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育人实践

2022-05-30 02:38王学男
新西部 2022年7期
关键词:理工科共同体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和首要政治任务,理工科类民族高校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改革实现学以致用、特色思政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强化“互嵌”融合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一体化育人的创新之路。中南民族大学客观理性对待差异,强调平等与共同价值,构建了融合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育人成效初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和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大局。少数民族地区理工科人才是建设民族地区、建设边疆、人才强国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理工科教育问题”亦是我國高等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的短板,通过民族班等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来解决该问题是传统的重要办学形式,同时民族高校培养理工科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理工科发展、科技与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民族高校的育人质量和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循和行动指南。中南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创建于1951年、具有红色基因的民族院校,在其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并明确形成一套扎根本土、独特而鲜明、优质而朴素的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现代化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治理体系,不断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

鉴于中南民族大学对于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成就与经验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凝练中南民族大学的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从学科建设、课程育人、教育治理三个层次,研究并建构新时代民族高校理工科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民族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是

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必然诉求

少数民族理工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理工人才的培养与应用,更是建设边疆、建设民族地区和关乎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少数民族整体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结构很不合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与理工科相关的资源严重不足,少数民族理工科教育比较薄弱,亟待完善。”[1]为解决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客观存在的“理工科问题”,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教育举措,民族高校更是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发展历史和人才输出的成效均证明,举办民族高校对于培养少数民族理工科高层次人才,有着独特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理工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育人质量提升,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背景下,有必要更加坚定不移地站在国家战略全局高度,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民族高校对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创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振兴本科教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础。少数民族理工科教育一直是民族教育的短板,更是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由于地理生态、社会语言、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科积累等诸多原因,民族高校的理工科类学生从报考到就学、再到就业,占比均很少,与此同时民族高校的理工科的学科设置、师资配置、教学资源等也面临相对匮乏的现状。因此,民族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学业基础、语言能力、生活经验、个性特征、社会适应性等,较之非民族高校的一般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民族高校的理工科教育则需要更好地应对因材施教的问题,也只有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促进民族高校的理工科教育。这就要求民族高校在教育教学、教育治理及教育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具有差异性、多元性、丰富性的育人模式。其中,需要充分了解所教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学习基础等,研制适合其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地推进育人与教学,是办好民族理工科高校的逻辑起点。

加强学科建设与改革是实现学以致用的重要支撑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低调朴素而有实力的现代化、高水平、综合性民族院校,目前拥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和预科等各类学生近3万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占比达到13.19%,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60%;现有专任教师约1500人,其中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和45岁以下占比均超过一半。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拥有2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历史性突破,药学院科研团队研制的中药被纳入湖北省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此外,还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69项,建成校外实习基地335家。

与以往大多数的传统民族院校不同,中南民族大学率先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现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内涵目标。“十三五”期间,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撤、停、增动态结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扭转了“文多理少、文强理弱”的偏科、学科不均衡现象。现有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88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应用型专业近70%,理工科专业占比达到43%,而应用化学、民族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更是将产、学、研、用有机融合,将前沿科技与本土文化有效对接,不但倍受学生喜爱,对于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聘用而言更是供不应求。理工科不仅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又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它的早期萌芽至近现代发展,都以其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哲理的学科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影响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其学科结构中有着丰富又深刻的德育内容。[3]正是基于人文社科、理工科和应用型学科互相浸润的结构均衡、专业实用的学科建设改革与发展,既满足了学生个体升学与就业的多层次发展的需要,又切实实现了服务社会经济、反哺地方发展的社会功能,还通过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学习等,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课程育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中心工作及首要功能;而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制订是提高人才培养自觉性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4]习近平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要论断,从根本上为理工类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制订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2020年9月11日,中南民族大学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研究院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为基础,整合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提供资政服务,是有独立实体建制的教学科研单位。一方面,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公共课,学校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标准,紧紧围绕“十个讲清楚”要求,根据教材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进行综合布局,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等8个专题讲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全面纳入课程教学、第二课堂、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全方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这一课程面向2020级学生全覆盖开设,师生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创新开设《“多彩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选修课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金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阐释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有助于全面理解、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从认知层面看,“五个认同”是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先决条件,是培植现代多民族国家国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关键引领;从情感和行为层面看,“五个认同”是引导各族人民在“三个离不开”“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情感基础上,践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价值理念的内在动力。[5]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在课堂上教授“战疫”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学子,持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到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另一方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生菁英计划”,开展“中华一家亲”“多彩中华”等主题活动。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建设,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南民族大学的所有课程,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教学。组织实施“伴飞计划”“西部计划”“辅导员边疆行”“高原书屋”等品牌活动项目,引导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考察调研、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涵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历史地、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6]

将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构建入脑入心的思政大课程。分步、分层、系统地改进了学校公共思政课程、学院专业课程思政与党课团课思政,形成了合力一致、相互支撑,螺旋式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根据教育学基本原理及教育育人性的本质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辩证统一地理解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思政课促进学生学习理工科政治自觉性;同时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要素及科技报国的红色因素,将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政治陶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朴素情感和内生动力。

强化“互嵌”融合完善现代大学

制度建设是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育人的基本要求。不断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领域,构建覆盖朋辈、师生、家校相融合的全员交往机制,学习、生活、行为的全方位交流机制,推动“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师生互嵌”的“互嵌”式融合发展,实施“分段、分级、分类、分群”的“梯田”式人才培养,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学生发展全过程,引导各族师生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是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在全校班团组织建设中,统筹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合理分散招生计划于学院和学科专业,以及分配住宿,强化各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共同的价值愿景、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活动准则为基础,在班级交往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

二是创新学习组织形式。2004年起,推出“学长制”,充分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在学习交往中的柔性互嵌;连续六年举办新生成长训练营,开设以主题思想政治学习等为主的11项适应性必修课,生涯规划、信息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等为主的7项提升必修课,融汇跨学科学习教育、批判性思维训练等为主的5项自主选修课,形成人格养成、身心和谐、责任担当、卓越精神为目标的“全人教育”体系;不定期组织优秀学长进行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课堂分组讨论、团队作业等案例教研,助力学生全面、融合发展。

三是统一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出台《中南民族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学生管理、奖助学金、荣誉称号、综合素质测评、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管理制度十余项,通过制度完善实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现代教育治理。将《学生手册》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按照“一本手册管到底”原则,建立起学生深度参与的安全教育管理“一制两册四体系”工作架构(学生工作问责制、心理危机立体化干预指导手册、风险管控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不分地域、民族、性別、年级,一律遵循,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

四是推进学生自治。成立学生生活与权益保障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楼栋自律委员会、安全保卫委员会等10个学生自治组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朋辈交往,让各民族学生在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中提升能力。

五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办好民族团结进步专题网站,通过制作主题创意长图、短视频、小话剧、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方式,扩大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网上传播,打造“就寝同舍、学习同步、语言同学、民俗同尊、困难同渡、进餐同桌、娱乐同享、节日同庆、校园同护、纪律同守、和谐同创”等“寝室十一同”文化,推动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

六是“梯田”培养,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学校学生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既有“内高班”“民考汉”等生源差异,也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成长背景差异,部分学生还存在“外语零基础”“计算机零接触”等学习基础差异,呈现出成长背景、学习能力、文化样态、价值诉求、发展愿景等多元化特征。学校遵循“尊重差异、弹性管理、因材施教、科学评价”的原则,坚持实施分段、分级、分类、分群培养措施,积极探索“梯田”式人才培养模式。统一课业学业毕业质量标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统一“出口”标准,强化教育过程中的分类引导与精准帮扶,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分A、B、C班进行分层授课、进阶教学;开设计算机基础、图书情报等选修课程,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信息素养,帮助基础薄弱学生尽快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出台《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学业预警实施办法》,建立蓝黄橙红四级学业预警制度,定期开展学情分析与学业发展研究,研判学生整体学情发展状况,分析查找学业问题成因,帮助解决信心不够、动力不足、挫折不进、目标不清、观念不正等学业预警问题,并通过建档立卡、跟踪管理等形式对学业预警学生进行动态管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学业困难而掉队”。

民族院校在保留和建设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专业外,要增加民汉共同学习的专业,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有计划、逐步缩小民族院校在民族学生比例、专业结构等方面和普通大学的区别。[7]中南民族大学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学生主体自治的现代大学治理,客观理性对待差异,强调平等与共同价值,构建了融合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万明钢,蒋玲.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的“理工科问题”[J].教育研究,2016(02):96-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2018-10-17/2021-11-09.

[3]张豪锋.应重视发挥理工科教学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67-70.

[4]延安市民族宗教局,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内蒙古延安大学暨延安民族学院校友会编.熔炉——延安民族学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12.

[5]郑旺全,赵晓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演进与内涵深化——基于“五个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2):15-23.

[6]徐寿春.理工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6(05):90-92+121.

[7]万明钢.构建融合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N]. 光明日报,2015-05-24(08).

作者简介

王学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民族教育和科學教育

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大招标课题“‘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机制深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ZJKY21804)

猜你喜欢
理工科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