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葡萄素通过核转录因子-κB通路调控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和凋亡

2022-07-01 09:48蔡美红刘向东龙剑文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周期通路

蔡美红,刘向东,龙剑文

(1.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黑色素瘤是常见的皮肤肿瘤,并以其较高的转 移率,死亡率和治疗抵抗而闻名[1]。早期黑色素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患者存活率较前提高,且随着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法的开发,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也有明显改善[2],但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预后仍然较差[3]。因此,有必要为临床研究寻找新的潜在治疗药物。蛇葡萄素,又称二氢杨梅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从蛇葡萄茎叶中分离得到,有多种药理特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疲劳、抗癌[4],见图1A。最近的研究表明,蛇葡萄素可以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增殖[5-6]。但是,蛇葡萄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蛇葡萄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利用蛇葡萄素治疗人黑色素瘤的可能机制。

图1 蛇葡萄素的结构式及对A375细胞增殖和NF-κB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蛇葡萄素(纯度>98%)购自广州伟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用抗体主要有Bax抗体、Bcl-2抗体、Cleaved-caspase-3抗体、Cyclin D1抗体、CDK4抗体、NF-κB 抗体、p65抗体、IκBα 抗体、p-IκBα 抗体均购自美国Cell Signal Technology公司。PMA购买于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Annexin-V/PI凋亡检测试剂盒购置于美国BD公司。荧光显微镜购置于日本Olympus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取人黑素瘤A375细胞,于37℃、5% CO2,在含有 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U/mL)及链霉素(100 mg/L)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正常黑素细胞取自于健康男性包皮[7],在含有细胞生长添加成分(HMGS)的M254培养基中培养,采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免疫组化染色法,证实其纯度超过95%。

1.2.2 蛇葡萄素对正常黑素细胞生长的影响 正常黑素细胞消化后,按5×104/孔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24h,实验分为只含有培养基和CCK-8的空白组、终浓度分别为 0(对照组)、5、10、25、50、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每组6孔,培养48 h后,加入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10 μL,待培养液显色后,用酶标仪测各孔450 nm波长的吸光度,以细胞的存活率代表细胞的增殖程度。计算公式为:细胞的存活率(%)=[(A1-A3)/(A2-A3)]×100%。A1:实验组;A2:对照组;A3:只含有培养基和CCK-8空白组。

1.2.3 蛇葡萄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取对数生长期A375细胞消化后,于96孔板中培养 24 h,实验分为 0、25、50、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及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200 nmol/L PMA组,各组培养48 h后,加入CCK-8 10 μL,待培养液显色,用酶标仪测各孔450 nm波长的吸光度。

1.2.4 Hoechst 33258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 将5×104/L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接种在6孔板(每孔 2 mL)中培养 24 h 后,实验分为 0、25、50、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及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200 nmol/L PMA组。在37℃下,各组培养48 h后,磷酸盐缓冲液(PBS)洗2遍,然后用4%甲醛固定10 min,PBS洗涤细胞,在37℃下,用Hoechst 33258(10 mg/L)染色1 h,然后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查。

1.2.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实验分为0、25、50、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及 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200 nmol/L PMA组,细胞处理48 h后,1 000转/min(半径为20 cm)离心5 min后弃上清液,室温下PBS洗涤2次,收集细胞,加入结合缓冲液,重新悬浮细胞,调整细胞浓度。随后,添加5 μL Annexin V-FITC 和 5 μL PI,并在黑暗中培养 15 min,于 1 h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1.2.6 流式细胞仪检测A375细胞周期变化 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以5.0×104/L的浓度接种在6孔板中,然后隔夜培养。实验分为 0、25、50、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及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200 nmol/L PMA组,37℃,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并用预冷PBS洗涤2次。4℃,在70%乙醇中固定过夜,并用PI和 RNase A 溶液(5 μg/mL PI和 0.5 μg/μL RNase A)避光染色30 min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DNA含量。

1.2.7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蛋白含量 实验分为 0、25、50、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及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200 nmol/L PMA组,37℃,细胞培养48 h,收集细胞,PBS洗涤,冰上裂解 30 min,4℃ 12 000转/min(半径 20 cm)离心20 min,收集上清并用BCA法定量。用10%SDSPAGE分离蛋白并转移到PVDF膜上,PBS洗膜,5%脱脂牛奶在室温下封闭l h。在4℃下用一抗体孵育过夜,随后,用PBS洗涤膜3次,并加入HRP结合的二抗在室温下孵育2 h;洗膜;使用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显示蛋白质条带,并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校正。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蛇葡萄素对正常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 对照组黑素细胞存活率为(97.78±2.27)%,5、10、25、50、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分别为(97.01±1.20)%、(97.56±1.75)%、(97.52±2.59)%,(96.23±2.07)%、(95.46±2.42)%,6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P>0.05)。因此选定蛇葡萄素的工作浓度为25、50、100 μmol/L,对照组浓度为 0 μmol/L。

2.2 蛇葡萄素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 不同浓度蛇葡萄素组中,A375细胞存活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57,P<0.01),正常对照组 A375 细胞存活率高于 25 μmol/L蛇葡萄素组、25 μmol/L蛇葡萄素组高于50 μmol/L蛇葡萄素组、50 μmol/L蛇葡萄素组高于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2.40、23.78、29.98,P<0.05)。但加用 NF-κB通路的活化剂200 nmol/L佛波醇脂(PMA)处理后,与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组比较,A375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q=12.26,P<0.01)。见图1B。

2.3 蛇葡萄素抑制了NF-κB通路的活化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A375细胞中,各浓度蛇葡萄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 IκBα 的表达(q=8.08、24.80、54.83,P<0.01),但显著抑制了 p-IκBα 的表达(q=20.15、37.36、54.16,P<0.05)。 p65 在胞浆中的表达升高(q=8.94、15.72、22.57,P<0.01),而核内表达明显降低(q=13.26、24.90、33.47,P<0.05),说明蛇葡萄素抑制了p65向细胞核的转移。但加用NF-κB通路的活化剂200 nmol/L PMA处理后,与100 μmol/L蛇葡萄素组组比较,A375细胞内IκBα的表达明显下降(q=50.19,P<0.01),p-IκBα 的表达明显提高(q=22.75,P<0.01),p65 在胞浆中的表达降低(q=14.77,P<0.01),而核内表达增加(q=14.90,P<0.05),说明PMA削弱了蛇葡萄素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见图1。

2.4 蛇葡萄素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通路的活化诱导A375细胞凋亡 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蛇葡萄素(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 μmol/L)处理 A375 细胞 48 h 后,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 (16.76±1.92)%、(30.04±2.28)%、(40.72±2.18)%,同正常对照组(7.21±1.42)%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2.61,P<0.01),加用200 nmol/L PMA处理后,细胞总凋亡率为(19.73±2.59)%,较100nmol/L蛇葡萄素组明显降低(q=24.32,P<0.01)。见图2A、C。同时,WB检测了各浓度蛇葡萄素对A375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的蛇葡萄素增强了Cleaved-caspase-3和 Bax 的表达(F=73.96,P<0.01;F=54.78,P<0.01),而降低了凋亡抑制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F=82.87,P<0.01),而与 100 μmol/L 蛇葡萄素组比较,200 nmol/L PMA处理抑制了蛇葡萄素的上述效应(q=15.19,P<0.01;q=14.59,P<0.01;q=6.83,P<0.01)。见图2D、E。

图2 蛇葡萄素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通路的活化诱导A375细胞凋亡

2.5 观察A375细胞凋亡形态 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正常对照组中的A375细胞饱满,呈现均匀蓝色荧光;而在各浓度蛇葡萄素处理组中细胞明显皱缩,细胞核中可见浓染的荧光颗粒。见图2B。

2.6 蛇葡萄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阻滞A375细胞周期于G0/G1期 不同浓度蛇葡萄素组中,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10,P<0.01)。正常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低于25 nmol/L蛇葡萄素组、25 nmol/L蛇葡萄素组明显低于50nmol/L蛇葡萄素组、50nmol/L蛇葡萄素组明显低于100 nmol/L蛇葡萄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11、11.83、18.08,P<0.01)。而与100 nmol/L蛇葡萄素组比较,200 nmol/L PMA处理削弱了蛇葡萄素对A375细胞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q=10.46,P<0.01)。见图3A、B。同时,笔者进一步检测了蛇葡萄素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蛇葡萄素明显抑制了 CyclinD1(F=207.57,P<0.01),CDK4(F=301.07,P<0.01)的表达,而与 100 nmol/L蛇葡萄素组比较,200 nmol/L PMA处理削弱了蛇葡萄素对Cyclin D1和CDK4表达的抑制作用(q=5.71,P<0.01;q=8.06,P<0.01),见图3C、D。

图3 蛇葡萄素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通路阻滞A375细胞细胞周期于G0/G1期

3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有侵袭性,其发病率在过去30年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尽管近年来在改善黑色素瘤预后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机会仍然很低。对于Ⅳ期黑色素瘤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9%~28%[8]。肿瘤转移和缺乏有效药物是导致总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那么发现新的药物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已成当务之急。天然中草药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癌症治疗的常用药物[9]。蛇葡萄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物质,存在于葡萄中,浆果、蔬菜、香草等植物中。蛇葡萄素有抗疲劳、抗炎、抗肿瘤、保肝、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物活性[10]。在笔者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蛇葡萄素对正常人黑色素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同时,笔者发现,蛇葡萄素在体外能显著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增殖,并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

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NF-κB蛋白主要由异二聚体p50/p65构成。NF-κB通路活化主要通过磷酸化抑制分子IκBα,并导致其降解,进而释放胞浆二聚体NF-κB p65/p50[11]。NF-κB调节细胞功能最基本的亚单位是p65。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NF-κB p65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产生生物学活性[12]。因此,检测NF-κB p65核蛋白可以指示NF-kB的活化程度。实验结果显示,蛇葡萄素明显促进了IκBα 的表达,明显降低了 p-IκBα 的含量,减少了NF-κB p65的核转位,抑制了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NF-κB通路的活化。

研究表明NF-κB通路活化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发生[13]。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已经证实,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可以促进胃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的凋亡[14-16]。Bcl-2蛋白家族,包括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在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Bcl-2/Bax蛋白比值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17]。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8]。Bax在细胞死亡刺激信号作用下向线粒体迁移,引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相关事件的级联反应,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19]。而后,Caspase-9被激活,促进Caspase-3的活化,导致细胞发生凋亡[20]。在本研究中,蛇葡萄素促进了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表达,而抑制了Bcl-2的表达,表明蛇葡萄素通过内源性途径促进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

NF-κB能参与Cyclin D1等多种细胞周期蛋白的转录,进而调控细胞周期[21]。而细胞周期失调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过程是抑制肿瘤生长和发展的有效治疗策略。细胞周期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与肿瘤细胞周期关系密切[22]。CDKs是细胞周期机制的重要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周期从一个阶段向下一阶段的发展[23]。细胞周期蛋白和CDK活性异常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失调,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选择性生长[24]。细胞周期蛋白D1作为G1检查点的关键介质,主要在G1期早期表达。而后,Cyclin D1/CDK4的活性复合体靶向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并将其磷酸化,从而释放可激活G1/S期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E2F,使细胞周期通过G1/S期[25]。在本研究中,蛇葡萄素通过抑制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综上所述,笔者证实了蛇葡萄素通过NF-κB通路调控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和凋亡,抑制A375细胞增殖,为合理利用蛇葡萄素防治恶性黑色素瘤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黑色素瘤细胞周期通路
DJ-1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改进TF-IDF算法的基因通路富集方法
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植物细胞周期如何“刹车”?
澳大利亚的“国民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单一类型感染和多重感染对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抗凋亡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细胞增殖(第二课时)”说课稿
哪些“痣”得治
孕期黑色素瘤患者死亡率比常人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