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22-07-03 12:33覃海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覃海龙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初中物理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初中物理教师将“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机融合在物理教学中,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思维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物理素养。因而,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实践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有机融入生活教育理念,有助于更好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实践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1.生活化教学的优点

生活化教学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该理念提倡将教学回归于日常生活,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事物,来提高教学的代入感。根据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于传统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代入感,让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在生活化模式下,可以为初中物理学科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完善“理论+实践”的教学环节。以此为基础,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防止学生的物理思维停留在习题的层面。

(3)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初中物理学科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维度。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传授,在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上明显不足。而生活化教学则截然不同,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更好的开展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哪些重要的帮助作用。这可以弥补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生活化教学的模式

一般来讲,生活化教学有两个主要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虚拟式教学,这也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主要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针对某个生活中的场景或问题,所构建出的以假乱真的教学情境。对于虚拟式教学而言,其关键点在于情境的真实感,是否能为学生带来引人入胜的感觉。因此,虚拟的生活化教学,十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水平。在当前,通过电子白板、VR等技术构建的虚拟生活场景,通常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其次为真实的生活化教学,有些教师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从社会中的真实场景中来挖掘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深入思考。例如研修旅行或实训基地学习等等。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预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致

生活化教学的高效落实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探索过程,教师首先要遵循兴趣引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当前,教师预设生活情境主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进行。通过展示贴近日常生活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入一些学习话题,以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学校的教学硬件比较优秀,能支持更为先进的数字教学。教师也可以尝试将VR导入到物理课堂,借助能以假乱真的虚拟技术,为学生营造最为真实的生活化体验。

比如教师在教学“噪声及其控制”时,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播放工厂、汽车、音响、鞭炮、修路等不同性质的噪音,构建真实性的噪音环境。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听到这些噪音时,产生了哪些不舒服的感受。由噪音情境导入课程,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情况下,不仅能直观认识到噪音对生活的不良影响,也会对噪音的防治方法产生良好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VR情境教学,继续为学生带来学习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探究物理奥秘。譬如,在屏幕上列举多种减轻噪音的方法:多植树、戴耳麦、树立禁音标识等等。并让学生对以上情景内容进行判断,这些方式为什么能起到减缓噪音的作用?其中体现了什么样的原理?由此,先借由情境模拟生活体验,导入教学课程。再通过情境来引入悬念,让学生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探究新知识,可以让生活化教学做到层层递进,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2.设置生活问题,引導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教学某些不易理解的物理概念时,可以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设置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关于问题的设置,大多在两个阶段进行:其一为教学新知时,通过由简到难地布置思考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其二为复习旧知时,教师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到生活问题之中,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梳理学习过的物理概念。这有助于学生将脑海中的知识碎片统筹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识体系。

以旧知识复习为例,在复习阶段,针对“物体运动”“摩擦力”“杠杆”“动能与势能”等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自行车”作为问题的主体,将这些物理知识逐一串联在一起。譬如,①在自行车上的轮胎上,为什么要设计出参差不齐的花纹?自行车前行和刹车的原理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②为什么骑自行车会感觉比较省力?在自行车上有哪些结构起到了省力的作用?这里的问题主要考察“杠杆”的知识点。③如果在自行车后座上放上重物,为什么骑起来感觉费力了?这里考察的是“压强与摩擦力”的综合应用。④当骑自行车的人看到前方有状况,突然急刹车时,为什么后轮会出现跳动的情况,这个问题询问的是“惯性”现象。以此类推,教师由一个常见的生活事物,引入各种各样的物理问题,将物理知识点归纳为一个整体。这不仅能对学生的总结学习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也能在学生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

3.融合生活实验,丰富学生探究思路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融合生活实验,既能促进生活化教学的落实,也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思路。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随机取材,将熟悉的事物转化为有趣的实验课程,作为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如眼镜、水壶、气球、橡皮泥、易拉罐、硬纸壳等等,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可以就地选用。不仅经济实惠,带来的实验教学也十分贴地气。由此,学生通过这一类生活化实验,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物理教学也成功脱离了教材的束缚,变的更加多元化。

随着生活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通过细化、具体、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用可操作的实验展示真实的情境,充分体现了生活物理教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创新性”。教研组运用改进版的学习行为与状态观察表进行课堂研究,探索学生状态与行为表现,实践“以学定教”的生活物理教学。将理论化教研与实践化教学相结合,实现了物理课程教学的双增长。

参考文献:

[1]徐连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20(13).

[2]于同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