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2-06-13 10:44徐桂林
学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活动需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既可以增强知识传授过程的鲜活性与生动性,又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精神大力改革教学模式,探索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以便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02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09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征,学生的数学水平不仅影响到对其他基础学科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由于理论、公式、概念等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类型,导致数学学科整体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会显著降低。同时,这些知识的抽象性较强,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不相符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将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生活化素材引入进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和易懂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及意义

(一)要求

为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教师先要明确教学生活化的要求。一般来讲,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从生活出发。数学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保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逻辑相符合。通过紧密联系学科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小学生的整体阅历偏少,但在有限的社会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对知识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这些生活经验调动起来,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数学知识的生命力与价值也可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选择呈现方式时,要积极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和要求。

2.教学高于生活。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生活背景、真实经验等进行关注,但不能够直接在课堂中简单再现这些生活经验,而是要依据教学目标,提炼与加工这些事物、现象等,帮助学生透过这些事物现象掌握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照搬生活世界,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将难以保证,数学学科的知识性也会丧失。此外,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可能的未来生活构建,以便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教学服务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数学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系统,掌握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技巧,以便促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生活化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生活应用类的题目,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同时,要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活动组织起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意义

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能力。

1.激发数学探究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尚未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如果学生难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将会阻碍到数学素养的发展。过去部分数学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处理教学内容,直接向学生灌输数学符号、定义等抽象知识,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逐步丧失。而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依据重点内容筛选、整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事例,可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2.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传统思维影响下,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过分重视,实用性、应用性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学生只能够机械记憶数字符号、定理等,难以在生活、工作中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这样数学知识的价值、作用将会丢失。而通过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一系列生活问题,鼓励学生尝试利用习得知识进行探索和解决,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方法。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托教材知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帮助学生深入融合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使其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但是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切实树立与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方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负责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替代传统知识传授型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构建与现实生活所贴近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高效掌握与吸收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于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数学教师要对真实生活中能够体现数学知识、反映数学原理的数学现象进行密切关注,将隐藏性的数学教育资源挖掘出来,结合课堂教学主题与知识重点,巧妙融入教学实践当中,促使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得到增强。

数学教师革新教育观念后,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生活化教学技能,以便构建高效的生活化数学课堂。在具体实践中,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大胆探索与尝试,经常性反思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持续调整生活化教学模式,以便切实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主动观看、学习网络中的名师授课视频,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生活化教学经验,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应用于数学课堂当中,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二)整合利用生活化教育素材

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先要生活化处理教学内容,融合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的生活经验,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数学教材中虽然引入了较多的生活化案例,但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部分内容与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并不符合,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生活经验。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提前分析教材内容,将生活化素材全面挖掘出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改造、调整部分抽象的知识,以便推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在挖掘利用生活化素材时,数学教师需将小学生的注意力特征及兴趣喜好等综合纳入考虑范围,保证筛选出来的生活素材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不同学生具有差异化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及生活经验,为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提升需求,数学教师要尽量挖掘出不同类型的生活素材。

2.整合生活中的教学内容。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单单关注数学知识传授,也不能过于关注生活化形式,否则容易陷入误区之中,难以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科学整合数学知识与生活化形式,方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数学教师要科学筛选、整理收集到的各类生活素材,紧密融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一方面,数学知识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观察与发现,透过生活事物、案例等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速度、时间、路程”知识时,如果教师仅仅生硬地向学生讲解速度的定义,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将难以真正掌握。同时,数学课堂的枯燥性、抽象性也会显著增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真实的生活案例引入进来,用以辅助性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公交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每分钟所行走的路程进行分析。学生对这些生活场景较为熟悉,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消化。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现实生活,将针对性、适宜性的生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巧妙转化处理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数学教育与生活实际,改善数学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后,教师要将一些典型的生活问题引入进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以便同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目前,很多学生能够快速解答教师给出的例题,但面对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而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问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题目。

(三)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生活化理念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促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得到充分实现。

1.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是生活化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师可结合课堂待讲授的关键知识,将班级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营造起来,这样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够得到激活与利用,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其中,课堂导入是情境创设的主要实施环节,数学教师需改变过去直接导入新课知识的做法,有机联系数学新知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感受到新知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聚焦生活片段。片段、事件等组成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脑海中储存着很多记忆深刻的片段。教师要善于对生活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观察与分析,在新知导入时有效还原、再现这些经典片段。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知识时,教师可将风扇旋转、自行车车轮旋转等较为常见的生活事物引入进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事物的旋转特征。之后,鼓励学生总结其他印象较深的生活事物,用以提炼知识规律,总结知识本质。

其次,组织游戏活动。一些情境具有动态化特征,难以利用语言、图片等形式进行直接再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以便对生活场景进行生动再现。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可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拓展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在选择与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保证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主题。

2.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数学知识的抽象化、形象化特征明显,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效激活之后,还需要将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实施下去,引导学生由具体实物顺利过渡到抽象符号知识,在拓展学生学习深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知识教学为例,只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位,方可以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小棒等简单的材料,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代替计算题目。之后,借助具象模型帮助学生对数位概念进行深入体会。这样就经历了抽象—具体—半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设计生活化数学作业

过去数学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中,计算题目是主要的类型,不仅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作业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革数学作业的类型与形式,将生活化作业设计出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完成作业任务,在增强作业趣味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1.实践类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在趣味性的实践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教材中的实践练习活动利用起来,又可以与生活热点问题紧密联系。

2.发现类作业。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当学习过数学知识后,可鼓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类似事物、场景等进行探究和发现,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3.日记类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详细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等,在书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生活间的关联进行深刻感知,增强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坚持,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应对文字较多的应用型题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可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明确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优化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课堂各个环节全面体现生活化要求。为切实凸显生活化教学的价值,教师要经常性评价、反思生活化教学成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流程模式,以便持续改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柳.浅谈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读天下(综合),2020(5).

[2] 王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J].科技风,2019(19).

[3] 罗国银.浅析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读天下(综合),2019(14).

[4] 李晓琴.教学生活化 课堂互动化——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孩子天地,2020(9).

[5] 賈志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

作者简介:徐桂林(1969.12— ),女,汉族,甘肃兰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