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2022-04-13 21:02戴金花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利用初中语文

戴金花

摘要:教材是课程资源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媒介和载体。自2016年开始,安徽省初中语文开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但各地区都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山区的农村学校更具有独特性,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统编教材进行语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古诗文、自读课文、名著阅读和朗读四个方面,浅谈农村学校怎样有效利用统编教材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统编教材  利用  农村

引言

国家统编教材,即通用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材。但山区的农村学校有其独特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统编教材进行教学,才能使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教好古诗文

语文统编教材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以前每册都有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至24篇。但数量减少,并不是教学总量的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教学方式的调整。首先,课文内容减少,古诗词积累、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增多,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其次,统编教材在课文的选择上,紧跟时代的脚步。再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增加经典诗文篇目,6册共124篇,平均每册20篇左右,并且题材多种多样,诗、词、歌、曲、散文均有涉猎。其实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是《爱莲说》《桃花源记》《小石潭記》,还是《河中石兽》《约客》等,内容非常接近他们的生活,理解起来自然更加轻松,所以老师在上这些古诗文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大优势。例如,在教《小石潭记》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学校当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优势,找一个相似的石潭,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思考:水潭周围环境如何?环境给你怎样的感受?潭中鱼儿呈现出怎样的状态?将现实中的小潭和柳宗元笔下的小潭进行对比,这样自然能加深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此贴近生活,快乐学习,抒发真情实感,学生很容易爱上古诗文,并能学好古诗文。再比如学习《核舟记》,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地渔船多、材料丰富的特点,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熟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制作核舟的模型。这样的作业对当地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二、区别教授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课文主要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的做法是精读多讲,略读就少讲。但有些老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老师,生怕学生不理解,所有课文都按照精读课文要求来上,全面分析,深入讲解,面面俱到,可是这样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发挥不了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

其实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的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精读课文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精、比较细、比较深,能让学生学到方法,会举一反三。而略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充分运用进来,自己去尝试、理解、领会。只有严格区分两种类型课文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统编语文教材为了更好地区分两种课文,将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部分。那么农村语文老师该怎样教好自读课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阅读速度,以速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一般自读课文安排的课时较少,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文内容,就必须要求学生以速读的方式来学习,用最快的速度把握关键信息,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第二,类比阅读。一般同一单元的文章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类比运用精读课文中的方法。如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课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都是人物传记,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重点讲解前两篇精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将后两篇与前两篇类比,并运用前面所学人物传记知识自学后两篇课文。第三,以练代讲。对于一些自读课文,老师可以就文章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类似于阅读理解题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考试时的速度与心态来做这些题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当然,不管是教授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老师一定要将语文教学与历史、政治、音乐、美术等学科联系起来,实现语文学科的包容性和趣味性。

三、激发兴趣,提高名著阅读量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读书太少,尤其是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统编教材增设了“名著导读”板块,给农村的孩子们指引了阅读方向,也可以说是提出了硬性要求。但由于农村孩子从小缺乏阅读习惯的培养,此任务又很难激起他们的热情,因为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孩子们更热衷于简短、有趣、真实的内容,而名著中密密麻麻的文字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再加上认知水平有限,人生阅历浅,很难对名著产生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要想学生自觉地爱上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便是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一些方法技巧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下面是我在多年的农村教学实际中总结的几种方法:方法一,现身说法。比如可以和同学们谈一谈自己读某些名著的心得体会,从而引入相关作品。有一次我就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谈起了我大学时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的那段经历,半夜室友们都睡着了,我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得稀里哗啦的,结果还真有几个同学好奇起来了: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怎样的情节有如此大的感染力?果然他们在假期也看完了这本书,并喜欢上了这本书。方法二,由影视作品引出相关名著,尤其是一些精彩片段。例如上《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可穿插引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尤其是大家所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再通过对其中精彩片段的放映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欲望,然后顺势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方法三,延伸阅读。例如在教《桃花源记》一课时,延伸讲解《桃花源诗》,比较它们在内容上的异同。

四、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提高朗读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一些农村学生对朗读不够重视,从小受方言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学生普遍比较羞涩,不够自信,所以朗读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经典美文,如朱自清的《背影》、矛盾的《白杨礼赞》、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莫怀戚的《散步》等,这对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这一特点,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当然身在农村的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比如去湖边吟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水天一色的唯美;去山顶呼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居高临下的豪情;去田间地头同唱“田家无闲月,五月人倍忙”,感悟农家的淳朴与辛劳;去荷池同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欣赏鱼戏莲叶间的美好。除此之外老师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如停顿的讲究、语速的快慢、轻重的变化等。

结语

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农村学校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国家统编教材的作用,教好古诗文和自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量和朗读能力,让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利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画与理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