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

2022-11-27 06:17李伊凡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李伊凡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前言

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带动组织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提升是现代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是质量始终存在提升空间。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如果不发生改变,则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位列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目标,202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量将大幅度增长,逐渐提高其在GDP数值中的占比。数字化趋势已经锐不可当,并且深入到工作与生活的不同领域中。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步伐也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力量来实现,从而增强企业组织弹性,激发组织活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本文探讨的重点在于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背景及必要性

1.背景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加。现代企业发展中,员工人数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现代企业中,80后、90后占比较高,这部分人群是互联网时代的见证者,具有独立的个性与个人规划,因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实践中效果并不好[1]。随着人力资源管理难度的增加,企业不得不思考创新的方式与方法,以增强企业组织弹性,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从而促进企业向好发展。

第二,数字化时代到来。数字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向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渗透,带来了多个领域的变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购物方式的多元化,线上与线下购物均变得更加快捷;也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推动了管理创新;也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价值。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于发展,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机遇,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数字化时代带来市场经济变革,让现代企业不得不思考自身的发展趋势,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于是纷纷探索向数字化转型。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一名HR只能管理几十个人,超过一定数量就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质量。现代企业发展中更加注重“人”的核心价值与主观能动性,员工数字化平台的打造至关重要,也是激发员工创造更大价值的有效途径。

2.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消除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弊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考核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无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等、员工获得感不强等。企业想要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需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视。制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在企业内部宣传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理念,可以在激发员工主动性的同时,为员工成长搭建科学的成长平台,从而促进员工价值的提升。

第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立数字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存储与共享,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数字化技术应用后,可以实现员工档案电子化管理,可以实现员工薪酬与绩效的自动测算,还可以实现员工招聘与员工建设的自动化分析[2]。在此基础上,企业HR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可以实现相对较少的时间完成较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说明管理效率在不断提升。

第三,有利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利于员工思维模式的转变,通过引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推动管理创新,有利于让更多员工具备现代科技思维,增强数字化意识,从而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另外,管理创新也有利于员工综合技能的提升,在看到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工作方式的同时,员工也将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对数字化等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而促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也需要结合此趋势推进,但目前创新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这些基础设施主要指数字化软件、数字化系统、数字化平台等,这些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将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第一,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待完善。例如,有些企业出于便捷度考虑,直接选择购买第三方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系统,与企业并不能完全匹配。一些数字化系统使用过程中,虽然有效提升了排班考勤效率,但是智能算薪功能与个税计算功能均不完善,仍然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辅助,无法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标准。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平台缺乏可操作性。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实现阶段提升,跟不上国际企业发展水平[3],数字化平台的引进也只是随波逐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数字化平台的操作掌握并不熟练,一些功能开发深度不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自然也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步伐。

2.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尚未构建

第一,没有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进行预测。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的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企业无法根据生产技术、产能投入等信息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相应的人才招聘与培养计划仅在短时间内适用,无法应对不时之需。特别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人才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则会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第二,未能进行科学的人才需求结构和素质结构预测。由于缺乏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一些企业只能凭借经验进行人才需求结构和素质结构预测,导致人才招聘不能及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培训内容与所需人才素质结构不匹配等问题。以某企业为例,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没有构建数字化需求模型,人才招聘申报需要层层审批,人才招聘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同时,对人才素质结构缺乏预测,导致企业内部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尚需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发展缺少科学的创新制度,管理流程与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不符。从管理制度来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进入淘汰阶段,与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均存在错位问题,因而需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制度进行更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只是单纯引入数字化技术,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从管理流程来看,从企业招聘管理到薪酬绩效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等全流程均需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但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对数字化流程的操作不够熟练,重视程度不足,所以仍然存在使用传统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管理创新效率。例如,某企业认识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新技术引进,目的是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程,但是相应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工作中权责不清、目标不明。此外,该企业仅在招聘和培训环节实现了数字化应用,薪酬与绩效管理环节仍然更多依靠人力。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较差

第一,一些企业并未实现数字化服务工作空间。数字化背景下,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然以人力为主,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并不明显。如未塑造数字化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员工没有统一的数字化入口,线上沟通的便捷度较低,影响沟通效率。第二,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受制于时间与空间因素。有些企业没有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程序或者智能手机App,或者即使开发了可操作性并不强,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要受到时间与空间因素的限制,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程。以某企业为例,由于企业规模并不大,所以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较有限,并没有将大数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新科技进行有效融合,缺少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氛围,也没有实现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始终停滞不前。

四、数字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既要考虑现有发展面临的阻碍,也要考虑新技术、新理念在企业内控中的合理应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水平,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

1.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趋势就在于系统与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第一,建立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线上线下混合管理。借助数字化系统与平台,企业HR通过手机App将相关信息直接送到员工,省时省力。同时,员工信息与档案管理也可以实现线上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第二,实现全流程排班、考勤、智能算薪管理。借助数字化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排班与考勤管理,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既简化了审批流程,也提升了企业HR的工作效率。智能算薪方面,通过将考勤模块与智能算薪体系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成果。第三,构建协同平台,提升员工体验。通过构建数字化协调平台,员工可以自助线上请假、收看公告通知等,增加了员工体验度,让员工更愿意主动使用这样的数字化平台。

2.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第一,企业要对人力资源总量进行需求预测。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生产与技术投入,提前预测人才需求,并据此拟订招聘计划,以便进行人才储备,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第二,对人才结构进行需求预测。企业应根据现有员工的年龄、学历、经验等结构,使用需求预测模型,判定今后一段时间对人才的结构需求,便于有目标地调整人才使用计划。第三,对人才素质结构进行需求预测。借助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企业应掌握现有员工的整体情况,包含个人素质与综合技能,同时与现有岗位需求进行匹配,避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对未来人才素质结构进行预测,以便及时制定招聘与培训计划,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3.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为创新服务

制度与流程的完善能够助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第一,在数字化背景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基于数字化发展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中,需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对相关问题形成约束,并形成正向引导。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应当更加严谨,充分体现制度的先进性,以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需求。第二,完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全面推进流程更新。数字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平台更加先进,线上与线下的连接更加紧密,因此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也需要随之更新,更新后的流程应更加简洁、更加科学,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发展,需要安排工作人员依据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系统与平台,定期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保证其实用性。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更新要依托数字化技术,为管理创新服务。

4.优化现有工作环境,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空间

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空间,通过系统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数字化发展意识,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第一,为企业HR和员工设置系统数字化入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企业HR的参与,也需要企业员工的支持,因此数字化系统也要为员工设置入口,便于查看个人信息、通知消息等内容,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全员的数字化工作意识。第二,开发智能手机App,提升企业HR工作便捷度[4]。智能手机App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企业HR用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工作方式来说也是一种创新。第三,让数字化系统与平台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系统与平台除了基础模块构建,还需要设置智能分析模块,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自动分析,从而为相应管理工作服务。

五、结语

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也带来了更多机遇。虽然我国企业纷纷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人力资源需求模型需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需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这些是企业应当及时解决的问题。基于本文得出的思考,企业应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流程,相信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以逐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进程,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