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英教授从湿热论治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经验 *

2023-02-13 02:05林舒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淋证尿痛尿频

林舒恬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04)

2021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的第10 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人身患糖尿病[1]。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使尿糖水平增高,在长期慢性高血糖合并全身营养代谢紊乱状态下,极易引发泌尿道感染,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3倍[2]。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属中医学“消渴淋证”范畴,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常致清浊不分、邪不得出,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蛋白尿等症状。病理研究[3]表明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反应的表象就是湿热之证,人体免疫力低下是尿路感染的基础性条件,符合中医对此病的认识。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迁延难愈、易耐药,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症状、减少抗生素用量及不良作用、减少复发等方面颇具优势[4]。周国英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50余载,擅长治疗代谢性疾病,对消渴合并淋证亦有独到见解,尤其强调从湿热论治,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因地因食为病

周国英教授综合多年治疗经验,认为消渴合并淋证多属湿热内蕴型,地域和饮食是主要原因。福建地处南方,气候炎热,山海相连,雨水丰沛,易氤氲生湿,如《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5],故当地患者多见痰湿体质,地域之气与体内既存湿邪胶结日久易化湿生热;又如《医学入门》谓:“热痰因厚味积热……食痰因饮食不化”,表明欠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亦是湿热为患的重要原因[6]。福建属沿海地区饮食种类繁多、海产丰富,高尿酸血症者多见,加之嗜食烟酒等“气热而质湿”之品均易生湿热。在地域及饮食的双重影响下,福建地区消渴合并淋证以湿热最为多见。

2 辨证有据

典型特征有以下4 点:(1)饮食上多喜食油腻辛辣之物;(2)体质上多属痰湿质或湿热质,尤以湿热体质者为主;(3)症状上常表现为肢体困重、胸闷脘痞、口干苦或黏腻、尿频数甚至尿痛,尿黄赤涩等湿热内蕴之象,舌脉上以黄腻苔,脉滑或弦数多见;(4)合并有高血脂、高尿酸的可能性大,或常伴有肥胖,甚至代谢综合征等情况。

3 从湿热论治

3.1 重视脾肾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脾肾两虚、标实多为湿热为患[7]。病初多是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反生湿邪,湿易化热,侵犯下焦致病。根据脾虚失运的病机,众多医家通过健脾化湿以改善脾胃运化功能,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8],又因脾喜燥恶湿,湿热蕴蒸可使脾虚更甚,助长湿热之势,耗损正气;肾为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大主,故病久多见脾肾两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9],符合此病日久易反复发作、患者免疫力低下的特点。疾病后期,湿热煎熬津液,以肾阴亏虚为主,故当重视健脾燥湿、滋阴补肾。

3.2 勿忘养阴活血治疗消渴合并淋证,清热利湿是基本大法但不应拘泥于此。整体考察病程、饮食、体质、症状、舌脉等特点,早期为水谷不化宿积体内所产生的实热,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病程较长的中老年患者常属肾阴虚兼湿热者,法当养阴利湿并举。诚如《灵枢·本神》曰“阴虚则无气”,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阴液的滋养,阴液不足无以濡润脏腑,脏腑气化失常则津液停聚,进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10],日久易化湿热,甚至血瘀;阴津亏虚,肾阴无以制阳,亦可致湿热更甚,故周国英教授指出养阴亦可助湿化,临床上常用生地黄、麦冬、石斛等养阴之品以助祛湿,必要时加以活血行血,辅以健脾运脾,使升降有序、水津四布、湿去热孤、阴津可存,此乃釜底抽薪之法。

3.3 化裁用药 效如桴鼓对于消渴合并淋证的选方用药,辨治要点可归纳为病程长短、湿热偏盛、标本缓急3 类。周国英教授认为疾病初期,湿热之邪乃水谷运化不及宿积体内产生的实邪而非虚邪,常用四妙散。四妙散由苍术、黄柏、怀牛膝、薏苡仁4 味药组成,功在清热燥湿,尤适用于湿热下注证。其中黄柏苦寒沉降,擅清下焦湿热;苍术温燥,健脾以绝生湿之源,燥湿以除湿邪之害,堪称标本兼顾,二药寒温互制,可防碍胃伤津;薏苡仁渗湿健脾,牛膝补益肝肾,引药下行,纵观全方,药简效宏。此外,若脾虚较甚者,加强健脾燥湿,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热盛日久可伤肺胃阴津,病程长者多有阴虚燥热夹湿的表现,故在疾病后期,当标本兼顾,祛湿热与顾护阴津并举,常用生地黄、熟地黄、麦,天冬、石斛、天花粉等养阴清热;无论病程长短,在临证辨治时往往要根据湿热偏盛化裁用药,若湿热并重尤以下焦湿热为主者,以四妙散合八正散加味,若湿重热轻者,常以温胆汤、二陈汤加减;若出现尿血,属实热伤下焦血络,血液外溢,以小蓟饮子加味;湿热重着黏滞,影响气机可致气滞血瘀、瘀热互结,可加丹参一味凉血活血。舌脉不可忽视,如发现舌苔偏腻者,提示体内湿邪较盛,可用佩兰、砂仁、薏苡仁等运化水湿;热盛者可见苔黄厚腻,酌情加用黄柏、栀子、黄芩类清热泻火,属湿热并重者可考虑加用茵陈。

4 验案举隅

案1李某,女,63 岁。初诊(2021 年4 月11 日)。主诉:尿频、尿痛3 d。现病史:患者于3 d 前外出受凉后自觉发热,伴寒战、全身乏力,自测体温达38.5 ℃,伴腰酸、尿频、尿痛,自服诺氟沙星后症状稍改善,未再发热。刻下:尿频数,尿痛,尿色黄赤,腰酸乏力,纳食差,寐欠安,大便2 d 未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既往糖尿病病史5 年,目前血糖波动在8.0~13.0 mmol/L。中医诊断:热淋,膀胱湿热证。治法:清热祛湿、通淋利水。方药:四妙散合八正散加减,苍术6 g,黄柏9 g,车前草15 g,制大黄6 g,瞿麦15 g,萹蓄15 g,薏苡仁15 g,川牛膝15 g,茵陈10 g,甘草3 g,栀子9 g,蒲公英15 g。共7 剂,每日1 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每次200 mL。

二诊(4 月19 日):患者尿频、尿痛缓解,尿色转淡,大便通,自觉口干,舌偏红、苔薄黄,脉细数,故予上方去大黄,加白术15 g,茯苓15 g,健脾利湿;沙参15 g,麦冬15 g,养阴生津。煎服法同前,续服7剂后随访患者诉尿频、尿痛等诸症消失。

按语:该患者以尿频、尿痛为主症,属膀胱湿热型热淋。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盛,郁而发热,故发病初见寒战发热;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尿频数、尿痛、尿色黄赤;湿热中阻,脾胃失和,故见纳差。方以四妙散合八正散加减,四妙散清下焦湿热功效显著,现代医学表明苍术、黄柏、薏苡仁、牛膝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四妙散临床运用广泛,主要作用为清热利湿、减少体内炎症反应[11]。八正散中萹蓄、瞿麦、车前草、茵陈、蒲公英味苦性寒,清利膀胱湿热,有利小便、去淋浊的功效;栀子清利三焦,制大黄泄热通便,使邪有出路。有药理研究[12]表明八正散通过多途径与多靶点的干预来实现清热利水之效,其中包括抑制炎性介质表达、改善膀胱肌肉收缩及张力等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清利下焦湿热、降心火利小肠、泄湿热走大肠,有疏凿分消之功。

案2程某,女,62 岁。初诊(2021 年8 月5 日)。主诉:尿频、尿急、尿赤6 d。现病史:患者6 d 前出现尿频、尿急,小便色赤,伴腰酸,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查尿常规示:尿潜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红细胞增多,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伴感染,予左氧氟沙星口服后症状缓解。今晨复查尿常规示尿潜血(+)、白细胞阴性、红细胞增多,刻下:仍有尿频、色赤,口干欲饮,大便、纳寐可。舌暗红、苔薄黄,脉数。既往2 型糖尿病史13 年,泌尿系结石病史10年。中医诊断:血淋,瘀热互结。治法: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处方:小蓟饮子加减。方药:小蓟10 g,藕节30 g,栀子10 g,生地黄15 g,赤芍10 g,瞿麦15 g,萹蓄15 g,车前草15 g,蒲公英10 g,淡竹叶10 g,海金沙15 g,金钱草15 g,蒲黄(包煎)10 g,甘草3 g。共7剂,每日1 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 次饭后温服,每次服200 mL。

二诊(8月13日):尿频缓解,尿色转淡,复查尿常规示尿潜血(-)、少量红细胞,偶有腰酸。予守上方加桑寄生15 g,杜仲15 g,补肝肾、强筋骨,续进14 剂。随访患者诉诸症好转,复查尿常规示尿潜血及红细胞阴性。

按语:患者以尿频、尿急、尿赤为主症,结合尿常规结果及中医四诊信息,属瘀热互结型血淋。该患者主要病机为下焦瘀热,热伤血络,膀胱气化不利。患者为老年女性,糖尿病病史10余年,肝肾阴虚,加之既往有泌尿系结石病史,体内痰、湿、热诸邪蕴结,日久必生瘀热,瘀热结于下焦,损伤血络,故尿血;病位在下焦,影响膀胱气化,水液代谢紊乱,故尿频尿急;舌暗红、苔薄黄、脉数均为瘀热互结之象。当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为法。方以小蓟饮子加减,其中小蓟擅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是治疗血淋、尿血常用药,为君药。考虑患者年老,糖尿病病程长,恐致阴亏更甚,故重用生地黄养阴清热,使利水不伤阴;以藕节、蒲黄凉血止血不留瘀,二者共为臣药。萹蓄、瞿麦、淡竹叶、蒲公英均为清热利水通淋良药;栀子可导全身邪热下行;金钱草、海金沙味淡甘寒,皆归膀胱经,二者相须配伍利湿排石,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以凉血通淋为要,既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又寓以养阴化瘀之法,使利尿而不伤阴、止血而不留瘀。复诊时患者诸症好转但仍有腰酸,考虑肾气不足,淋证迁延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予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固涩肾气,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

5 结语

消渴合并淋证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周国英教授提出治未病从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和健康饮食做起;治疗上从湿热入手,运用清热泻火的苦寒药物,切不可过服或久服,中病即止,避免犯虚虚实实之戒,须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举,注重调补脾肾、顾护阴津。湿热病性复杂,病位广泛,易兼有气虚、津伤、血瘀等情况,根据湿热病位的不同,宣上畅中利下,予邪以出路;综合运用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之法,用药须酌情选用化痰、消导、理气、滋阴、生津、凉血、消瘀之品,临床上当灵活变通。

猜你喜欢
淋证尿痛尿频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的药—病—证用药规律
泌尿系最常见的四大症状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土茯苓茅根汤治下尿路感染
孕期尿频怎么破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
病例102
从“肾虚”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