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建构策略初探

2022-05-10 19:36沈兰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摘要: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建构首先需要对园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幼儿或师幼合作,从多个视角绘制课程资源地图,并多元化呈现、多方位调整,使课程资源地图更加直观生动、富有新意、具有特色,从而推动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促进幼儿有益经验的不断丰富。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课程资源地图;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A-0049-04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我园致力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尝试建构课程资源地图,并感受到其带来的魅力。但在幼儿园建构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绘制课程资源地图的方式单一、课程资源地图呈现信息量有限、教师只热衷于建构而忽略了课程资源地图的使用等。为了让课程资源地图更高效地发挥教育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建设,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丰富幼儿有益经验,笔者结合我园和苏州市吴江区多个幼儿园的建构活动实践,梳理出以下几方面的建构策略。

一、多场域开发课程资源地图

(一)多途径挖掘课程资源

课程来源于幼儿生活,来源于自然。因此在选择课程资源时,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紧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挖掘满足幼儿兴趣需求且有利于提升幼儿经验,并能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发展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分为园内课程资源和园外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还可以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我园从课程资源的分布与性质出发,对园内外课程资源进行盘点,做好全面收集工作,再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对课程资源做到全面掌握和统筹规划。

1.立足园内课程资源

资源无处不在,离幼儿最近的当然是幼儿园园内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以先从园内的自然资源、材料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入手,带领幼儿开启一场资源调查之旅,通过师幼实地探察、发放调查表、借助识别工具等形式共同收集与统计园内资源。

2.拓展园外课程资源

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可带领幼儿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对园外5千米以内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园每年可在小班新生入园时,了解家长的特长,同时拓展社区资源。此外,还可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挖掘有利于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

(二)整理课程资源,构建课程资源系统

1.梳理課程资源清单

我园在对园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下一步的梳理。园内课程资源主要从资源类型、资源名称、实物图片、具体数量、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细化整理;园外课程资源主要从资源名称、地址、距离、实景图、基本概况等方面呈现课程资源内容。

2.设置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工具,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依托于课程资源的收集、管理与利用。幼儿园在梳理资源清单的基础上,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价值判断,筛选出对幼儿发展及课程建设有利的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儿童视角下的描述,罗列出可能会引发的活动,梳理出蕴含的学习经验,预设教师的支持以及可能开展的活动类型等,最终构建具有园所特色的课程资源库。

二、多视角绘制课程资源地图

根据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绘制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版、师幼版和幼儿版三个版本。不同主体的建构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也成为幼儿园以及教师、幼儿课程开发与实施具体的“行动指南”。

(一)教师主体绘制整体性的课程资源地图

在绘制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初期,很多幼儿园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将梳理好的园内或园外课程资源,采用手工彩绘或电子绘画的方式呈现在地图上。如吴江区松陵幼儿园联杨园区教师制作的园内资源地图,幼儿园里的农家小院、江南街市、创意空间等户外游戏区域以及动植物资源都被一一清晰地标示在地图上。教师将缩小版的幼儿园全景呈现在地图上,帮助幼儿认识幼儿园的整体空间布局,了解各类资源的具体分布位置,提升了教师和幼儿对园内课程资源地图的整体性感知。

(二)师幼合作绘制综合性的课程资源地图

在建构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对园内各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汇总,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开展活动。教师在互动中给予幼儿支持与引导,激发幼儿对活动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幼儿的视角则给教师带来新鲜的想法,让教师打破固有思维。师幼共同合作,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绘制出综合性的课程资源地图。如吴江区平望幼儿园的园内课程资源地图绘制,教师和幼儿在共同调查资源、商讨如何绘制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工。教师负责地图中整体框架的绘制,为幼儿确定各种资源的具体位置打好基础,后期则由幼儿完成。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幼儿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也表达了对园所空间环境的理解。

(三)幼儿主体绘制直观性的课程资源地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有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需求和能力,他们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探究过程。因此,在建构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活动中,在幼儿对园内课程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并掌握资源类型及分布位置的前提下,我们尝试让幼儿自主绘制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鼓励幼儿自主分工合作,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建构、绘画、手工等技能来绘制地图。如吴江区芦墟幼儿园的园内课程资源地图由大班幼儿绘制完成,还原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材料、植物等资源的分布位置,并制作成了活动的资源地图(区域及各资源标志可拆除、可补充)在园内呈现。幼儿视角绘制的地图更具直观性,更容易被同伴接纳,同时也激发更多的幼儿关注园内资源,发现地图中存在的问题,参与调整并不断完善园内课程资源地图。038469DC-DEA8-4810-A22F-9D82C38F3B98

二、多元化呈现课程资源地图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课程资源地图在呈现方式上也出现了多种样态,大致可以分为电子版、手绘版和立体版三种。

(一)电子版课程资源地图

从幼儿园制作的电子地图来看,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地图标注式,它在表示基础地理信息空间分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地图的标注点与道路设施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该资源的精确方位。如吴江区天和幼儿园的园外课程资源地图绘制,该园在梳理园外资源清单后,以百度地图的形式呈现,并以1千米、2千米、3千米距离为半径画圈,以不同颜色标志区分已用和未用资源。

另一种是电脑绘制式,地图中以显性建筑标志标注资源,用电子绘画的形式将资源内容一一呈现在电子地图上。这种形式更能体现儿童观,帮助幼儿看懂地图上标注的资源位置、认识资源内容等。如在吴江区天和幼儿园的第二版园外课程资源地图上,教师利用电脑绘出园外的街道和植物,并将新湖郁金香公园、新湖广场、4号地铁线等重点资源用替代性图片呈现在地图上,使得整张地图更具直观性,充满童趣与活力,也更受幼儿的喜爱和关注。

(二)手绘版课程资源地图

根据幼儿园的不同需求,很多幼儿园在建构课程资源地图的前期会选择采用手绘方式,因为手绘时所需的材料易拿取,参与绘制的主体范围更广,效果会更生动形象。手绘版课程资源地图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手绘纸质版,如吴江区震泽幼儿园的园内课程资源地图,就是由教师在对园内资源进行梳理后,以手绘方式制作的一张纸质平面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另一种形式则是手绘墙面版,如吴江区同里幼儿园对园外课程资源进行盘点、汇总,形成资源清单,并通过后期的资源价值筛选,将重点资源绘制在长廊的墙面上,便于教师和幼儿随时观看和查找资源,感受资源就在身边的便捷性,同时也引发教师和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事物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发展。

(三)立体式课程资源地图

立体式课程资源地图是在平面地图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比例,运用自然、废旧等材料制作成立体的缩小版园内事物,并将其按照地理位置布置在资源地图上,形象直观地呈现幼儿园的园内资源整体布局。如我园在开展“我是农场小主人”的园本主题课程活动中,幼儿经历了对幼儿园地形结构、现有资源进行一次次现场查看,集体商讨用何种材料构建地图,调整地图上各事物的大小比例等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成为建构课程资源地图的主体,赋予资源地图立体性和生动性。幼儿从行动中获得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多方位调整课程资源地图

近几年,幼儿园都在尝试建构课程资源地图。有的幼儿园起步早,就有了1.0、2.0、3.0的版本,在原有课程资源地图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更新,使得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从笼统、平面、静态的样式向清晰、立体、动态的样态转变。

(一)从笼统到清晰,聚焦课程资源地图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1.0版本中,大多都是对幼儿园园内或以幼儿园为中心向园外直径范围5千米以内展开各类资源的调查与梳理,并将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类别标注在课程资源地图上,目的是能够方便教师提取课程资源信息和预设课程内容,能够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挑战机会。

但幼儿园在使用课程资源地图的过程中发现,资源多不等于优,很多资源虽然被标注在课程资源地图上,但是却没有被利用的机会。为了变“多”为“优”,幼儿园开始关注课程资源地图上呈现的资源内容,改变以往笼统呈现的状态,将资源进行筛选,并对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在地图上保留课程中已开发的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课程资源,以及一些还未被开发但也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使得呈现在地图上的课程资源更具代表性,整张地图的课程资源分布也更清晰。

(二)从平面到立体,丰富课程资源地图的样式

1.0版本的幼儿园课程資源地图都是平面呈现的,略有不同的主要在于制作的主体是教师、幼儿还是师幼合作。随着各幼儿园对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教师的理念不断得到更新,课程资源地图的样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目前,部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地图已从平面的纸质地图升级为立体的地图,如吴江区鲈乡实验幼儿园制作的立体式园内课程资源地图,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幼儿园微景观建筑。它从三个方面呈现了新建构形式带来的转变:首先,课程资源地图在空间上发生了改变,从平面转向立体。一个个站立的具象造型,能引起幼儿对资源地图的关注,同时也给幼儿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其次,制作的材料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笔绘变成了用轻黏土、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等通过手工制作,最终形成了迷你仿真版幼儿园立体地图。再次,地图制作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教师制作变成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协助幼儿完成制作,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同时也让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变得更具童趣和生动性。

(三)从静态到动态,诠释了课程资源地图的创新

地图信息包含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信息就是地图符号本身的信息,包括位置、注记、语义和颜色等,这是地图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图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也是幼儿园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更为简单的方式表达信息是大势所趋。

二维码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面的优点给幼儿园制作课程资源地图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地图与二维码的结合是一种创新。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在建构课程资源地图时,将信息量较大的课程资源介绍、课程方案、课程故事等制作成二维码嵌入地图,将传统地图无法呈现的信息用特定的图形展示出来,信息量得到了很大的扩充,并能够被读图者通过第三方设备识别,便于读图者更直观地获得更多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方面的信息。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与二维码融为一体,实现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动态发展,优化了课程资源地图的结构,同时也给幼儿园建构课程资源地图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幼儿园更好地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教师更深入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信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会建构得越来越具特色,从而推动教师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促进幼儿有益经验的不断丰富。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幼儿园‘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与利用的实践研究”(Ba/2020/02/73)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2-01-10

作者简介:沈兰,苏州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副园长,苏州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双十佳”。038469DC-DEA8-4810-A22F-9D82C38F3B98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