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问·风论》探析胃风

2023-02-13 02:05赵乃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六腑内风风药

傅 豪 郭 望 赵乃源 岳 妍※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381;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胃风”一词首见于《素问·风论》,岐伯论述五藏风之状时,唯独提及六腑中胃风之状,其余腑中风之状则缺如。然而中风可至六腑,《黄帝内经》却在五藏风独论胃,盖胃属阳明,多气多血之腑,且五藏皆禀气于胃,与胃关系密切。张景岳[1]认为,五藏风后止言于胃,以胃为六腑之长。故文章以风论为起点,探析胃风之内涵。

1 胃风源流考

1.1 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2]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胃经支者,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其循行经颈,且颈部多无衣物蔽体,腠理开,则多汗恶风。胃者水谷之海,风邪居中,腐熟水谷之能失司,则食饮难下,进则不通。腹者,胃之所居,通降失调,其腹善满。失衣,阳明之经受邪于外,则浊阴不降发为䐜胀;食寒,胃之阳气伤于内,则清气不升发为泄泻;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形体有赖于水谷精微充养,乏源则瘦,腹大。张景岳云“邪实也”[1]。《黄帝内经》对于胃风的描述,性质属于外风。《灵枢·百病始生》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当有胃阳气虚弱为本,属本虚邪中。

1.2 后世医家完善理论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后世医家对胃风之状亦有补充。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于胃风汤主治中加入“下如豆汁,或下瘀血”;元代朱丹溪则是补充了胃风之脉象,“右关弦而缓带浮”[4];李东垣补充胃虚风证能食者“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胃中有风,独面肿”[5];清朝孙一奎提出“胃风之症,治呕愈呕者是也”[6];喻嘉言于直推王岵翁公祖病后再误贻患医案中,指出了胃风之五大变证寒热、癫疾、消中、飧泄、疠[7]。

2 胃风的性质

对于中风理论,内风与外风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不难看出后世对于胃风理论的发挥,其病机也逐渐脱离单纯外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结合了寒湿易依附风邪致病的特点,但仍然以外感六淫邪气认识胃风。自金元四大家以来,“内风”理论开始得以完善,对于中风的病因认识拓展到了内伤,即内风非是外来之邪气,乃本虚自生[8]。人体内气血阴阳因情志、劳倦、饮食等因素,失去了原有的平衡,造成阴阳的偏亢及相应病理产物的形成,如痰、瘀。中风乃取象比类所得,而胃风理论由广义中风发展而来,随着金元以来对于中风病机的重新认识,其内涵也自然而然地拓宽。论及内风,叶天士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的变动”,阳亢生风。胃阳土也,喜润恶燥。从叶氏胃阴学说来看,实则有外邪入阳明化热损伤胃阴,虚则有日久内伤等原因耗伤阴津,阴虚风动。喻嘉言在治疗王岵翁公祖因饱食当风,骤然呕吐一案时,以取象比类之意提出一胃风病机,“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作者以为,此虚风之候,呕吐亦大败胃之气阴,与叶氏所言当属一类。风木同源,肝象木而应风,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也必须认识到,肝阴易亏,阳亢无制则害胃。风阳袭胃,亦可成胃风之状。

胃风者,风从何来?作者认为主要有三种来源:一者如《黄帝内经》所云,“本虚邪中”,胃内阳气本虚,风邪由外乘虚入胃;二者从胃阴立论,阴虚生热,积热生风,且风火相煽,更易耗伤胃阴,此治呕愈呕;三者肝阳化风,风阳乘胃,滋生胃风。

丹波元坚《杂病广要》[9]所言:“人之为风,有外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内风外风可合而致病,盖内风源于人体阴阳气血的失调,本身亦有正虚之根,外风易于侵袭,同气相应,可合邪为妄。

3 胃风临证

3.1 胃风治疗的变迁对胃风的治疗,首创当属胃风汤,后世同名者甚众,但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脾胃论》中两首胃风汤最为经典。胃风汤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取气血合剂八珍汤之意,方以人参、白术、茯苓补脾益气,使中焦气机升降得以恢复;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使血运得以通畅,亦有治风先治血之意;再加肉桂辛热,可散风平木,以复肝疏泻之能,《医方集解》云:“木得桂则枯”“川芎、肉桂能入血而驱风”[10];加粟米百粒,则取和胃之意。风乃阳邪,善行数变,而阳明经多气多血,风入胃肠,扰动血行,可见下血,风中夹湿下注,状如泄痢。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胃风汤归为失血门治风痢下血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胃风汤以祛风和胃为理念,重视正虚的本质。而东垣之胃风汤则更偏于重视风药的使用,以大队解表祛风之药,即麻黄、白芷、蔓荆子、葛根、升麻等,驱风于外。此方更强调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如面肿麻木、牙关紧闭的表现。

喻嘉言提出胃风五变证,但并未提及治法。张璐[11]在《张氏医通》中为其补充,风成寒热者宜小柴胡汤;瘅成消中者白虎加人参汤;厥成癫疾者予芎辛汤;久风飧泄者予人参胃风汤;脉风成疠者予升麻胃风汤。同时,若胃风久炽者,津液易枯,需顾护胃阴,可加甘寒质润如知母之属。风气通于肝,内外风可同气相召,在治疗风证时须重视平调肝脏,可酌加牡蛎等熄风之品。

3.2 胃风与风药于靖文等[12]以胃风理论为指导,在治疗慢性胃炎中提倡重视风药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风药取名,药类法象,必然从风之“升、散、行”特性,张真全[13]以“辛以通其气,散以致其津,升以发其阳,行以去其闭”概括风药的特性。在治疗胃风之症时,风药可祛风散邪于外;诸湿易附于风,风能胜湿,可治胃风所引起的泄泻;风药入肝,调达肝木之气,升发脾阳,可复脾胃气机之升降,缓解痞满之症;风药引经,与补气健脾等甘温益气之药合用,可增其效,可使生长之气旺[14]。但亦需注意,此等辛散药物用量以少佐为佳,谨防大队风药耗伤气阴。

4 胃风的现代研究

“胃风”理论与现代医学“脑肠轴”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脑与胃肠通过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5]。有研究[16]证实,脑与胃肠系统中存在多种相同的肽类物质(脑肠肽),可起到神经递质、激素的双重作用。脑肠轴被认为是一种联系中枢与胃肠道系统的双向通路,而通过这些双重分布的脑肠肽,可以实现对于通路上各个环节的调控,从而实现机体的“脑肠互动”[17]。胃风所对应的现代医学疾病,可以看做是具有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综合表现的一类疾病。目前发现,胃风与很多现代疾病有所关联,例如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伴有呕吐、恶心等胃肠道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8],以及面神经麻痹[19]、面肌挛缩[20]等以面部症状为主的外周神经病变。

5 胃风与六腑风之思考

胃风源于《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岐伯在论述五藏风之状时,亦提及胃风之状。而通篇《黄帝内经》只留“肠风”只字片语,“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未再提及其余腑中风之状“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此者为何?

风之伤人,其病各异,以风气流转,善行数变。《金匮要略》中言,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邪可中经络,若未及时治疗,可流传脏腑。十二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五脏六腑均密切相连,背部均有其相应背俞穴与脏腑相通。故六腑经络皆可受邪,岂能不中诸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虽曰转输,在大小肠则有胀,在胞则有转戾,在胆则有摄缩,但文缺不论”。此说法支持六腑皆可中风,《黄帝内经》独论胃风或乃亡轶缺文之故。从解剖位置看,胃、肠相连,且同为与外界可相通的脏器。结合现代医学的经验,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伴有便血、腹泻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与肠风密切联系。故作者亦认为,六腑中风均可存在。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为六腑之长,与五藏关系较其余五腑更为密切,《黄帝内经》在五脏中风论中加胃风之论,并非六腑不可中风,只是举一概余。

6 小结

《黄帝内经》作为胃风理论的源头,在六腑中风中给予了胃风特殊地位。随着各代医家对其病机证治的不断探索,对胃风病机的理解从《素问·风论》中的单纯外风,拓宽为内外风皆而有之;对于其症状的描述也更加广泛,使其内涵不断扩充。作者认为,从风论出发,到结合历代医家的描述,胃风是一病机名词。胃风之症状结合了胃腑的症状及中风的症状,因其在中风形成过程中与胃的关系最为密切,故名之胃风。临床治疗胃风,应将重点落在虚风之证上,扶正兼以祛邪、平调肝脏,同时依据风邪特性,重视其变证,结合临床辨证论治,随证治之。而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认识到“脑肠互动”的存在,当神经系统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存在时,可以尝试以胃风理论的思路进行诊治。胃肠之间关联密切,临床上风邪理论对于痢疾、泄泻、下血的治疗也有一定意义,故治疗此类疾病,亦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风药的使用。

猜你喜欢
六腑内风风药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漫画
六腑是人体的都江堰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
感冒后咳嗽从风咳论治诊治思路
从“风”论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