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探讨

2022-11-27 06:17杨晓玲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杨晓玲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意义

1.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在过去,财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主要面临信息量庞大、运算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多次运算和多次制作财务报表,造成核算时效性差、误差大等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强获取与计算企业信息数据的能力,既能实现对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有效节省,也能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度,这对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其有利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引入大数据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并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不断扩大数据源,收集与整合数据信息,使企业财务数据实现有效传递,这样就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改善财务管理状况,进而提高企业效益水平[1]。

2.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下,由于工作量庞大,工作内容繁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进行维持才能顺利进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具体的应用功能模块紧缺,多个模块只能进行财务记账,却无法进行直接结算,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而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其中,并融入相关信息技术,可推进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依托“云管理”技术,基于企业自身实际,对互联网技术、企业财务信息以及云计算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企业专属“云会计”平台,促进企业运转,并合理规避各种风险,既能使资金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财务信息也能及时进行共享。

3.增强财务数据的应用价值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会计期间财务数据的处理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造成时效性较差,无法准确充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大数据环境下,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管理数据加以处理,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为企业财产提供安全保证,也能大幅缩短工作时长,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精准度,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高数据的时效性,这样一来,财务数据的应用价值也能得以增强,为企业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利依据[2]。

4.帮助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风险预测,决策与正确方向存在偏离,就会使企业运转滞后,甚至使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在大数据环境下,就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预测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客观风险等,并提前规避风险,使企业正常运营。第一,规避客观风险。客观风险存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中,为了达到规避的效果,就要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构建相应的信息系统,收集和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数据,据以编制各种财务报告,分析报告信息,得出企业财务存在的客观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第二,规避技术风险。对技术性较强的企业而言,财务工作大多比较复杂,业务内容除了投资、融资外,还涉及公募私募,出现风险的几率比较大,这无形中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而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就可以对风险进行预测,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3]。第三,规避环境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企业结构复杂、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各部门间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利于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建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整合部门建设,促进彼此之间信息共享与协作。

二、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1.数据分析的时效性不足

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会面临海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多种多样,如果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工作需求,但是对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而言,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实际应用中能够发现,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企业实现快速经营与发展,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压力增加,并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4]。尽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计算,促进信息数据分析效率提升,但其仍难以达到一定的时间要求,而信息数据量一直都在增加,所需消耗的时间也在增加,大大影响了数据分析的时效性,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工作,特别是数据录入等基础性工作,消耗的时间会更长,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2.应用不够全面

大数据环境下,很多企业使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只将其作为收集与存储数据的系统,仅发挥其数据收集与存储功能,却忽略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与计算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优势[5]。很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都努力将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结合到一起,应用不够全面,功能也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导致其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成复杂,对软硬件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很多企业为了减小成本支出,购买一些版本落后的系统,导致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系统漏洞较大,无法保障其安全性,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不少企业尽管使用了正版官方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却未能有效利用,导致系统的很多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只是用于数据的收集与记录,执行单一化操作,无法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全面性,限制了系统功能的发挥[6]。

3.缺乏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对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是通过将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工作相互结合,进而形成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因此在技术层面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无论在素质还是在能力上都存在较大欠缺,思想理念与工作模式落后,多数只能进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在深层次信息数据的挖掘方面和先进技术的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缺陷,也不能根据有限的信息数据挖掘相关信息,总结出更多的有用信息,直接造成最终的财务报表深度不足,无法用作决策与管理参考。现如今,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难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造成不利影响[5]。

三、大数据环境下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对策

1.加快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优化财务管理系统

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较晚,尚不够成熟,在应用于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企业时,会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选用传统的方法,使财务管理存在漏洞,运用信息化系统对一些问题进行处理时会存在一定缺陷,比如说,系统开发者没有全面分析所有的运营方式,并设计出相关的财务管理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系统无法解决的特殊问题。所以,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合理优化,使其更加准确高效,系统功能得到显著改善[7]。同时,财务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对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加以优化,促进其优势发挥。比如说,在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制定财务管理目标,从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方案,并根据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分类,对财务科目进行科学归类,制定完善的财务报表系统,建立财务会计档案系统,使各部门间的联系得以加强。

此外,还可以结合企业财务业务需要,完善科目分类系统,使其与企业状况相互贴合。还应构建监督机制,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核查,不得提前对会计档案进行清毁。一旦有交替工作,应在单位负责人或指定人的监督下进行,保证每项收支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防止出现账目不符,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整合

任何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内部各部门工作活动的开展都需要预算支持,因此,企业各部门金融信息的流通尤为关键,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整合已成必然趋势。推动内部金融信息的整合,在对企业各部门活动支出进行监督管理时,可利用横向对比发现费用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避免出现金融漏洞,也能避免企业内部资金分配出现分歧,使企业内部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对于企业会计部门而言,可以依托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各部门运营活动的财务信息数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8]。此外,企业还要对内部资金的监督管理环节加以统一,要高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就要求企业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相互配合,使权限、个人利益和工作责任实现相互整合。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整合,既能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也能推动企业升级改革,使企业运营活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对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说,利用网络能够使企业信息数据相互流通,还可能受到网络病毒的侵袭,威胁企业财产安全。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财务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资产安全。

为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就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财务会计营造一个合法完善的网络环境。比如说,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促进互联网技术融合,加强对电脑病毒的预防与排查,在选用财务软件前,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软件审核人员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财务软件安全,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标准,加强对问题软件的管控,杜绝使用盗版软件,并完善网络防火墙,将病毒隔绝在外。

对于财务数据的录入,应当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进行全面审查,数据一旦录入不得更改,单位负责人应指定人员进行监督,数据录入后还要进行审查,为财务管理系统提供安全保证。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用财务管理系统加强自身管理,就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除了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扎实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信息技术。在人员招聘环节,企业就要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熟悉企业运营规律,了解所在行业发展状态,并能对大数据进行合理运用,并建立一个精明强干的财务管理团队。比如说,招聘过程中,组织所有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可采取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企业管理观念考核、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等考核方式。企业应重视财务人员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并对财务人员培训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基于企业运营需求,细化培训目的,使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强化,学习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技巧,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让其熟练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便更好地适应财务管理工作。

5.合理选用财务管理软件

当前,国内财务管理软件市场不断发展,各种软件纷繁复杂,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未能基于自身状况选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限制了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企业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如果要进行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要分析自身需求,考虑企业自身实际与发展战略,选用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如果进行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应深入挖掘数据库,发挥当前信息技术优势,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管理设计,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和其他业务的相互融合,使数据能够实现实时共享。

财务管理软件是否完善受开发人员素质影响较大,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注重开发人员素质提升,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个体行为、社会行为以及组织行为等内容,并根据自身需要选用适当的财务管理软件,比如说,中小企业适合选用新航软件,其他企业可考虑选用金蝶、安易以及用友等软件品牌的产品。

6.积极开展动态化财务监督

在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下,基本采用的是先支付后记账的方法,使得记账误差或漏洞较大,财务管理效用状况不佳。为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企业需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其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及时转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记账,本着“账实相符”的原则,网络平台能查询到记账痕迹,对财务流通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这样一来,不法分子就难以监守自盗,财务数据也能实现有效联通,既能防止资金超支,也能避免“资金在途”问题,系统一旦监测到该类问题,就会发出提醒,以保证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10]。此外,为确保财务信息安全,还可以使用二维码与指纹相结合的办法,增加机打报销单功能,对办事流程进行不断简化,降低数据单据的多样性,保证每一项财务活动得以准确反映,防止漏记或错记问题的出现,并确保票据的完整性,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四、结语

总之,大数据背景下,合理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规避风险,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仍然数据分析的时效性不足、应用不够全面、缺乏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等问题。对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整合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实施动态化财务监督等,使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发挥出来,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