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1例

2022-07-01 09:48路荣周立奉
关键词:角质皮损孢子

路荣,周立奉

(解放军第九四二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主因胸背部、颈部毛囊性黑色丘疹2年,于2020年6月来我院就诊。就诊前2年,患者前胸、背部、颈部开始出现针头大黑色丘疹,类似黑头粉刺,无任何不适,未诊治,类似皮疹逐渐增多,遂就诊。询问病史,既往体健,否认遗传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近2年因职业关系,运动量大,基本每天出汗,同时大约2年前开始,双乳周围、脐周围及双小腿出现毛发并逐渐增多。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前胸、后背、颈部分布大量黑色毛囊性丘疹,中央有1个扩张孔,内有黑色角质栓,角质栓内见簇状毳毛,皮疹呈弥漫性、均一性、对称性分布,后背皮疹最为明显,双乳周围、脐周围及双小腿毛发明显增多、色黑、细长,见图1、2。挤出角质栓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簇状毳毛呈扫帚样分布,见图3,挤出的角质栓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后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毳毛呈拉面状分布,见图4。切除单个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角栓周围分布多个毛基质,见图5。PAS染色示:毛囊内及毛囊周围可见大量孢子,见图6。诊断: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治疗:因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患者拒绝药物治疗,嘱其局部用黏性胶带黏除。失访。

图1 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背部皮损;图2 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双小腿毛发;图3 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角质栓中毳毛(显微镜×40);图4 氢氧化钾溶解后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角质栓中毳毛(显微镜×40)

图5 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组织病理图

图6 小棘毛壅病伴局部获得性毳毛增多症患者组织病理图

2 讨论

小棘毛壅病是由于毛囊口角化过度,毛囊角栓形成,多个休止期毳毛潴留在毛囊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报道提示可能有遗传易感性[1],系统性疾病、外在刺激、环境因素以及微生物感染,如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孢子菌也可能参与本病的发生,好发于年龄较大者,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很少发生在颈部和面颊[2:1348-1349],有发生在眼睑、头皮、腋窝等少见部位的报道[3],每个皮损中有5~25根毳毛成一簇。目前本病国内报道不多。本病主要和黑头粉刺相鉴别,可用毛囊角栓在显微镜下快速而简便的予以鉴别[4]。获得性毳毛增多症病因不清,部分合并或继发内脏肿瘤[2:1350]。本例患者有以下特点:①青年男性,20岁左右发病,发病始于大量运动出汗后;②皮损除了分布在前胸、后背外,还累及到颈部;③皮损以易出汗部位为重(后背);④局部伴有明显多毛症(双乳周围、脐周围、双小腿);⑤无家族性发病史;⑥单簇毳毛含有毳毛的数量大(单簇远>25根)⑦毛囊内部及毛囊周围可见大量糠秕孢子菌。临床少见。由病史、症状、体征及病理检查可做如下推测:患者属易感体质,正值青春发育期,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加之大量运动导致频繁出汗,过多的汗液利于糠秕孢子菌寄生和繁殖,而糠秕孢子菌作为重要的促发因素诱发了本病,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角质皮损孢子
8例AIDS相关难治性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鲸吞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翻新肤色“角质”大扫除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角质攻防战即刻拥有完美肤色
制作孢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