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重视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4-13 21:02齐羿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数学思想

齐羿

摘要:“找次品”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经典的智力问题,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出优化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运用数学思想等隐性的探究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找次品  逻辑思维  数学思想

“找次品”一课是笔者从教以来感触最深的一课,为了上好本课,笔者磨课八遍,在三所学校教学。这段经历让笔者明白课堂的生成并不因教师的预设而呈现,但课堂的生成却是推动教师优化的动力。以师为先,是预设的课堂;以生为本,才是真实的课堂。注重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于师于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课前慎思

(一)教材本位的认知

“找次品”一课是一类实践探究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感知优化策略。其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版教材较以往做出了改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将例2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改为从8个物品中找次品。学生看到8个物品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其平均分成两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原来分三份更加优化。这时教师要利用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理解分三份、尽量平均分这一优化方案。最后,对“找次品”的思路进行描述,新版教材明确要求学生运用简单的方式描述思考过程,把旧版教材只要求学生说理改为要求用直观、明了的方式,清晰地表示出推理过程。

(二)多维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的教学主旨就是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归纳出将物品“分三份”“尽量平均分”的方法。如果将“分三份”这一方法直接告知学生,再更改物品的数量让学生巩固练习,加强认识,相信学生也能够有所领悟。但若是这样教,岂不又落入类似“我讲你学”的教学误区了吗?我们教学任何一节数学课前都应该首先考虑一个问题,即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可以让我们脱离机械教学,给予学生有序思考、体验探究的真实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能将数学思维的过程表达清楚,并且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体会多种数学思想。然而这些蕴含在解决问题之中隐性的探究思维能力,或许是我们在常态数学教育中容易忽视的。

(三)探究活动的实践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让学生经历完整有效的探究过程,启发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方法,在思考中感悟数学思想,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能力,使学生能最大限度进行全方位思考。然而如何将探究活动的效用最大化,是教师教学时的基准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必要的探究环节,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感悟。

因此基于课前所思,针对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中笃行

(一)游戏导入

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你能找到不同吗?

(二)从2个、3个物品中找次品,初步经历解决过程

独立思考:用天平称(假设),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次品?为什么称一次即可?

学生思考后请代表上台用磁贴代替砝码演示,边说边摆。

(三)从8个、9个物品中找次品,归纳总结规律

1.探究8个物品的情况

出示题目:用天平称(假设),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动手操作,观察讨论:为什么分3份所用的次数比较少?

2.探究9个物品的情况

出示题目:至少需要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呢?

小组讨论,思考探究:同样是分成3份,为什么后一种需要称的次数少?

(四)验证、运用、推广

1.验证:在10个、27个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至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

2.练习:28个砝码里有1个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假设),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3.拓展:观察这些数据,你能一口说出12个砝码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一个次品吗?

(五)课堂小结,回顾提升

三、课后深思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分法”,体会策略优化及其运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三分法”的优化性,在教学初期发现学生根本不会去分3份,他们很自然地想到分2份,即使分了3份,也是碰巧。那么引导和挖掘就成了这节课最大的难点。所以笔者设计了对比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优化策略的意义。先是从2和3个物品中找次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体会分3份一次确定次品的经历;然后与从8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分法进行对比,感知分3份的意义;最后与从9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分法对比,体会平均分的意义。通过不断的对比验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策略优化意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

(二)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空间,组织有效体验学习活动

构建优质课堂需要注重体验式教学,课堂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教师只是那个适度调拨的人。想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力,就需要充分挖掘本节课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质疑,愿意深入课题深思深想。教师必须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思考,确定合作形式,明确操作目标,组织反馈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和效用,将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这才是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思考空间”与“体验活动”双向结合,互辅互助,是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关注教学实质与内核,完成深度双向学习

本节课内容很多,想在40分钟内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为了节约时长就将教学仅停留在对方法的总结上显然是不行的,需要重视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渗透数学思想、提升逻辑思考。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探究哪些,怎么探究,哪些重点讨论,哪些简单讨论,都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优化的,但教师始终要牢记本节课的本质也就是教学目标何在。笔者将重点放在对比归纳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及优化思想的渗透上,贯彻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主旨,将教学引向深度,将目光放在远处。

一系列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证探究让笔者在磨课中从思索走向实行,从主观走向客观,从迷茫走向清晰。“课前慎思”让笔者找到学生认知的关键,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课中笃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空间中完成有效的体验活动;“课后深思”让笔者意识到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意义。

每一次教学的过程都是一次全新的体会和感悟,没有完美的一节课,只有不断进步的一节课。对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时之功,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丁国忠.浅谈“找次品问题”中的多维目标的落实[J].小学数学教师,2011(1):4-13.

[2]熊华.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6(5):3-5.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数学思想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