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022-06-29 10:08吴卓琼黄洁丽吴义波洪晓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贝伐珠生存期单抗

吴卓琼 黄洁丽 吴义波 洪晓涛

肺癌在世界范围恶性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中都位列榜首,且呈逐步上涨趋势。原发性肺癌主要分为两个病理学亚型,包括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亚型,占比约为80%。临床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及生物免疫学治疗。对于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一般采取化疗方案治疗,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为提升患者生存率,临床积极尝试新型药物及化疗方案[1]。新型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贝伐珠单抗属于世界范围内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类药物,可结合VEGF所有异构体,通过对VEGF进行抑制实现治疗目的,欧美国家将其应用于临床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SCLC获得满意效果[2]。本次研究重点观察晚期NSCLC在常规化疗同时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的临床效果,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中筛选100例纳入研究,研究对象诊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20年3月。纳入标准:细胞学或病理结果确诊NSCLC,进展到晚期阶段;预计生存期>3个月;入组前未接受抗癌治疗。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侵犯重要血管或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肺鳞癌;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或过敏;存在化疗禁忌证。计算机随机、等额分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61.2±4.1)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标准。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治疗方案,知晓治疗的优势和不足,并于同意文件上签字确认。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前7 d开始补充叶酸(厂家: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658,规格:0.4 mg)1次/d,0.4 mg/次,化疗药物选择培美曲塞[厂家: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10,规格100 mg(以培美曲塞计)]+顺铂(厂家: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72,规格:100 ml∶100 mg)(肾功能较差可选卡铂),具体治疗方法为,治疗周期第1天给予培美曲塞静脉滴注,药物剂量标准为500 mg/m2,第1~3天给予顺铂静脉滴注,药物剂量标准为75 mg/m2(卡铂剂量标准为AUC=5)。化疗过程中需要遵照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复查,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是否实施升白细胞治疗,使用药物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23003),1次/d,0.9 mg/次。在化疗治疗同时,于治疗周期第1天起开始使用贝伐珠单抗[厂家:Roche Pharma (Schweiz) Ltd.;国药准字S20100024;规格:100 mg∶4 ml/支 ]治疗,静脉滴注给药,药物剂量为7.5 mg/m2。标准剂量药物注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0.9%)中混匀静脉滴注,第1次给药时滴注时间不短于90 min,后续给药滴注时间控制在30~60 min,每个周期使用 21 d。

对照组单独应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使用药物、剂量、具体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均和观察组一致。

1个疗程21 d,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患者随访6周,评价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参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目标病灶治疗后全部消失,维持时间不短于4周)、部分缓解(可测量病灶最大直径之和明显缩小,缩小程度不低于30%,4周内未有新病灶出现)、稳定(未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标准,但至少6周未有新病灶出现)及进展(可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增加超过20%,同时观察到新病灶出现)4个等级。客观缓解率为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和稳定率之和[3]。

汇总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皮疹、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血小板降低、出血及粒细胞降低。

汇总两组无进展生存期[首次化疗和有客观证据表明疾病进展(可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增加超过20%,同时观察到新病灶出现)]及中位生存时间(MST)。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6周时客观缓解率对比

两组疾病客观缓解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随访6周时客观缓解率对比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3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MST对比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MST比较,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MST对比[个月,(±s)]

表3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MST对比[个月,(±s)]

组别 无进展生存时间 MST观察组(n=50) 4.69±1.87 13.23±2.16对照组(n=50) 1.78±0.20 11.40±1.77 t值 10.941 4.634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原发性肺癌属于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类型,每年约有150万人次新发病例。现阶段我国肺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疾病排名第一,每年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约为78.7万人次及63.1万人次。肺癌患者中,约有80%为非小细胞肺癌。由于疾病早期并不具备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确诊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存有明显临床表现或是体检中发现异常,就诊时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存在淋巴结或是远端脏器转移,不具备手术治疗价值,五年生存率低于15%,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4]。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NSCLC,临床发病率较高约为80%,且患者预后不理想,根治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不足25%,在恶性肿瘤疾病中致死率远超其他癌症[5]。疾病发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胸部胀痛、咳嗽及痰血等症状,而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疲乏、体重下降及食欲缺乏等反应。对于晚期患者来说综合化疗方案是有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法[6]。目前针对疾病,尚无化疗治疗标准方案。临床中推荐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细菌毒性药物进行联合化疗,综合化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7]。由于细胞毒性药物具有靶向性不足等缺点,治疗过程中会对正常组织和细胞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降低患者免疫能力,毒副作用明显,部分患者耐受并不理想,也会影响疾病整体治疗效果[8]。因此临床中积极探索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期提升晚期NSCLC疾病控制效果。

现阶段,临床中对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临床中应用的多种靶向治疗药物获得了满意效果,显著提升了恶性肿瘤疾病治疗及控制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产生、发展和疾病预后具有密切关联[9]。多项研究证实,在肺癌、胃癌、血管内肉瘤、胃肠道肿瘤及妇科肿瘤中VEGF多为高表达状态,因此肿瘤治疗时可将其作为治疗靶点[10]。贝伐珠单抗是世界范围内首例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属于VEGF抑制类药物。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药物以VEGF作为靶点,对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进行有效抑制,同时可显著提升血管通透性,对肿瘤新血管生成发挥积极的抑制和阻断效用,阻断肿瘤细胞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实现治疗目的[11-12]。贝伐珠单抗属于血管生成拮抗类药物,虽然针对恶性肿瘤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但是也会引发肿瘤外靶标效应,累及机体多器官的血管系统,导致发生副反应。其主要不良反应和常规化疗较为相似,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等,一般情况下进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有效缓解。其引发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出血、血栓、高血压和蛋白尿等。出血也为本药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会引发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出血甚至是急性肺咯血,其原因主要是药物或对血管内皮生长抑制活性进行有效抑制,进而明显提升微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鉴于此,临床用药时,需要密切关注患儿耐受程度,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提升药物使用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疾病客观缓解率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MST比较,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总体效果优于单独化疗,可提升疾病控制效率,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本次用药较为合理,能够有效降低相关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中对精准医疗的概念重视度不断提升,不管是手术或是化疗治疗,在精准治疗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鉴于此,本次选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控制疾病进展,延长存活时间,且治疗安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临床意义显著,值得重视及借鉴。

猜你喜欢
贝伐珠生存期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和预后分析*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对大理白族地区大肠癌合并血吸虫感染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贝伐珠单抗与顺铂、5—FU不同时序给药方式对胃癌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