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7-28 03:00史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隐匿性包皮阴茎

史川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阴茎体发育尚正常,但阴茎埋藏于耻骨上脂肪垫处的泌尿外科疾病,由于阴茎体未有效显露,因此易对男性的排尿造成一定影响,致其尿线乱撒,影响龟头处清洁,会增加尿路感染、包皮龟头炎等病症的发病率,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隐匿性阴茎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改善阴茎体显露情况[1,2]。临床治疗中,小儿隐匿性阴茎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扩大包皮口,达到改善阴茎体显露状态的治疗目的。手术治疗中,Brisson术最为常见,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针对Brisson术、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术在小儿隐匿性阴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小儿隐匿性阴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03±1.72)岁;对照组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07±1.7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参考《现代实用儿科诊疗指南》[3],患儿均符合小儿隐匿性阴茎诊疗标准;②患儿年龄均为2~12岁;③患儿均符合下述诊断标准,阴茎外观短小、阴茎体正常且隐匿在皮下、用手推挤阴茎根部皮肤能触及正常阴茎体但松手后阴茎体迅速回缩;④患儿均在家属陪同及签字同意下参与。排除标准:①患儿有手术禁忌证;②患儿阴茎体表外长度>1.5 cm;③患儿存在睾丸发育异常、排尿异常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气管全身麻醉。

观察组行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治疗:患儿术中取仰卧位,包皮外口腹侧剪开狭窄环显露阴茎头,剥离包皮与阴茎头粘连部分,牵引龟头,环切包皮内板距冠状沟5~8 mm处,将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充分游离阴茎背侧达耻骨下阴茎悬韧带浅层,腹侧达尿道球部,彻底切除阴茎Bucks筋膜表面发育异常的纤维肉膜组织,用4-0可吸收线缝合阴茎背侧10点和2点的阴茎根部白膜和耻骨前筋膜,4-0可吸收线在背侧10点、2点和腹侧4点、8点处缝合阴茎根部皮肤与阴茎白膜,注意避免损伤Bucks筋膜内1点和11点的血管神经束以及阴茎两侧的精索。将包皮还纳至阴茎体,修剪包皮内板多余部分,包皮系带处一般较肥厚,剪除肥厚的系带,重新成形系带,环形吻合内外板包皮,在阴茎腹侧行类似蹼状阴茎的倒“V”形切口,修剪阴囊角的皮肤及内膜,将阴茎皮肤平整的覆盖阴茎体延长原阴茎长度,于阴茎根部腹侧沿阴茎皮肤与阴囊皮肤交界处根据实际情况,行直接缝合或倒“Y”形或“Z”形缝合,阴茎根部两侧切开的长度以阴茎根部包皮的剩余宽度稍大于阴茎根部的周径为宜,以利于最终阴茎皮肤覆盖。术后阴茎加压包扎,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于部分阴茎脱套不满意的患儿,可在缝合前在阴茎腹侧先行倒“V”形切口,从该切口将阴茎拖出,充分游离阴茎背侧及腹侧,更好显露阴茎体。

对照组行常规Brisson手术治疗。患儿取仰卧体位,扩张包皮口,同样于阴茎腹侧正中线剪开包皮至阴茎根部,牵引龟头,使阴茎头处于完全暴露状态。距离冠状沟5~8 mm环切包皮内板,沿Bucks筋膜表面脱套至阴茎根部,对阴茎根部两侧包皮进行固定,修剪皮瓣,缝合创面,加压包扎,术后适当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间、包皮水肿消退时间、术后创伤愈合时间、阴茎外观评分)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的随访情况。阴茎外观评分共计10分,分数与阴茎外观良好程度呈正相关。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随访情况,统计不同时间预后良好的患儿人数,预后良好指包皮水肿完全消退,创伤恢复良好,无感染等问题,阴茎外观恢复良好,包皮覆盖情况、阴茎暴露情况等均有显著改善,且在跟踪随访中,未出现阴茎回缩等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50.03±9.87)min与对照组的(47.84±8.99)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皮水肿消退时间(11.09±2.74)d、术后创伤愈合时间(4.02±0.94)d均短于对照组的(27.74±3.88)、(7.18±1.03)d,阴茎外观评分(7.39±1.04)分高于对照组的(4.58±1.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随访1、2周各80例,术后1个月各76例,术后3个月各72例,术后6个月各68例,术后1年各58例,术后2年各47例。观察组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预后良好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是指因先天发育因素引起的阴茎显露不佳,由于肉膜直接附着于阴茎体的远端而且发育不良,形成了纤维索带从而限制了阴茎外露。虽然阴茎体发育正常,但阴茎的显露不良,会增加尿路感染、包皮龟头炎等病症的发生几率,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若小儿存在阴茎显露不佳等问题,家属需及时将其送至医院就医,一旦确诊为隐匿性阴茎,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改善阴茎显露问题[4,5]。

临床治疗中,隐匿性阴茎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如较常见的常规Brisson手术治疗方式,此手术治疗方式可通过扩大包皮口,切开包皮,切除肉膜组织,达到改善阴茎显露问题的治疗目的[6,7]。但就实际治疗情况而言,此手术治疗方式仍有诸多问题,如包皮水肿消退时间较长,所需创伤愈合时间较长,腹侧包皮覆盖问题等。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隐匿性阴茎患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拟将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治疗方式应用到此类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50.03±9.87)min与对照组的(47.84±8.99)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皮水肿消退时间(11.09±2.74)d、术后创伤愈合时 间(4.02±0.94)d均短于对照组的(27.74±3.88)、(7.18±1.03)d,阴茎外观评分(7.39±1.04)分高于对照组的(4.58±1.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倒“V”型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治疗方式能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这主要是由于:①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更容易进行术中缝合。与常规Brisson术中转移皮瓣的缝合相比,先缝合包皮环切口,再行倒“V”形切口,更利于阴茎腹侧包皮覆盖和缝合。②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术更利于包皮水肿的消退。由于改良Brisson术对包皮没有较大的转移,外形类似包皮环切术,包皮无顽固性水肿,水肿消退快。③对于脱套不充分的,可从倒“V”形切口处,牵拉并切除筋膜、肉膜组织,术后更利于浅筋膜组织、包皮在阴茎体处的附着,能帮助患儿达到更好的阴茎显露效果。同时倒“V”形切口可以让浅筋膜组织、包皮良好的附着,对阴茎外观改善效果的正面影响也更大,能有效提升患儿阴茎的外观评分,对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生活状态的恢复有积极影响。④在预后方面,观察组在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术能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这主要是由于改良Brisson术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包皮水肿消退时间、术后创伤愈合时间,使患儿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且改良术中两侧耻骨前筋膜、白膜的有效缝合固定,能降低阴茎回缩等问题的发生几率,避免患儿术后存在阴茎再次隐匿于皮下等问题,对提升患儿整体的手术疗效、预后效果有重要意义。⑤在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发现术后伤口及龟头分离创面可见较多的分泌物,可增加感染几率及包皮坏死的发生,单纯碘伏清洗改善不佳,本院使用了胰蛋白酶外敷伤口及龟头创面,可大大减少分泌物的产生,使创面干爽,降低了感染的几率。

综上所述,将倒“V”形切口改良Brisson手术治疗方式应用到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治疗中,能提升患儿的手术疗效,使患儿在更短时间内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隐匿性包皮阴茎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男性包皮过长有什么影响
隐匿性阴茎如何诊治
包皮那点事,割还是不割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隐匿性”描写的参悟
阴茎弯曲会闪性福的“腰”
论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内涵的解读
怎样才算包皮过长?
常穿牛仔裤 阴茎易弯曲
女性也有包皮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