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组EP153R蛋白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2022-05-12 07:40刘英楠钟秋萍史馨瑾魏常青谢振华廖欣欣宋影影陈鸿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试剂盒抗体阳性

程 佳,李 遥,,刘英楠,钟秋萍,史馨瑾,魏常青,谢振华,廖欣欣,宋影影,陈鸿军

(1.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山西 030801;2.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野猪和家猪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猪特征病变为全身性淋巴结出血、坏死,尤其是内脏淋巴结病变最为明显,病猪脾脏充血、肿大,强毒株致死率接近100%[1]。2018年8月,在中国沈阳市沈北新区暴发中国首例ASFV疫情,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呈点状逐渐蔓延至全国[2]。ASFV是目前唯一已知的DNA虫媒病毒,目前已知有24种基因型,经Zhou等[2]研究结果表明,传入中国的ASFV为基因Ⅱ型。

不同的ASFV毒株基因组大小为170~193 kb,其中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编码超过150种蛋白质[1]。ASFV在其感染历程中的各个阶段编码类型众多的免疫逃逸蛋白,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免疫逃逸,从而达到病毒在宿主体内转移和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目的[3]。ASFV EP153R蛋白是由EP153R基因编码的一种C型凝集素类(C-type lectins,CTLs)免疫逃逸蛋白且高度N-糖基化[4],原始大小约为18 kDa。Hurtado等[5-6]研究表明,EP153R主要在ASFV感染早期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和P53的反式激活活性来抗细胞凋亡,它还可以通过影响MHC-Ⅰ类分子递呈到细胞膜表面这个过程来逃避CD8+T细胞的杀伤。由此可见,EP153R蛋白在协助病毒免疫逃逸发挥着重要作用。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兼具真核和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在高效大量表达目的蛋白同时,还能对目的蛋白进行一系列翻译后修饰,如N-糖基化修饰、磷酸化修饰等[7]。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EP153R蛋白真核表达,鉴定rEP153R的免疫原性,建立基于ASFV rEP153R蛋白的间接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以期为后续EP153R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质粒、实验动物与血清 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系(Sf9)、pET32a-EP153R质粒由本实验室保存,4~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的BALB/c纯系雌性小鼠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小鼠rEP153R蛋白多克隆抗体由本实验室制备。

1.2 主要试剂 Sf-900™ Ⅱ SFM、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Cellfectin™ II Reagent昆虫细胞转染试剂、PageRuler(26616)购自Thermo Fisher公司;大肠杆菌DH5α购自擎科生物公司;T4 DNA Ligase、BamHⅠ-HF®和XhoⅠ购自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DNA胶回收纯化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质粒小提试剂盒、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公司;FITC标记兔抗鼠IgG购自Sigma公司;4', 6'-二脒基-2-苯基吲哚(4', 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API)购自Molecular Probe公司,HRP标记兔抗鼠IgG购自Jackson公司;Phanta®Max Super-Fidelity DNA聚合酶;BCA Protein Quantification Kit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有限公司;HRP标记羊抗猪IgG(H&L)购自艾博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ID Screen®非洲猪瘟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法国ID.vet公司;伪狂犬病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阳性血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阳性血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阳性血清、ASFV血清(临床阴性血清60份、阳性血清2份、待检血清46份)均由内蒙古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上血清均通过ASFV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确认。

1.3 rEP153R 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利用BepiPred1.0 Server预测ASFV SY18毒株中EP153R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在预测的抗原表位中设计多肽序列“GNEEKNYNNASNYCKQ”,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

1.4 rEP153R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将200 μg EP153R多肽与100 μL的弗氏完全佐剂震荡混匀至乳化,用1 mL注射器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以200 μL/只的剂量免疫5只6周龄BALB/c小鼠并做好标记;初免后第7 d再取200 μg EP153R多肽与100 μL的弗氏不完全佐剂震荡混匀至乳化,以相同的免疫方式与剂量对小鼠进行二免;分别于二免后第10与20 d以相同的免疫操作方式进行三免和四免,第四次免疫后第3 d后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备用。

1.5 引物设计与EP153R基因扩增 以pET32a-EP153R质粒为模板,设计EP153R基因扩增引物BamHⅠ-EP153R-F:5'-CGCGGATCCG ATGTTCAGCAACAAGAAGT-3',(下划线部分为BamHⅠ酶切位点),XhoⅠ-EP153R-R:5'-CC GCTCGAGTTACTTGCTGCAGATGT-3',(下划线部分为XhoⅠ酶切位点),通用引物M13F(-47)、M13R(-48),上述引物委托上海擎科生物公司合成。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30 s;57℃退火30 s;72℃延伸90 s,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10 min,16℃保存。所得PCR产物用1%琼脂糖进行电泳检测后,目的片段用OMEG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

1.6 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EP153R的构建与鉴定分别用1 μL BamHⅠ和XhoⅠ在37℃条件下双酶切pFastBac-1和EP153R基因片段4 h,后续试验方法参考已发表文献[17]。

1.7 重组质粒Bacmid-EP153R的获得 试验方法参考已发表文献[17]。

1.8 重组杆状病毒的拯救与传代 利用Cellfectin™Ⅱ Reagent昆虫细胞转染试剂将重组穿梭质粒Bacmid-EP153R转染至Sf9昆虫细胞系,27℃恒温培养96 h,待细胞体积肿大出现明显病变后,经冻融裂解后离心获取上清,其为P1代重组杆状病毒,命名为rBac-EP153R,将P1代重组杆状病毒盲传至P3代,鉴定重组杆状病毒。

1.9 EP153R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1.9.1 PCR鉴定 取受感染Sf9的细胞裂解后上清液适量,参照DNA病毒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P3代病毒基因组,利用EP153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按照1.5所述的PCR参数进行鉴定。

1.9.2 Western blot鉴定 收集6孔板中的P3代病毒上清液和离心后的细胞沉淀,小鼠多克隆抗体血清以1∶200用3% BSA稀释后备用,HRP标记兔抗鼠IgG以1∶8000用3% BSA稀释后备用,后续按照常规Western blot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1.9.3 间接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鉴定 试验方法参考已发表文献[16-17]。

1.10 ASFV rEP153R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1.10.1 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稀释倍数的确定 利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测定裂解后Sf9细胞上清液蛋白浓度,利用抗原稀释液将其分别稀释至20、10、5、2.5 μg/mL,以每孔100 μL的量加入96孔酶标板,4℃进行过夜包被;使用前用PBST清洗3次,每次5 min,清洗完毕后用3%脱脂奶粉37℃封闭2 h;将ASFV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分别以1∶500、1∶1000、1∶2000、1∶4000稀释,每孔100 μL,37℃孵育1 h,PBST清洗3次,将羊抗猪IgG-HRP二抗稀释至1∶5000(100 μL/孔)后加入孔中,37℃孵育40 min,PBST清洗5次,加入TMB(100 μL/孔)室温避光显色15~20 min后,加入终止液(50 μL/孔)终止后,立即用酶标仪在OD450读数,根据P/N值筛选出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血清稀释倍数。

1.10.2 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利用60份经ID.vet公司生产的非洲猪瘟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阴性的猪血清,按照优化后的ELISA方法进行试验;计算60份ASFV阴性血清样本OD450平均值与标准偏差,参照文献[8]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中阳性临界值的确定标准,以阳性临界值(OD450)=平均值()+5×标准偏差(SD)为条件进行ASFV阴性、阳性血清判定。

1.10.3 灵敏度试验 以优化后的间接ELISA方法为标准,将ASFV阴、阳性血清以1∶800、1∶1600、1∶3200、1∶6400、1∶12 800、1∶25 600稀释后进行检测,依据结果判定能检测到ASFV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倍数,来检验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灵敏度。

1.10.4 特异性试验 用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V)和ASFV阳性血清进行检测,以商品化试剂盒中的ASFV标准阳性与标准阴性血清为对照,进而评估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的特异性。

1.10.5 重复性试验 利用优化的ELISA检测方法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用同一批次和四个不同批次抗原包被的酶标板检测6份血清,每份血清4个重复,测定OD450值后计算同一样品OD值变异系数,以评价本ELISA方法的重复性。

1.10.6 符合率试验 收集46份猪血清,利用本试验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与ID.vet公司生产的ASFV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对比,计算符合率。

2 结果

2.1 EP153R基因的扩增 以质粒pET32a-EP153R为模板,利用EP153R特异性引物,按照1.5方法进行PCR扩增。1%DNA凝胶电泳后,结果显示,EP153R基因大小为477 bp(图1),与预期结果相符合。

图1 从pET32a-EP153R中扩增EP153R基因片段Fig.1 The EP153R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from pET32a-EP153R

2.2 PCR鉴定重组穿梭质粒Bacmid-EP153R 将测序鉴定成功的pFastBac-EP153R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胞,涂板后经过三轮蓝白斑筛选,取白色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利用M13通用引物和EP153R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获得大小约为477 bp和2777 bp的条带(图2),与预期相符。

图2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d-EP153R的鉴定Fig.2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plasmid Bacmid-EP153R

2.3 PCR鉴定重组杆状病毒 提取P3代rBac-EP153R基因组,利用EP153R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在477 bp左右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图3),符合预期结果。证明EP153R基因成功与杆状病毒发生同源重组并且感染了Sf9细胞。

图3 从rBac-EP153R中扩增EP153R基因片段Fig. 3 amplification of EP153R gene fragment from rBac-EP153R

2.4 rEP153R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取适量P2代重组杆状病毒rBac-EP153R感染Sf9细胞,在96 h后收取细胞上清液与细胞沉淀,使用制备的rEP153R小鼠多克隆血清作为一抗,以1∶200稀释后,按照常规Western blot步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Sf9沉淀相比,感染rBac-EP153R细胞上清液检测不到rEP153R条带,沉淀可以检测到不同程度糖基化修饰的rEP153R条带(图4)。这说明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以表达rEP153R蛋白,并且可以与rEP153R小鼠多克隆抗体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图4 rBac-EP153R免疫反应Fig.4 rBac-EP153R reactivity was detected by Mouse polyclonal serum

2.5 rEP153R蛋白的IFA鉴定 用P2代重组杆状病毒rBac-EP153R感染96孔板中的Sf9细胞,27℃恒温培养72 h后,观察到细胞发生明显病变,说明感染成功(图5)。4%多聚甲醛固定后3%BSA封闭1 h,用稀释100倍的小鼠多克隆抗体孵育40 min,以FITC标记的兔抗鼠IgG的二抗孵育40 min,荧光显微镜观察EP153R蛋白在Sf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rBac-EP153R感染的Sf9可以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这表明rBac-EP153R可以在Sf9中表达rEP153R(图6)。

图5 重组杆状病毒rBac-EP153R感染Sf9细胞(20×)Fig.5 Sf9 cells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rBac-EP153R (20×)

图6 IFA鉴定重组杆状病毒rBac-EP153R的表达(10×)Fig.6 IFA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rBac-EP153R expression (10×)

2.6 确定最佳抗原包被量和血清稀释比 经方阵滴定试验,结果显示,抗原包被浓度为2.5 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0,此时P/N值最大(表1),为最佳试验条件。

表1 不同血清稀释度光密度值(OD450)Table 1 optical density values of different serum dilutions (OD450)

2.7 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利用ID.vet公司生产的非洲猪瘟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收集到的猪血清,筛选出60份阴性样本,利用本ELISA方法进行阳性临界值的确定,样本OD450平均值(x)为0.129,标准偏差为(SD)为0.026(图7),根据阳性临界值(OD450)=+5×SD为判定标准[8],结果显示,阳性临界值为0.259,此时,样本P/N值大于2,所以判定标准为:待检血清样本OD450>0.259,且P/N>2时,判定为ASFV阳性;OD450≤0.259,且P/N值≤2时,判定为抗体阴性。

图7 临界值确定结果Fig.7 Cut-off value determination result

2.8 特异性试验 用优化后的ELISA方法对PRV、PRRSV、PEDV和ASFV临床阳性血清,以及ASFV标准阴、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RV、PRRSV、PEDV血清OD值均小于0.259,判定结果均为阴性(图8),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

图8 特异性试验结果Fig.8 Specificity test results

2.9 灵敏度试验 用优化后的ELISA方法对倍比稀释后的ASFV标准阴、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ASFV阳性血清3200倍稀释时,P/N值仍然大于2(表2),说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

表2 灵敏度试验结果Table 2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2.10 重复性试验 利用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选取6份猪血清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分析后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3)。说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表3 重复性试验结果Table 3 Repeatability test results

2.11 符合率试验 对收集的46份猪血清进行编号,利用本试验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与ID.vet的ASFV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对比,结果显示符合率为91.3%(表4),说明本试验建立的ELISA方法能较好得区分ASFV阴性、阳性血清。

表4 临床样本检测Table 4 clinical sample test

3 讨论

ASFV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从2018年进入中国开始,便对中国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打击,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因此,对ASFV的早期检测与诊断便是阻止其流行与暴发的关键措施[2]。结合当前国内ASFV疫情状况,我们需要尽快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反转录PCR、ELISA等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来初步应对ASFV带来的威胁,前两者由于需要专业的设备,一般仅限于实验室诊断,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虽然低于PCR,但是相对来说成本廉价,操作简单,适用于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初步筛查[18]。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所用的靶蛋白有p72蛋白、p54蛋白、p30蛋白、pp62蛋白以及CD2v蛋白等,p72蛋白是ASFV晚期表达的结构蛋白,保守型强,免疫原性好,是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ASFV检测靶标之一,Heimerman等[19]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p72蛋白截短体,制备了可以识别p7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开发ASFV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p54蛋白也是ASFV的一种结构蛋白,曹琛福等[20]基于原核表达的 p54蛋白建立了一种竞争ELISA检测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相比符合率为98.13%;p30蛋白能够抑制ASFV内化,徐黎晖等[21]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p30蛋白为免疫原,建立了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pp62蛋白在病毒粒子成熟过程中被S273R蛋白酶切割为p35、p15和p8三种蛋白,其中p15是主要产生抗原性的蛋白,Callarod等[22]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pp62重组蛋白,以此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在敏感性与特异性上优于OIE推荐的方法;CD2v蛋白会导致猪红细胞吸附,蒋智勇等[23]利用CHO-K1细胞表达了CD2v蛋白并建立了一种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根据不同ASFV蛋白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各有特点,为了达到更快、更灵敏、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便需要不断挖掘ASFV中其他可用于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病毒蛋白,还需要选择不同抗原组合进行下一步试验完善ELISA检测方法。

EP153R是一种C型凝集素蛋白,蛋白内存在多个N-糖基化,磷酸化等修饰位点,在AFSV感染过程中持续表达且可被检测到,因此猜测其可以作为一种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的靶蛋白,本实验室此前已经证明EP153R可以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16],但是原核系统表达的EP153R蛋白未经修饰,在反应原性上可能会弱于真核系统表达的蛋白,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兼具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在高效、大量表达目的蛋白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译后修饰。因此本试验将人源优化后的EP153R基因克隆至pFastBac1载体中,测序鉴定成功后将重组载体pFastBac1-EP153R转座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之后进行蓝白斑筛选,将提取的重组杆粒Bacmid-EP153R转染至Sf9细胞中,待细胞出现病变后收获细胞上清,在Sf9细胞中盲传3代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EP153R,并利用Western blot与IFA检验rEP153R蛋白的表达与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构建的EP153R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以高效表达N-糖基化修饰后rEP153R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应。因此,本试验进一步以杆状病毒表达的rEP153R蛋白为包被原,通过ELISA方阵滴定试验确定了当抗原包被浓度为2.5 μg/mL,ASFV阳性稀释度1∶1000时为最佳反应条件,以此试验条件进行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利用60份ASFV阴性血清确定了抗体阳性临界值为0.259,特异性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仅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当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3200时仍能检出,说明该方法灵敏性良好;批内和批间的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本方法对46份ASFV临床血清样本与ASFV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符合率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出ASFV阴、阳性血清与商品化试剂盒对比符合率为91.3%,可以用于ASFV抗体检测。

本研究成功构建EP153R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且建立了基于rEP153R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靶标提供了一名新成员,但是还需大量的、不同来源的猪血清进一步验证来扩充实验数据,完善该检测方法,为研发快速、灵敏、准确且安全的ASFV间接ELISA法检测试剂盒提供参考,也为ASFV的监测与防范提供技术储备。

猜你喜欢
试剂盒抗体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种非洲猪瘟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比较分析
两种小反刍兽疫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分析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