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2022-04-22 08:07岳盼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

岳盼

关键词: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

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中职院校如何培养汽修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办学模式,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校企合作是整合学校和企业两个单位,两个单位在合作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中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经验,寻找新时代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

(一)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随着汽车技术越来越先进,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廉价劳动力不再独得企业青睐,企业需要专业技术扎实有高素质的人才。而中职学生往往由于专业素质不强、学习能力差而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此外,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是盈利,因此无法摆脱资本市场的束缚,必须将工作置于第一位,将对学生的培养置于第二位,校企合作过程中,严格的协议束缚企业,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育人责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由此便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效率,也会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学校的合作理念落后

不少中职院校对校企合作没有完善的方案,双方合作程度低,未有效利用双方的资源。由学校方面专业的教师与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将学生进行定向分配派遣,将学生从学校教师的手中交给企业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只是学生的学习单位、学习第一指导人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变化,在院校进行汽修专业教学中,未将注意力集中于职业技术训练方面,忽略了中职学生的个体发展。简而言之,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触及学习的本质问题。

(三)校企合作缺乏良好沟通

做好沟通工作是校企双方有效合作的基础,因为学校和企业追求不同的目标,企业的主要工作重心是生产和发展,中职院校的主要工作重心是校内学生的教学,故双方只有做好沟通,表达双方的利益诉求,并商讨方案协调双方的诉求。不少院校没有达成有效的校企合作协议,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企业的工作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关联不大、企业的工作方向与学生的意向目标具有偏差、学校的教学工作没有为学生的实践奠定基础等。鉴于校企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教学和实践无法有效对接,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外,鉴于实践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学生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安全的保障,故学校必须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工作状况、身体状况,及时做记录,及时与企业交换信息。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置汽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

由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汽修专业学科教师需要对汽修市场及时调研,根据绩效岗位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更新教材。首先对汽修专业原有的理论课程进行整合分析,为学生打牢汽修专业功底,之后对接岗位要求设置实践课程,侧重职业性、专业性的知识教育。具体课程设置可参照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理论课程方面,首先,要合理设置汽车原理、汽车构造等汽修专业理论课程,让学生掌握汽车理论知识,熟悉汽修基本过程以及各类汽车性能;其次,要设置机械、材料、电子电工等专业方面课程,让学生扎实掌握机械理论,熟悉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在实践课程方面,首先要突出实训课程,设置CAD制图、机械手工制图等制图课程,使学生掌握绘制各种复杂机械图、电路图的能力;还应,设置一定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充分实践,熟练运用各类设备工具,掌握汽修基本技术。

校企双方还要确定好课程具体由谁负责,双方在育人工作上分别承担什么责任。首先,在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课程体系,并具体分配校企各自在课程教学中的责任,哪些课程和项目应该由企业实施,哪些课程和项目应该由学校实施。其次,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顺序。通常来说,实践活动与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或者紧跟在理论课程之后开展比较好,模拟实训放在岗位实践之前,简单的技能在复杂技能之前学习。最后,统筹使用院校的实训设备和企业的生产设备,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相对而言,在企业实境培训,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应当尽可能多安排企业实境培训。校企双方只有保证协同才能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总之,校企双方需要构建一份合作协议,明确、详细指明教学方案,确定双方的责任,防止流程不合理而出现教学损失。

(二)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应用

在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职院校要突出自己的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中职学生不仅“学会”专业技能,还“会学”,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适应知识型社会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环境。现代化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式”向“引导式”发展,学生从“被动学习”“模仿”向“主动学习”发展,使得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院校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需要关注教学模式能否给学生提供实践和思考的空间,是否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当前,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項目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自主探究,教师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入一个完整的汽修工作项目。例如,一台上汽通用别克威朗自动版车型,某日汽车无法启动,假如你是维修技师,你会怎么进行诊断维修?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学生在组内讨论,分析故障机理,并简要写明诊断思路及计划,提出维修建议。教师在教室内巡场,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提示和帮助,但不能干扰现场操作氛围,操作结束之后,学生们可以通过互检的方式对自己的操作成果进行检查。项目结束后,对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项目化教学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导向,以综合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充分实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组建多重融合的教学团队

职业教育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中职院校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比较关注,但是在教师团队管理、整体化建设方面比较弱,未来职业院校需要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工作,统筹整个教师队伍的力量。中职院校可以从职称考评、工资考核方面入手,向双师型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发展实践能力,还要给教师提供资金和教研时间,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实践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中职院校还需要给教师提供一些参与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参与省级、国家级教师培训,在此过程中与同行交流,分享汽修行业发展讯息。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也很重要,将本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和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统筹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专职教师主攻理论教学,兼具实践教学能力,企业兼职讲师主攻实践教学。因此,中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互聘,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发挥理论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瓶颈问题,企业的高级技工来校,给中职院校带来行业发展的新鲜资讯,指导实训。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协同,共同开展职业教育工作是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经验。这种多重融合的教学团队能够给职业教育带来更多活力。

(五)建设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需要实训基地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开展实践教学,模仿生产时间建设仿真实训基地。对于汽修专业而言,院校可以模仿汽车4S店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建设高标准的汽修车间。院校可以与企业沟通,尝试将企业实体汽修店“搬进”学校,汽修店在校内运营,对外承接企业的部分汽修业务,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真实的汽修环境,真正动手参与汽修工作。除此以外,院校还需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引进仿真软件,通过VR、AR等仿真教学技术,模拟教学环境,方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对于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院校必须重视起来。

三、结语

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就业密切关联,而校企合作模式既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联,化解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获取专业技能,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近年来校企合作多元化应用模式探索,对中职汽修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时期中职汽修专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因此,应该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继续增强职业素质与就业对口方面的资源供给,为后续的职业培养直接向就业岗位转移提供有利条件。总之,中职汽修专业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策略,也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予以坚持和发展,但也必须注意到校企合作的实践问题,切实解决每一个问题,保障学生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小晨.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1(31):17-18.

[2]张斌.中职汽修專业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开展思考[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0):170-172.

[3]李晓光,王朋,任建立,罗英亮.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机,2020(11):81-82.

[4]谷守印.浅谈基于“1+X”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J].职业,2020(31):69-70.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