辈互助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宿舍学习生活氛围,及时发现贫困生异常情况,提供贫困生发展需要的相关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教师难以觉察和触及的工作“死角”。同时,朋辈帮扶的过程也有助于贫困生提升自助意识和自助能力,在朋辈帮扶过程中不断自我觉察、自我探索,主体意识逐渐强化,心灵得以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循环机制,成为心理扶贫的重要推力。

2.扩大社会参与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源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心理资源的优势和作用,从社会公益、专业援助、精神帮扶、爱心救济、思想引导等方面多渠道介入、全方位改善贫困生的价值认识、情绪调节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帮扶。高校要争取社会各行业和优秀校友支持,丰富资助育人模式,拓展资助帮扶内容,探索实施校企联合创新实践项目等发展型资助方式,让贫困生提高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在创新实践中获报酬、长才干。针对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生,高校可建立专项支持政策并给予资金和指导,还可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积极联动校友和社会支持,邀请创业先锋、创新领军人才为贫困生分享创业故事、把脉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资源,助他们找准并走好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心理感受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