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思考

2022-05-22 10:57李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燕

摘要:阅读是一种习惯,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发展需要。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信息,也可以向别人传达信息。阅读是情感和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阅读都是一种学习的重要方式。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创新性的阅读模式,这要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进一步地推荐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对整本书阅读内容进行掌握的同时,文本内涵的理解逐步得到加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来,整本书阅读给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与以往的单篇文章阅读的方法不同,学生可以从整体出发,进一步对整部作品进行接触,促使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感悟以及理解能力得以深化,促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阅读习惯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1]。

一、选择合适的书目

选择适当的书目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课本教材体系,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阶段阅读的整本书籍,也应该根据每个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个性和生活经历,在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要确保书籍的内容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是质量优的,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这样学生在整本阅读的过程中才会保持长久的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低年级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文结合的绘本故事,提供阅读书目的参考,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图画书,中年级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自然科学等作品,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适当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阅读范围,可以适当选择《寄小读者》《格林童话》等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籍,但同时,教师也只能给学生合适的建议,并不能帮助学生做决定,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在保留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2]。

二、课堂设疑,课外探索

學生在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之前,面对整本书的大量篇幅和内容会产生畏惧心理或者对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内阅读的过程中用吸引学生兴趣的对话、描写或者情节作为引子,提出一些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利用文中的相关任务进行拓展:“闰土和‘我此后没有再见面,大家想想,他们长大后重逢时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闰土还像小时候一样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吗?”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学生的兴趣会很浓烈,在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故乡》,找找长大后的闰土和少年时闰土的不同之处,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进行知识的穿插学习,将知识联系起来。用课内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愿意阅读相关书目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传递,如可以用新闻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理解文化的能力也会提升,内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也会加快。

三、故事导引,想象助推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时候,经典的作品往往会有一些留白,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空白,用故事进行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探究故事的后续发展。这样,就从点到面,从故事的片断到故事内容的阅读学习,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比如,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整本书时,可以先给学生讲几个关于小豆豆的故事,让学生对小豆豆的形象有一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想想如果你和小豆豆是同学,你们会经历什么?说些什么?在鼓励学生根据作品进行想象时,其实也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关注作品情节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家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从表面进入作品的深处,阅读作品不再停留在表面。

四、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讨论

学生阅读要认真有效,要对所阅读的书籍内容有详细的、完整的、正确的理解,读完后,学生要有所收获,明白自己都读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悟,有什么收获。针对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进行讨论。比如,书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文章的结构、思想情感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聆听学生心中最为真实的感受,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发表有个性的意见。

例如,在学完《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在对这本书的内容都熟悉了解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交流谈论中都可以畅所欲言,例如,对曹操这个人物评价,有的学生说他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人胸怀大志,德才兼备,是帝王之材。对于学生的看法,教师应该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确保阅读质量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体便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中会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在专业程度上更是明显的提高。然而在专业素养方面,教师的发展仍然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还有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这严重影响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取得进步,促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得以确保。

例如,教师应该对网络这一平台进行充分利用,教师之间可以对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进一步筛选出一些方法来,适时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当中运用。比如教师可以对关于阅读主题会的活动进行组织,对整本书阅读的环境进行优化,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课件进行搜集,进一步完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案,促使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得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计划便是整本书阅读,它可以促使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增加,进一步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小琴.借助整本书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61-62.

[2]张维维.课内课外相融合  学生阅读插双翼[J].读写算,2020(29):162+164.04E89231-89A6-43CC-9DE5-9BFFB06D449E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