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究

2022-05-25 20:58陈予一张申
专用汽车 2022年5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陈予一 张申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与技术人才短缺的背景下,国家对高等职业学院的发展情况相当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方面,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相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这就对高等职业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各个职业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验实训室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强化校企合作,营造实景氛围,强化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技能,优化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功能,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收稿日期:2022—01—26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2.05.025

1前言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们想要提高实践能力,相配套的实验设备必不能少。全面、完善的实验室是学生系统学习课程,提高动手能力以及更好应对未来工作的主要保障。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紧紧围绕实际生产应用,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有别于本科院校的明显特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讲究实践性、易用性、实时性,培养学生成为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技术人才。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作为实践教学主要载体的实验实训室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通过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实验实训场所,只有优化实验实训室的各方面功能,增强实践教学环境,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121,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高职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2.1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实践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3。在校学习期间,开设与专业相对应的实训课程,能够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理解,能够使其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较普通的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术上的特征更加鲜明,这也是他们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的优势。如果高等职业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那么这种优势也将荡然无存。因此,国家相当重视高等职业学院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点。

2.2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对于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熟悉自己未来即将从事的工作、提高自身竞争力大有裨益。同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引发新的思考,是学生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学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学生的未來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2.3提高师资力量的保障

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相配套的实训设备,也需要一流的师资团队5。

就目前而言,高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师资力量较弱,学校的教师大多只拥有理论知识,很少有全面的实践经验,这对于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建设实验实训室,定期对教师们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教师有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也成为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3高职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3.1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将理论知识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是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这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相匹配。同时,主要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及实验规范操作的传统实验,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的降低,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启发有消极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既不是单纯的复习理论知识,也不是一味地训练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其真正的意图,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训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大国工匠。

3.2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建设,每个专业拥有各自的实验实训场所,因此导致所建成的实验实训场所只能满足一个专业的课程需要及发展规划,并不能满足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和跨专业的协调发展需要。

由此出现很多问题,如:现有的实训资源专业性强,各专业实验室之间不能统筹协调,各实验室之间的设备及场地安排也难以统一调配,实验设备重复购置且大量闲置等。

3.3缺乏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人员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同时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普遍具备“双师”素质6。但是,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普遍不是很高,从而导致实验实训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质量难以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有效训练。此外,学校对实验专职管理人员不够重视,间接导致学生的课程实践效果不尽人意。

3.4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高职院校在采购实验实训资源前,首先应统筹调研整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实践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在进行专家论证之后编制出科学的采购计划,同时也需考虑学校现有的条件能否满足采购的需要。若在采购之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仅仅是要什么就买什么,不仅不能达到采购设备的目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出现采购的设备不能达到授课要求等情况,从而影响学校教学的实施和人才的培养。

4 高职院校汽车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改进建议

4.1全面优化建设思路

高等职业学校需要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技术人才,实验实训室应围绕学生的需求而建立8。因此,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资源的堆砌,而应该是通盘考虑,应根据整个学校的发展、专业特点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改变建设思路。3334F25B-CFD7-4451-943E-0271F2C5BA3E

一方面,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中质量应始终摆在第一位,这里的质量不仅仅是硬件的质量,还包括管理体系及人员的质量,以此保证授课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

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与政府平台、社会机构、企业公司等接治,将教学内容与当地社会发展趋势相统一,确保学校的硬件、学生的技能紧跟市场发展,与时俱进。

4.2规范实验室建设流程

针对学校不同专业所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不同的问题,学校应从各专业选出负责人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在上报本专业的实训设备的同时,负责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设备的规范使用,以强化学科建设、资源多方互补、摒除重复建设为行为准则,基于全校整体实验实训室科学建设为目标,整合各院系不同的教学需求,履行好委员会的职责。

通过科学且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统一制定实验实训室建设计划,规范采购和管理,考虑学校、专业及行业的发展,委员会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或建议。若本校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可结合各省市重点实验实训室的建設流程、评定标准和相关办法,优化本校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的专业性。实验实验室按规程建设完成后,委员会还应定期对实验实训室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及整改建议,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方案。

4.3建立实验室规范管理体系

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管理为辅”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实验实训室的前提,且应建立《实验实训室日常运行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两种制度。由委员会制定《实验实训室日常运行管理办法》大纲,各二级学院实验实训室负责人根据各自实验实训室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管理办法。

例如,对于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等以实体资源为主的实验室,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限进行实践课程的安排,并安排专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将要损坏的部位,随时掌握各类数据,将危险遏制在萌芽中。对于计算机机房等以非实体数字化资源为主的场地,定期维护软件,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此外,对有毒有害实验室的管理,应着重加强教师与学生对实践中发生的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并根据突发情况类别不同编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明确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一旦发生事故,所有人员均能按照制度各司其职,保证事件有序处理。

4.4设定实验室准入标准

针对有一定危险的实验室,稍有错误的操作就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设置实验室准入标准。

首先,应设置实验室准入考试,其内容包含:实验室日常规范、场地5S保准、安全操作规范、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及维护方法等。在学生第一次进行实践操作前,必须经过实验实训安全培训,通过实验室准入考试才能开始参与实践教学。其次,对于未按照安全操作规定进行实践的学生应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罚,避免后续再次出现此类问题。

4.5加强校企合作

实验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后,融入了更多的企业元素。与学校自建的实训室完全不同,实训室环境与企业生产车间更相似,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在企业从事生产的氛围1,从而加强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同时,实验室与企业共建共享,能够让实验室建设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更加全面、专业、与时俱进,更能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体现其价值。实验室在作为校内学生技能训练场地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供服务,为行业技能等级鉴定提供场地,为社会各类竞赛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更加丰富,让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术人才,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

因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如此学生也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就业,既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又缓解了企业的招聘压力,从而使校、企、学生实现共赢。

5预期成效

汽车实验实训室经优化整改后,应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5.1实训功能

在健全完善的实训硬件的基础上,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开展发动机拆装、底盘部件拆装、故障检测与维修、日常维护与保养,整车模拟销售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所应掌握的相关诊断与维修技能,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其搭建起完整的技能框架,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提高岗位适应性。

5.2孵化功能

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同学继续深造的比例不高,一般而言毕业即就业,因此在实验实训室开展的实践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也类似正式入职后的岗前培训。通过在实验实训室了解有关汽车维修、营销、保养等知识,提高自身融入就业岗位的能力。此外,有自主创新想法的同学,学校也会根据学生项目的进展情况,经过评审后拨付相应的专项资金对其进行支持帮助。5.3社会服务功能

校企共建的汽车实验实训室作为一个共享平台,对内对外都是其需要服务的对象。对内,对接好汽车专业的各项课程及教研科研项目,在完成好学生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服务好教师的研究工作。对外,服务好各类政府单位、行业机构及社会企业,例如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提供培训",为在职人员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提供场地,为各类社会公益性活动提供服务。校企共建的汽车实验实训室不仅让该专业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也为社会公益及汽车企业提供了便利,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6结语

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建立汽车实验实训室,既让企业得到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也为学校和企业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依靠实验实训室完善的配套设施,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无疑更加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相信随着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加深,该模式会越来越完善12),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推动科研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宇飞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3):24—26.

[2]刘洁.基于沂蒙精神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3]张佳.高职院校社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的内涵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0):3—5.

[5]章靖毓“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9):85—86.

[6]吕翠华,张东明,赵文亮,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5):91-95.

[7]兰宇飞.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原则[J].实验室科学,2012,15(4):200-202.

[8]林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资讯,2020,18(35):228—230.

[9]胡文娟.基于产教融合形势下的校企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研究中心的探索与思考[J].时代汽车,2021(15):40—41.

[10]阴健康.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以陕西铜川工业技师学院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1]欧阳慧,欧阳愍.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能动机制构建与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114—115.

[12]贺文建,白晶.校企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汽车工程系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3):139-141.

作者简介:

陈予一,男,1990年生,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诊断技术、实验实训教学、实训室管理。

张申,女,1992年生,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实训室管理。3334F25B-CFD7-4451-943E-0271F2C5BA3E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