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印章效力体系研究

2022-12-28 14:13舒萃萃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法定代表公章法人

舒萃萃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一、不同印章的法律效力及适用范围

印章自古以来就是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盖印章是文件生效的标志,印章具有权威、标志、法律和凭证等四个作用。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印章有: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章。其中,公章是企业的行政用章,代表的是整个企业,在所有的印章当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章属于私章,其他的印章属于企业的业务专用章,都具有相应的效力。为了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企业的印章实现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公章需要到专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备案。

企业的公章上印有企业的名称,是企业的专用签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营业务活动均应加盖企业的公章,在加盖了企业的公章之后,企业对盖章的内容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在《民法典》中规定,法人经济组织在存在的过程中,享有法律赋予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法人经济组织是一种组织的形式,在遵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开展各种活动,是一种合法性的组织。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先选择一个自然人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或法定代表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和企业的管理者一起制定和修改公司的规章制度,从事民事诉讼的活动。不管是哪一类管理者成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或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职期间,对于企业从事的各项活动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企业法人公章

企业法人公章(以下简称“企业的公章”)对外代表企业,是企业所有的公章中级别最高、效力最强

适用范围:用于企业对外签署的各项合同、文件、证明材料,向上级单位报送的请示、报告以及与其他单位往来的信函等一系列的文书材料。

保管者:企业的公章一般是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保管或由其授权行政部门保管。

2.法定代表人的签名章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有自己的专属印章-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签名章(以下简称“法人签章”),代表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基本上是由该企业的董事长担任。企业的法人签章同样也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往来业务活动,需要企业的公章和法人签章配合使用,才产生法律效力,以避免私自用印问题的出现。如果文件上只加盖了企业的法人签章,那么它代表的仅仅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其个人的意见,与企业的决策没有关系,企业不需要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责任;若公章和法人签章合用,则代表企业的行为,由此引发的相关法律责任,由该企业承担。

保管者:通常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自己来保管。

3.企业的合同专用章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展多种不同的业务。在其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企业就业务的内容和规定签署合同或协议,签署的合同或协议就需要加盖企业的合同专用章。保管者:企业的合同专用章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一般由企业的法务部门保管,没有设置法务部门的企业可以由行政部门保管。没有合同专用章的企业,在对外签署的合同或协议上也可以使用企业的公章来代替,两者的法律效力相同。

4.财务专用章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财务的管理,而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应收应付票据、支票、汇款、收款单据等涉及财务内容的文件都要加盖财务专用章。

保管者:一般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保管。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印章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作为印章的使用者,要对各类印章的功能,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全面的了解,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类印章,避免乱用、滥用印章的违法行为发生。企业的印章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代表了企业的声音,企业进行有效的印章管理,可以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企业印章与企业法定代表人联署签名的效力分析

1.企业的公章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签名章联用的对内效力

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上需要企业的公章和法人签章配合使用,即代表了企业法人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共同意愿,如果只是加盖企业的法人签章,代表的就只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意见,与公司的决策没有关系,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1)企业印章与法定代表人签名联用对企业的效力

在一个企业中,对于企业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一般董事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承担着法律上的责任,法定代表人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行使自己的职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时,其公章法人签章,申办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的信息都要在登记机关进行备案。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企业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签订的各种合同都需要有法定代表人的签章。

在《公司法》中,对法定代表人的签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在登记机关、工商注册机关等进行注册登记时,需要有法定代表人亲自签署自己的姓名,加盖公司的公章,最后,登记部门、工商注册机关等加盖部门的公章,多方确认,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企业要对印章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私自盖章,引发法律上的纠纷,给企业带来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重要的文书、合同或协议需公章和法人签章同时加盖,才具有法律的效力,主要的目的在于牵制法定代表人,防止其因为个人利益,私自用章,出现损害企业行为的事情发生。

(2)企业印章与法定代表人签名联用对股东、董事、监事、高管的作用

在印章管理中,很多企业的公章和法人签章都是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来管理的,这就给滥用公章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方面:在企业经营决策时,由于法定代表人拥有公章和法人签章的保管权,使得法定代表人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容易造成法定代表人权利过大,变成全部决策由法定代表人一人决议的情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企业内部实现了各方利益相互制衡的局面,避免出现法定代表人一权独大的情况出现,损耗企业的利益。通过建立财务治理制度,使得企业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使其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可以参与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定代表人的权利。

部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参与公司经营和决策时,容易站在个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利用其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主导、控制地位,开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业务活动,有时甚至违反法律的规定,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利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没有相关力量的约束和制衡,为法定代表人谋取个人私利提供了机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行为,从外部来看,属于企业的行为,代表了董事会的决议。

在我国,监事会是企业常设的监督监察机关,由监事组成,负责监察企业的财务情况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履行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企业内部的监事属于外聘人员,对于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强。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的规定中,要求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签订重要的文书合同协议时,必须要有法定代表人的签章,法律赋予了法定代表人较高的权利。我国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在《民法典》中具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劳动合同中必须要有双方的签名、盖章,签名盖章之日起,劳动合同的签订具有了法律的效力。这就是说,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劳动合同的生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说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于企业的用人以及劳动合同中条款的规定是认同的。同样,在企业的各种票据中,也需要法定代表人的签章,再加上企业的公章,才可以生效。法定代表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的权利,在这些票据上的签章,充分地说明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的财务可以实现有效的管理,企业的资金流向都在法定代表人的控制中。若法定代表人的权利过大,也会造成监事会职能的无法实现,不能对董事会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就法人的天然属性而言,首先,法定代表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要享受民事权利,同时也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由于法定代表人属于自然人,在利益面前,会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有时候会损害公司的权益。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当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成为法定代表人需要平衡的问题。

2.企业印章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联用的对外效力

在《票据法》中,具有严格的规定,企业使用的票据需要在票据上签署法定代表人的真实姓名再加盖公章。也就是说,有效的票据必须实现法定代表人签章和企业公章的联用。对外部企业和政府来说,在票据上法定代表人的签章不仅仅代表的是法定代表人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要根据企业的身份来开展相关的业务活动。

企业的公章和法人签章联用,表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行为代表了企业的行为,如果在票据中,只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名,企业不对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需要自行承担责任。企业的公章和企业的法人签章进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责任的范围,将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进行了区分,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很多企业之间的纠纷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涉及较多的关于公章的纠纷。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在董事会中的充分话语权,出现了争抢企业相关印章的行为,这就引发了一个法律问题,拥有公章的个人就拥有了企业的决策权吗?答案是否定的。企业的各种印章并不是完全代表了企业的权利,只是企业对外开展业务的一种重要载体,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并不在于谁掌管企业的印章。

三、完善我国企业印章制度的建议

1.约束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权力

企业公章的管理者一般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公章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权利的执行。在企业经营决策时,由于法定代表人拥有企业的公章的保管权,使得法定代表人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容易造成法定代表人权利过大,变成全部决策由法定代表人一人决议的情形。即使企业的公章交由其他人保管,由于法定代表人的权力较大,公章的保管者也不得不听命于法定代表人。所以,无论保管权在谁的手中,对于公章的实际控制权还会掌握在法定代表人的手中。法定代表人权利过大,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要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对其行为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可以使得各个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工作岗位上相互协作,为企业的发展进步贡献最大的力量,部门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是建立在产权管理上的,不断强化企业财务总监和其他领导的权利,可以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形成有效的牵制。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法定代表人权利过于集中的问题。

3.加强企业内部印章管理

企业印章管理上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企业印章的管理不严,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企业要想实现有效的内部印章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的印章进行有效的管理。

印章必须由专人保管和负责,保管者不得委托他人代盖印章;不得随意将印章带出办公室;不得将印章交由他人拿走使用;印章最好存放在保险柜内,最起码存放的地方要配备牢固的锁具;印章使用要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用印审批制度,履行用印审批程序。

印章要定期清洗,保持印面清洁。印章保管人要养成精细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习惯,一丝不苟,严加保管,严防印章丢失或被盗。

印章的日常保管也应本着既严格管理又方便使用的原则,确保正常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因此,严格的保管制度同便利的使用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内部印章的使用要求:专人负责、确保安全、防止污损;印章保管人在使用印章时,要遵循领导批准、审查内容、用印登记、盖印留存等流程,不得出现盖有印章的空白凭证。

企业也要加强电子印章的使用和管理。电子印章是以先进的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实物印章的习惯和体验。其加盖的电子文件,具有实物印章加盖纸张文件相同的外观、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

电子印章的使用规范,电子印章的形状、印文、图案、尺寸等外观形式以及规定效力与正式印章相同。

猜你喜欢
法定代表公章法人
法定代表人退出的法律研究
一枚智能公章破解“两难”
法定代表人當還是不當?
挂名法定代表人 成了“背锅侠”
论法人的本质
谦虚
浅析我国法人人格权现状及立法建议
创新法人治理结构 建设一流事业单位——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初探
一个公章管到底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