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正道在于“真”与“实”

2022-06-01 19:41本刊编辑部
家长·中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育人生活化

本刊编辑部

真实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以文化人”目标的客观前提。在素养育人背景下,为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以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为基础,积极践行“学用一体”的语文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之道。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技巧、方法教育,学生缺少创造性、缺乏生动表达的能力,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及写作的积极性。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其中具有天然的生活气息,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育人价值,需要真正把握“真”与“实”的基本方向,通过着眼于“聚实”的表达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形成“求真”的思辨精神,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素材与教学案例,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文学科的精髓要义,实现语文教学的理想价值。

把握语文“真”与“实”的基本维度,有助于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生动表达生活感悟,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思考的理想育人目标。积极把握“真”与“实”的教学维度,有助于语文教学实现以下价值:其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文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与“实”的生活情境,是学生语文创作的素材来源,也是学生创作有内涵、高质量作文的基础前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真”与“实”的生活场景,活跃学生的表达思维。其二,有助于学生真正融入生活,全面推动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创造性思维,将使学生挖掘具有真情实感、真实体验的语文素材,实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全面提升。其三,有助于拓宽语文学科的价值空间,助力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真”与“实”强调语文教学触及学生情感,通过积极践行“学用一体”的语文课堂,使学生以趣味性、生活化的视角来理解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实现有机融合。

积极推动语文学科回归“真”与“实”的基础本质,推动语文教学、学生生活与写作表达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深刻感受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首先,语文学科回归“真”与“实”,需要积极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赋予学生自主、自由的观察空间,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提升个人的语文创造性思维。其次,要构建生活与课堂密切对话的语文学习空间,鼓励学生用生活、生活化的语言来发现生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使学生在“有素材写”的基础上,清晰表达个人观点。最后,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通過引入多媒体、智慧技术,突出“真”与“实”的课堂特征,构建新型、智慧语文课堂,辅助学生深度、全面参与语文学习,进一步了解语文学科本质,真正提升学生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

回归“真”与“实”的学习环境,既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素材来源,也是助力学生学习成长、健康生活的根源。为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程中,要以生活化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把握语文“真”与“实”的基本维度,引导学生积累真实、有效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以积极健康、乐观生活的态度参与语文学习。

(宋行军)F713CF8A-578A-4063-8BE3-7450EC1769A2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育人生活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