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转型下关中乡村宅院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2022-10-25 08:25闫思育李志民杨豪中
华中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门房手工业宅院

杨 丹 闫思育 李志民 杨豪中

1 研究背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一切乡村问题的前提[1]。手工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和国民乡村消费需求渐成趋势,正积极与旅游业融合转型。事实上,纵使面临新发展契机,我国乡村手工业在遭遇城市工业强势竞争和乡村文化失语重创后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链条短、融合层次浅等问题。2020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里指出,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二三产业应是加快引导手工业转型升级的策略重点。乡村宅院作为手工生产的主要物质空间载体,其空间环境与手工业发展互促互进,研究乡村手工生产转型下的宅院空间特征,对推动手工业深层次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对乡村手工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社会学、经济学[2-4]等专业对乡村手工业的兴衰演变、转型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艺术学[5-7]等专业从传统手工业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重新认识和发掘手工艺文化、社会价值。对应手工业空间研究方面,建筑学领域诸多学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乡村空间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付历英[8]提出了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模式并以安塞县为实践案例进行论证。左玉兰[9]、靳颖超[10]探讨了非物质文化对村落演变的作用和结构演变的重要特征。杨晓玫、李妍超、张俪莹[11-15]探讨了六营村、北张村、皂角树村等村落空间环境与手工艺制作协调保护方法及改造策略。任春雨[16]探讨了乡村传统手工作坊更新保护。部分学者从产业复兴、转型视角提出生产空间再利用设计方法或模式。陈景衡[17]从推动陈炉古镇制陶业转型视角探讨了通过设计重构空间单元整合生产、生活、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要素的新方法。徐甜甜[18]以松阳乡村实践项目为例总结了乡村手工业工坊建筑设计方法。朱子砚[19]提出了乡村传统手工业工坊转型利用的三种模式并从运营方式、功能定位、空间场所营造等方面归纳对应的改造手法。然而,从空间类型来说,建筑学领域更偏重于乡村手工业公共空间的研究,而对于宅院生产空间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聚焦关中地区,探讨关中乡村手工生产宅院的空间优化策略。

2 关中乡村手工业分类与调研对象选取

通过梳理关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依据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分类,可将关中地区手工艺分为纺染织绣、服饰制作、雕刻塑造等11大类,西秦刺绣、南可手织布、九龙木雕等55小类。现存手工艺村镇100余个,主要聚集在宝鸡、西安、渭南三市(图1)。

图1 关中手工业村落分布图

田野调研得知,大部分手工艺村落仅剩零星农户通过手工生产补贴家用,且传统生产流程已被简化,丧失了原汁原味。仅少数村落手工业经历时代淘沙仍稳步发展,逐步向旅游业融合。此部分手工生产农户基本不再从事农作物耕作,手工收入占家庭年收入80%~100%,生产内容从产品制作衍生到体验、教学等旅游服务,售卖形式从店面零售延伸到网络销售。

因手工技艺内容不同,宅院生产空间也有所区别,依据空间类型将手工生产分为三类:①开敞空间型;②专有空间型;③多空间复合型。开敞空间型手工生产无专有空间,多在宅前、过厅、院落等开敞空间进行,工艺自由度较大。专有空间型手工生产因技艺流程对物质空间环境要求较高,多在门房、厦房配有独立的室内生产场所,但仍有小部分工艺向院落外溢。多空间复合型手工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且有极强的操作顺序,需在院落和建筑多个空间中进行。

选取活力较好的上述类型手工业村镇——凤翔六营村、渭南尧头村、耀州陈炉镇为重点调研案例,分别选取3户手工生产发展程度不一的典型户进行测绘、访谈与观察记录(表1)。

表1 关中典型手工业乡村与生产户类型选取

3 空间特征

3.1 空间构成与生产生活组织

当下关中平原地区乡村宅院仍延续着传统“窄院”肌理,宅基面宽小进深大,建筑沿纵深方向依次布置门房、厦房、上房并将院落划分成前院、后院,院落与建筑通过门厅、侧廊以及檐下空间等过渡空间相接。随着农业生产逐渐从宅院中析出,一般农户型宅院门房多为老年人卧室或闲置房间,厦房为餐厨空间,上房为客厅、卧室等起居空间[20]。靠近黄土高原地带的农宅厦房、上房因地制宜建为窑洞,但整体格局仍同平原区类似。改革开放初期家庭手工生产恢复后,农民进行住房建设时宅院布局与形态并未改变,不同类型的手工生产在上述空间模式中自适应,手工生产对原生活空间并未产生较大干扰(图2)。

图2 典型户宅院平面①(a 六营村HMK户 b 尧头村LXJ户 c 陈炉镇GJ瓷坊)

虽然生产工艺多样,但因业态链条延伸,不同类型的手工宅院均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前店后寝中复合”的功能模式。农户生活流线基本固定不变,从公共开放的宅前空间、门厅到半公共的厦房、私密的正房形成“社交—休闲、餐食—起居、寝”的次序。生产流线看似多变,但在生活空间的架构下大致形成从后院至前院、厦房贯穿门房的“原料—制作—售卖”模式。以开敞空间型手工生产为代表的六营村宅院生产流线为“后院制泥—庭院制坯—门厅上彩—门房售卖与体验”。以专有空间型手工生产为代表的尧头村宅院生产流线为“封闭院落原材料储藏—门房制作—门厅晾晒—门房售卖”。以多空间复合型手工生产为代表的陈炉镇宅院因山地地形多在上房窑洞上再建单层房院与道路相连作为第二出入口,故其生产流线为“门房售卖—院落制泥—厦房制坯上彩煅烧与体验—二层门房售卖”。基于生产,游客流线多为“门房参观购买体验—院落体验”(图3)。

图3 典型户宅院空间功能流线分析

3.2 空间规模与生产发展

生产型宅院多追求利益与空间最大化(图4)。手工生产发展越好,生产空间需求越大,农户将非必需生活空间转化成生产空间,生产空间从门房延伸到厦房、正房,甚至村民可搬到另一处宅院居住,将此处宅院全用作生产。当一处宅基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时,村民则将临近宅院租下与自家合并进行规模生产。但往往随着生产空间扩张,宅院建设趋于盲目、粗放,导致精致的、富有人情味的空间缺失,且存在一定的空间过量等问题。

图4 空间规模与农户手工生产发展关系分析

3.3 空间特色与行为使用

院落和过渡空间是关中宅院基于当地自然气候与经济、人文形成的独特空间,联系着自然与人工、个人与家庭、邻里[20]。院落与过渡空间属于非室内空间,却是室内生产生活功能的延伸。

院落和过渡空间通常占宅院面积的20%~50%,却承担着40%~60%的行为活动(图5),既包括对空间环境要求不高的生产行为和生产资料储藏,也包括日常生活邻里交流、晒太阳、吃饭、休息、洗手、聊天等行为,以及游客参观、体验、学习等使用。农户生产生活在室内有明确的界限划分,但在院落和过渡空间是高度模糊的,故空间有极高的利用率。

图5 典型户院落与过渡空间使用量化分析

4 现状问题

宅院空间是村民生产与生活选择的结果,对农户使用有很好的包容性与自适应性。但面对手工转型发展,游客的使用与需求应是是空间更新的激发点。调研发现,游客使用时间集中在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半,主要行为包括拍照摄影(28%)、参观(25%)、购买(19%)和手工体验(11%),约48%的游客对空间体验评价一般,20%表示很不满意。经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游览空间面积小,观赏性弱

在大部分宅院中,门房是游客参观停留的主要空间。但门房常被分隔成三开间,中间为主人使用的门厅,左右两间为服务空间。通常单间房面宽3m、进深6m、层高4.2m,承担售卖、制作、体验等多重功能,空间消极、局促,停留感弱。因面积不足,体验空间多为一方小桌。也有部分工艺生产分布在院落与厦房中,但空间均以农户自用为主,游客可自由进入,可无论是空间还是行为活动都缺乏观赏性。

(2)生产空间分散,参观路径无序

部分宅基较大且手工艺复杂的宅院,厦房及其围合的前院是游客的主要停留空间。由于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相互穿插,导致生产空间分散,游客参观路径偏长且不连续。例如GJ瓷坊手工制作与体验室位于紧邻正房的右侧厦房内,游客需穿越整个院落才能到达,流线过长,而烧造室又位于左侧厦房的中部,与体验室距离较远,参观游线混乱。

(3)游览路径缺乏休闲空间

“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此种不同于城市生活的闲情雅致与乡村气息的差异体验正是游客所需要的。但游客在宅院内的游览行为仅为拍照、参观、购买、体验,宅内少有非功能性停留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休闲体验。

5 更新策略

虽然游客对宅院空间的评价度不高,但游客最肯定的是宅院内手工制作与村民生活气息相互融合的场景,鲜活地展现着本地独特的物质人文景观。因此,宅院空间的优化策略应是尊重农户现有的生产生活习惯为原则,兼顾游客空间体验需求,对非室内空间展开微更新设计(图6)。

图6 手工生产宅院空间更新策略图示

5.1 复合门房空间,提高利用率

门厅是村民对外的社交空间,也是特定工序的生产空间。门房是制作空间,也是售卖空间,同时还是体验空间。保留独立性要求较高的门房,将门厅与另一侧门房隔墙打开,形成积极大空间作为集社交、售卖、体验、展示为一体的复合空间,既保留了原有多重功能,同时复合同属性活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5.2 拓宽过渡空间,延伸参观路线

关中檐下空间通常宽0.8~1m。檐下空间与室内空间无高差,院落空间与檐下空间有1~2踏步的高差。院落虽然有生产活动,但院落的高差将门厅和檐下空间与之连续性打断,使生产生活活动明显分开,缩短了游客的参观路径,檐下的生活空间也稍显局促,院落的生产空间与厦房内的生产空间也不能形成较好的联系。因此,对于小宅基院落,抬高门房通往上房的院落空间与檐廊标高齐平,覆盖阳光板雨棚,形成新的与门厅、厦房、上房相接的檐下空间,既能延续游客的参观路线,也能促使农户檐廊与厦房、院落的生产生活更好地融合。

5.3 梳理生产空间,增加院落层次

对于大宅基院落生产空间分散的问题,可置换生产生活空间形成明确的前生产后生活的功能分区,并通过连廊或隔断划分院落,增加空间层次。

5.4 营建庭院停留与景观空间,完善“起承转合”关系

针对非功能性空间欠缺的问题,可通过营造宅前、院落的停留空间与景观空间增设休闲节点,完善路径功能空间与非功能空间的“起承转合”关系。宅前或门房檐下空间可添置绿植与座椅,提高空间停留性,延伸为游客游线的起点。内院可沿参观路径结合生活生产行为增加乡土景观、布置座椅,提高院落观赏性与休闲性,强化游线终点。

结语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手工生产宅院的主体是农户。研究得知:①农户的生产生活架构并支撑了宅院空间的构成与功能,且形成了回应本土自然人文的在地特色空间。关中地区的乡村手工生产转型浅,宅院空间与普通农业生产型宅院类同,手工生产生活内容高度自适应。②游客对宅院空间的评价较低。宅院存在游览空间小、游览路径无序且缺乏休闲空间等问题。提升游客空间体验应是更新设计的出发点。③农户原有生产生活是手工宅院最大魅力所在,以院落、过渡空间等特色空间为抓手进行微更新设计,能最大程度兼顾保持农户空间习惯并提升游览空间品质。但基于案例限制,针对转型程度较高的多宅基复合型宅院业态与空间的关系、规律探讨较少,应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以此推动更高层次的产业与空间转型模式,提出全面的宅院空间更新策略。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注释

① 某些宅院空间并不能明确划分其生产生活内容,如闲置空间、储藏空间内既堆放生产物资也堆放生活物质。图中以现状中主要物品或行为活动来分类。

猜你喜欢
门房手工业宅院
宅院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村媪
校长凭啥管门房?
老宅
“花儿总在种子里”
馊饭
反思“工匠精神”的流行
鸭蛋
越南雄王时代之经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