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2022-05-06 03:24王婉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语文

王婉珍

【摘要】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唯有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生长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维度改变常规传统单一的模式,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多元作业

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学习过程,不管是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都尤为重要。而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确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主动持续地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一、角色转变,开辟预习新天地

中国有句古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强调了做事前有充分准备的话,会事半功倍。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在课前做好积极充分的预习,不仅能让学生提前了解该课的内容,也能早一步发现不解之处,然后在课上能更为高效地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吃”透知识。但事实却常常事与愿违,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预习,现实却往往是很多学生连课文都没读熟。语文学科传统的一些预习要求,如,给生字标注拼音、自学生字词、读熟课文、思考课后题等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预习热情。这个时候,教师不如转变一下观念,换一种预习形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生字词学习为例,对于小学中高学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生字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在设置预习时为了达到让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不妨转换一下角色,让学生来当当“小老师”,通过拍摄生字词学习讲解视频来点燃学生的激情。一方面,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变得更加自信;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调用起以往积累的学习经验,化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发现。不仅仅是生字学习,其他在预习环节想要达到的目标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学生为了更好的展示,通常会更用心地预习。

二、趣味互动,营造学习好氛围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对于语文的教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在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传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普遍偏爱趣味性课堂,他们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孩童的天性优势,会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因此,打造趣味语文课堂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重要途径。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出色的导入往往能够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勾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从而达到让他们主动学习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地设计导入。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带着相关的情感体验走进课文;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勾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好奇心;也可以播放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歌曲、表演、猜谜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导入。

如,教学《京剧趣谈》这一课时,考虑到现在学生的生活离京剧比较远,对京剧艺术的了解甚少,如果直接切入课文难免会令他们觉得枯燥。于是,笔者从视觉和听觉入手,播放经典的京剧《空城计》选段,利用这个熟悉的故事的京剧演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互动探究,点燃学习热情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地投入到课堂当中,真正地参与到学习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回归到学当中,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中促进思维的发展,锻炼学习的能力。

如《故宫博物院》这一课,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材料,为家人规划故宫博物院一日游,并绘制出故宫博物院的游览路线图。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就大胆放手,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在任务单的提示下展开自主探究,然后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思想碰撞,通过分组协作互动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再展开交流学习成果。整个过程中,笔者只是利用评价、反馈来渗透学生对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的点拨与引导,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了他们极大的学习自由度,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元作业,拓展巩固新途径

作业是对课堂的有效拓展,是对知识的积累与巩固,学生通过作业能够及时地复习当天的课堂所学,而教师通过作业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管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课后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课后的作业环节,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呢?笔者觉得改变传统的单一作业模式,设计一些多元化的作业是个好办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按照小学生的特点,将语文学习技能的培养和活动贯穿在一起,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兴趣。作业的内容设计为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游戏的,盡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灵活多样利用读、讲、听、写、画、演、做等形式,力求让作业新颖有趣,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

如,很多学生喜欢做手工。在学习完《竹节人》这一课后,笔者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制作一个竹节人;学生喜欢画画,那么在学习完古诗之后就可以布置诗词配画的作业;有的学生喜欢表演,在学习完《草船借箭》后,笔者就让学生来排演课本剧。这样的作业一方面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掌握了事情的发展规律,做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唯有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生长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维度改变常规传统单一的模式,增加趣味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彩芸.开展活力教学,绽放语文精彩[J].学周刊,2019(27):119.

[2]张丽.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打造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1(23):133.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小学语文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