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2023-02-27 22:10杨俊杰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空手道学练技能

杨俊杰

空手道是一项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盛行于世界的新兴体育运动。教师可以将此运动项目引入体育校本课程,对其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从基础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观赏与评价这六个方面了解空手道项目。同时,教师应具备整体性思维,指导学生围绕“基本功”“基本技术”“组手”“型”四个单元,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教师不断优化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构建真实对抗情境下的“学、练、赛、评”空手道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空手道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一线体育教师而言,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对运动项目的教学常常只停留在动作技能层面,没有深入探究其育人价值。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对体育课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他们只是“窥豹一斑”,狭隘地认为体育课就是动作技能课。《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不仅包括动作技能层面,如体能获得全面协调发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体育展示或比赛中遇到的问题,掌握1~2项运动技能,还涉及知识和文化层面,如根据比赛规则参与裁判工作,观看体育比赛并能进行简要评价;理解运动项目的相关原理、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教学实践和理论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优化。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体育课中需要学习多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的学习课时较少,所学运动项目仅停留在基本技术层面。部分教师让学生同时交错学练多个运动项目,导致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也无法全面、深入地学习某一运动项目。基于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应当转“多而散”为“精而深”,采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为某一运动项目投入更多的教学时间,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结构。本文以空手道为范例,探讨了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标准》强调,要设计专项

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技能,又能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的体验和理解。空手道项目与武术类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关联,属于新兴体育项目。大力推进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为此,在进行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分析《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和教学提示,参考其他项目类别的教学建议,并归纳整合国内外的教学材料,在课程实践中逐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在体育校本课程中,每学期30课时是保障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基础。有些学校的空手道课程采用与社会道馆合作的模式,由學校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社会道馆的教练自主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存在周期短、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造成学生对空手道的认识和学习停留在浅层化和碎片化的层面。因此,在有充足课时数作为保障的前提下,依托新课标,以大概念、大认知为核心,进行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就十分有必要。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维目标出发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形成全面的认知,解决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引入空手道等新兴体育项目,既能够为具备空手道专业能力的教师提供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又能够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正逐步趋向成熟,但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进行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保证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空手道动作技能和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始于礼,终于礼”的体育精神。

二、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首先,教师要结合《标准》、相关教材和学情,明确整个学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运动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将其细化为“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空手道的基本攻防技术和两套型(套路);能通过空手道技能的练习,发展基础运动能力和空手道专项运动能力,并在实践中适当运用;在真实运动场景中,能提高对空手道和体育课程的认知,敢于进行空手道动作的展示”。而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落实也尤为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可以将健康行为这一核心素养细化为“学生能够掌握教师在不同的运动情境中讲解示范的健康知识,并知道如何运用;能知道体育习惯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适合自身的运动健身计划;在复杂的运动比赛情境中,能理解调整情绪的重要性和了解环境适应的作用”。教师可以将体育品德细化为“学生需要在小组互助学习的氛围中,学会团结合作的体育品格;在运动竞赛中,依托竞赛环境的感染体会并习得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体育道德;在中高运动强度下,能够坚持练习,感受体育精神”。接着,教师要整合初中阶段空手道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设置“基本功”“基本技术”“组手”“型”四个教学单元,围绕核心素养设定学期整体目标、单元目标、每堂课的具体目标。

其次,教师要聚焦“基本功”“基本技术”“组手”“型”四个单元,综合考虑每个单元应教授的知识点,并在其中穿插一些非动作技能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对空手道的认知。

对于“基本功”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练空手道的礼仪、出拳、步型和步法移动。同时,教师可以穿插空手道的发展历史、健康基本知识及空手道精神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空手道。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空手道的意义,又能够激发学生对空手道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讲解并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而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攻防模拟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功。

对于“基本技术”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讲解四种进攻拳法或腿法,并分别介绍其对应的四种格挡防守技术,让学生自由组合,在实战中学练攻防技术。

对于“组手”这一单元,对抗得分制是空手道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得分制度也是这个单元的主线。在“组手”比赛中,一分、两分和三分分别对应不同的技能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竞技空手道的教学。

对于“型”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对空手道的每个动作进行评判,对学生的力度、速度和稳定性进行打分。学生在学练“型”的相关知识时,不仅要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及动作标准,还要学练两套基础型练习,即平安一、平安二的分解练习和完整练习。教师可以组织比赛,考评学生的学练成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标准化、固定化的动作,能够促进学生的本体运动知觉发展。

最后,教学评价是检验空手道大单元教学设计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形成、诊断和总结三种评价形式。具体来说,教师要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跟踪,在学期之初为每名学生建立档案,然后根据档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教师可以先跟踪并记录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由学生进行自我打分,随后由小组长和教师对其进行评分,最后将记录卡交由小组长保管在档案袋中。等到学期末,每个小组的组长将档案袋中的评分卡拿出,汇总每名学生的得分情况。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练状态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在每个单元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负责复习环节,让他带领其他学生讨论和演练学过的动作技能,并带领其他学生查漏补缺,这种“费曼式”学练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此外,在学期末,教师可以和相关专家一起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体能,教师可以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对于学生的动作技能,教师可以参照中国空手道协会的考级标准,和空手道专家一起对学生的空手道动作技能进行专业评定。教师和专家还要对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并结合学生档案袋里的综合评分逐项进行加分,在汇总后向学生反馈这学期空手道的学练效果。

结语

空手道不仅与其他类型的运动具有相同的育人价值,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教师在引入空手道项目或其他新兴体育运动时,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项目自身的特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从这些新项目中获得新的运动体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猜你喜欢
空手道学练技能
高级技能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秣马厉兵强技能
空手道在苏联(上)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传统空手道与竞技空手道的比较研究
空手道与武术散打的对比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