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在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发病中的研究

2022-07-01 09:48韩洋洋杨丹琦王剑锋高晓莉冯冬梅周向昭
关键词:亚群淋巴细胞血清

韩洋洋,杨丹琦,王剑锋,高晓莉,冯冬梅,周向昭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的慢性光谱性疾病,有慢性光敏感特点[1],近几年该病呈现增多趋势。该病顽固难治易反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该病与T细胞功能障碍、小鼠肺上皮细胞1(Tc1)/Tc2失衡密切相关[2],其病情的严重的程度是否与E-选择素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对48例C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E-选择素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CAD免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我院确诊的CAD患者48例,年龄35~73岁,平均(59.43±10.36)岁,病程 1个月~15年。本组病例纳入标准符合Norris和Hawk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持久性皮炎或湿疹样皮损,持续3个月以上并逐渐加重,可伴有浸润性丘疹及斑块。本组患者对中波紫外线(UVB)和/或长波紫外线(UVA)异常敏感。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抗组胺类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患者。设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36~65岁,平均(35±55)岁。全部患者检测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2组成熟T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CD3+CD4+/CD3+CD8+比值,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CD4-FITC/CD8-PE/CD3-PE-Cy5,由美国Bcckman-Coulter公司提供;FC-500流式细胞,美国Bcckman-Coulter公司生产。采用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组外周血E-选择素。ELISA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 CD3+CD4+、CD3+CD4+/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 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s)

表1 2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CD3+ CD3+CD4+ CD3+CD8+ CD3+CD4+/CD3+CD8+观察者 48 56.16±10.21 31.22±6.54*30.67±13.79* 1.23±0.46*对照组 30 66.88±3.10 40.16±3.89 24.19±3.65 1.69±0.21

2.2 2组E-选择素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血清E-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E-选择素检测结果比较 (±s)

表2 2组E-选择素检测结果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E-selection观察组 48 56.16±10.21*对照组 30 66.88±3.10 t P 4.662 0.012

3 讨论

CAD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光生物学特点,将持久性光反应、光化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综合症、光敏性湿疹、光敏性皮炎作为CAD这种综合征的不同分型[4]。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以面、颈、双手等曝光部位的红斑、丘疹、结节伴瘙痒、部分患者有湿疹样表现。

Kim等[5]认为该病与光线加重或促发相关联,细胞免疫在该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T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Tc1/Tc2比值的平衡,决定机体免疫调控状态及水平,Tc1/Tc2比值失衡,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另有研究表明,在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进展期,通常可见T淋巴细胞,且应用T淋巴细胞免疫调控药物治疗疗效显著,亦证实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CAD发病关系密切[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CD3+CD4+、CD3+CD4+/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CAD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h/Tc比例失衡,提示T细胞活化增多介导CAD的发生与发展。

E-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之一,静息时仅表达在内皮细胞上,其在淋巴细胞向炎性反应部位聚集过程中是一个组织特异性的“归巢”受体,当内皮细胞受到炎性因子刺激时,可以从细胞表面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黏附分子的可溶形态可在循环中检出。E-选择素参与多种免疫紊乱性疾病的发生,如特应性皮炎(A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银屑病、系统性硬皮病等疾病,有试验表明,上述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并且其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E-选择素引起的炎性反应有关,测定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浓度可以判断疾病的程度[7]。笔者进一步对CAD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探讨E-选择素在C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研究发现,E-选择素在CAD患者血液中的高表达,因此,可溶性E-选择素可被认为作为监视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CAD观察组CD3+CD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CD3+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AD是由CD8+T细胞所介导的类似经典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应证。同时可以看出CAD观察组CD3+CD4+/CD3+CD8+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h/Tc比值处于不平衡状态,Tc细胞活化增多并介导CAD的发生与发展。观察组血清E-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E-选择素在CAD发病中有一定意义及价值,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者是否共同促进了CAD患者皮损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需要就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亚群淋巴细胞血清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应用价值中的研究进展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检测及情况分析
保卫人体的巡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