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让小学音乐教学更精彩

2023-02-23 08:23王盈惠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学小学教育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缺乏深入了解,过度关注流行音乐的发展,导致个人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不够全面。因此,文章提倡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盈惠(1994—),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民族音乐是教学重点。然而,当下音乐市场发展迅速,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广泛传播,导致年轻人对流行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忽视。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动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璀璨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深刻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良好的氛围营造

(一)设计课前导入

兴趣培养是促进教学开展的重点,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未正确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无法集中精力于课堂之上,影响到了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开展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更加注重课前导入设计,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以及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课前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民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在设计课前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构建生动化的课堂,带领学生进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了解音乐文化背后的含义和故事,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浓郁的兴趣[1]。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动画短片,其中包含民族音乐和生动的动画形象,以将学生带入民族音乐课堂中,深刻体会到民族音乐的乐趣所在。动画短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趣味的情节设计,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之上,使其认真跟随短片的内容,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展开自主化的学习。教师可以设计多个动画短片,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浓郁的兴趣。

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改编,让学生跟着音乐舞动,这样可以增强音乐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认真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另外,在民族音乐的演奏过程中,涉及不同的传统乐器,包括古筝、琵琶、月琴等,教师可以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氛围,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正确判别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促使学生快速识别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真正欣赏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在当下的教学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之上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较少,进而影响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积极跟随教师的脚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2]。例如,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从历史文化上切入,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使其切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另外,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剖析音乐作品本身,带领学生正确认识优秀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塑造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构建适合的教学环境

在音乐课堂的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教学的发展,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及学生的兴趣取向,构建全新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民族音乐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围绕民族特色、民族文化进行教学环境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民族环境中认真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民族音乐的光辉变得更加强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可以构建适宜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例如,《劳动最光荣》这一章节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劳动的儿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歌词内容设计不同的表演动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唱边表演,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3]。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讲述不同的劳动歌曲背后的故事,促进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保障学生的成长。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民族音乐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

二、加强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重视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凸显出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而新型的课堂建设注重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让学生在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有进一步提升。当下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的高速化传输使得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内容更加广泛,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之上无法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反而更加关注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也影响到了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渗入,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之上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4]。例如,《星空》这一单元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儿歌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儿童的童真以及充足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音视频技术进行情境化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完全沉浸其中,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民族歌曲的积极性,使其深刻感受到民族歌曲的魅力所在。传统民族音乐与不同的场景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于音乐本身的理解,体会到音乐中不同的情感变化。教育信息化改革能够有效推进音乐教学的开展,教师必须结合新型的教育理念,更好地突出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二)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专业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文化自信。因此,学校应当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建。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在专业队伍的组建过程中,学校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招聘体系,根据小学音乐专业来进行音乐教师的选拔,从学历、经验等多方面进行严格化的审核,进一步保证音乐教师的质量。在日常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体系,根据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需求,制订完善的培训课程,促使教师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学校需要检验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的基本情况,并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全面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浓郁的学习环境下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5]。

(三)定期开展民族音乐的演奏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相关的音乐知识,知识面较为狭窄,难以提高音乐方面的能力水平。在现代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民族音乐文化全面渗透进课堂教学,且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学校应当定期开展民族音乐演奏活动,利用不同的传统乐器演奏不同的民族音乐,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教师不仅需要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中加入民族音乐,在活动场景的布置上,更是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不同的民族音乐所传达的理念不同,结合音乐的主题和风格,创设不同的活动场景,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融入音乐的世界。例如,在《春来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筝、琵琶、竖笛等不同乐器的合奏曲目,促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中国传统的乐器具有深远的历史韵味,在演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需求进行演奏风格的调整,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沉浸于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中。相较于当下的流行音乐而言,民族音乐更具有深意,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民族音乐的演奏来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更加关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内容

(一)开发更多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部分学校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之上学习到足够专业的民族音乐知识。在现代化教学体系的推动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引起高度重视,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更多专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上接触到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更多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后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有效领悟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开发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本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改编,让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本土音乐文化,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歌声与微笑》这一章节的学习中,竖笛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教师可以结合本土经典的民族音乐或者是儿歌来进行竖笛演奏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竖笛演奏技巧的同时,演奏出更多的民族音乐,深刻体会到民族音乐演奏过程中的乐趣,从而认真沉浸于课堂学习之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全新的民族音乐教学课堂

在当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在现代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常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全新的民族音乐教学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之上,认识不同的传统乐器,熟悉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进一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民族音乐的发展,指导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也可以通过音乐模拟器,让学生熟悉旋律,锻炼学生的音准,使其在乐器演奏时准确把握节奏、音律变化等,对于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深入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歌声与微笑》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课堂的构建,将学生带入歌曲演唱的场景中,配合上不同的传统乐器,营造出更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歌曲的学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局限性,学生对于许多传统乐器并未有全新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虚拟课堂的构建,呈现出不同民族乐器的演奏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

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在教育启蒙阶段,加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沉浸其中,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佩佳.民族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J].中国文艺家,2022(6):127-129.

[2]余娜.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2(9):49-51.

[3]吴婷.融入民族音乐文化 让课堂更有魅力[J].基础教育论坛,2022(8):9-11.

[4]蒲雪.试析小学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2022(8):120-121.

[5]姚丽丽.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的小学音樂教学[J].江西教育,2021(33):82-83.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教学小学教育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