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2023-02-23 08:00缪苏峰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高中英语德育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以及“德育为先”的战略主张。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将德育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要求一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坚持“育人先育德”的原则,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升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认识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在英语教学中做到以德育为先,以德育为魂,使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智力与品德的共同发展。基于此,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分析了教材的德育意蕴,并进一步阐述了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渗透策略

作者简介:缪苏峰(1985—),男,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更要发挥英语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做到德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当前所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的编写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为落脚点。教材中具有诸多蕴含育人功能的素材。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英语语篇为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认真地研读教材,从英语教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做到“活”用教材,组织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品味鉴赏、互动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感知语篇内涵,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并对所学、所思、所感进行加工,同时将其落实到语言表达或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1]。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加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力度,充分掌握教材,进而将德育巧妙地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应关注的教育话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高中英语教材的德育意蕴

(一)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爱国精神以及文化自信

2019年版的译林版英语教材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前提、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等特点,将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培养作为基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不同国家受地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要求学生正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了解中外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纳入了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中国著名的文艺作品、对科学进步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人物等,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内容培养高中生的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2]。

如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Be sporty,be healthy中谈及了Chinese martial arts和tai chi,这是中国的武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武术文化。又如,选修教材中谈及了《清明上河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诗仙李白及其作品、屠呦呦、袁隆平、中国探月工程等,编入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二)跨语言交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沟通、交流是语言的重要用途,随着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国与国之间的往来愈加密切,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了避免学生在跨国交际中因为文化差异问题而引发交流、理解障碍,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对他国文化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融入了跨语言交际的内容,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入手,设计了单元话题,从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掌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为例,这一单元的话题是友谊,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论坛为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平台中交流、讨论,体悟友谊的真谛,认识到要尊重他国文化,并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聚焦英语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与品质

开展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和健全学生人格的主要途径。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思想品德、个性品质、情感意志的重要塑造期。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抓住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培养高中生的情感、意志与品质,融入了有助于发展高中生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等素养的内容,并要求教师借助英语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从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多角度,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获得启发与情感触动,譬如促使學生在解决亲子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并体谅父母的辛劳。又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The world online设计了讨论互联网利弊的问题,目的在于引领学生正确地看待互联网,并能够合理地使用互联网。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英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能够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起到明确教学方向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极少涉及德育,这是影响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兼顾语言能力目标与德育目标,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3]。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 1 Honesty and responsibility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barely、appointment、keen等词汇,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状语从句,了解诚信与责任的内涵与意义,并树立诚实守信、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Honesty”和“Responsibility”两个方面,引领学生阅读导语内容,初步认识诚信与责任,并深入学习Reading板块的内容,学会用英语讨论诚信与责任的相关问题,认识到诚信与责任是人的立身之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语言能力目标与德育目标两个角度出发,完成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助于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二)创设推动德育渗透的教学情境

生硬的德育很容易让高中生产生逆反或抵触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具体的情境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与感悟,这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其相较于理论讲解效果更好,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情感的触动以及心灵的震撼[4]。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为例,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事情。部分学生在閱读课文后,并不能深刻地了解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什么是疟疾,疟疾的症状、传染性以及发作的凶险等方面的了解不足。为了深化学生对我国医学领域取得的成果的了解,感悟我国医药学的进步及其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在视频中展示患有疟疾的患者发病的表现,介绍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世界上每年因为疟疾死亡的人数众多。自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以来,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大量实验证明,青蒿素在治疗疟疾上拥有良好的效果。2021年6月30日,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教师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中国医药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三)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德育的乐趣

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要避免单一的说教模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落实到行为上,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获得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感悟转化到行动上,深化学生对德育要义的了解,升华学生的德育思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会到德育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读后写作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零散的思想感悟整理与表达出来,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论证自己的观点,以加深学生的思想感悟。

以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题目为“True friendship”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进一步体会友谊的价值与意义。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辩论赛,促使学生在辩论中认识到行动的意义。如,在以“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为主题的辩论赛上,正方认为环保主要在于思想上的宣传,反方认为环保要从行为上以身作则。通过辩论,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学会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并且能够在行动上保护环境,体会到德育的乐趣。

(四)借助中西方文化差异实施德育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将关注点放在语言知识上,忽视了英语知识中所承载的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从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出发,探寻英语背后的文化形态,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文化延伸,并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同时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主动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有助于实现德育渗透。

如在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思考,例如:(1)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他们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2)中国是如何度过春节的?(3)在节日文化中,中西方有哪些差异?(4)你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节日与习俗?这一系列问题可引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激烈讨论,使其认识到:生活习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等,造就了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应尊重他国的节日文化与风俗习惯,并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都是有历史渊源的。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文化对比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

(五)善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反馈,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所给出的评价大多指向语言学习效果的好坏,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心理健康以及精神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阻碍了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以德育渗透为目标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以有效的评价引领学生主动反思,促进学生积极思想、理念、精神的发展[5]。

如在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2 Out of this world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了解到了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人员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等,从而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对航天事业的理解、对甘于奉献精神的触动等。教师要丰富评价内容,多角度、多维度感知学生各方面的变化,以激励性的评价促进高中生关注航天事业,使其形成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发高中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三、总结

总之,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满足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需要高中英语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地探索德育与英语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为高中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钛.立德育人融入英语阅读课型的路径及其实例[J].中学生英语,2022(48):137-138.

[2]白晓英.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2(49):133-135.

[3]黄利萍.基于德育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译林版必修第一册Unit 4 Reading板块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22(33):59-61.

[4]肖莉英.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德育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中学生英语,2021(48):103.

[5]连欣.完善德育培养,增强学生感知:高中英语德育渗透探究[J].校园英语,2021(46):128-129.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高中英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