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理念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3-03-01 12:31梁玉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梁玉红

【摘 要】核心素养视域下,我国教育界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其中美術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在美术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教师开始尝试跨学科教学,并且设计了较多跨学科的特色教学活动。本文立足跨学科理念,针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展开重点分析,希望可以让其他学科与初中美术有效融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

【关键词】跨学科理念;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193—03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获得纵深发展,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不再局限于学生欣赏几张画、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这样简单,学生还需要学习美术学科以外的知识内容。基于新形势下美术学科教学的转变,教师应该树立跨学科理念,探究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让初中美术学科充分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站在美的视角看待整个美术学习活动。

一、树立跨学科理念

跨学科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创新,跨学科理念体现出知识的一种融合,是对知识的尊重,因为知识本身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跨学科理念,积极主动地将初中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程资源的挖掘工作。实现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基础是寻找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连接点,为此,教师要在课程资源挖掘方面下功夫。第一,挖掘与语文学科联系的美术知识。以“笔墨丹青”一单元为例,在该单元中向学生诠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充分结合,展示了山水画面带给人的精神享受。笔墨丹青是中国的艺术瑰宝,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关于山水诗情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本单元与语文教材中的《望岳》《黄鹤楼》《钱塘江春行》等内容相互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古代名画的基础上鉴赏古诗词,体会作者在绘画中饱含的深厚情感。第二,挖掘与思想政治学科联系的美术知识。初中美术除了承担基本的美术教学知识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等责任,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挖掘初中美术学科中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与学科相互联系。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留下眷恋 带走真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真情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友谊的天空”一单元结合,这样可以为学生讲解更多与友情、与师生情相关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1]。

其次,加强宣传工作。跨学科理念为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转变提供了思路,跨学科理念体现出教育的进步,任何一位初中美术教师都应该树立跨学科的理念。为此,以学校为代表的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工作,营造重视跨学科的教学环境。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校园公众号宣传与跨学科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跨学科理念,将其他学科与初中美术学科相互结合。

最后,初中英语教师要主动革新理念。跨学科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路,认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学习其他优秀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的成功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保障学生可以在初中美术学科中学习更多领域的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跨学科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日积月累的坚持与改变,学校以及有关部门要给教师更多的耐心与支持,促使教师能够在持续的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

二、加强初中美术教学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地与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并为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作为教师,在跨学科理念下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美术教学信息化建设,并使初中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好的融合。

以“精美的报刊”一节为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班级壁报的组织样式、版式的设计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在学习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应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优秀的报刊内容。展现新时代基层党建的鲜活实践,彰显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采,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这些内容,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报刊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知识,实现深度学习[2]。

三、与劳动课程相互结合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此,在初中阶段开设劳动实践课程,对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进行训练,其中美术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其中包含着劳动教育元素,教师可以尝试将初中美术教学与劳动课程相互结合,让学生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实现劳动训练。

以“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单元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劳动锻炼中进行知识的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劳动的画作,如教材中的“血农”,塑造了多种性格不同的农民形象,歌颂了伟大的劳动人民。通过教师为学生呈现这篇画作,让学生被劳动人民的劳动精神所感染。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劳动实践,让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在劳动活动中增强对劳动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融入画作创作中,塑造更加有特色的劳动者形象。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期关于“在劳动中感受美的色调”为主题的劳动活动,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田野,与田野中的庄稼进行亲密接触,帮助农民伯伯收获庄稼,让颗颗粮食归仓。学生一边劳作,一边从劳动中观察美的事物,发现劳动美的真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促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坚定劳动思想,认识到劳动的意义[3]。

四、与德育相互结合

德育是关键,是统帅,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德育相互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弘扬真善美”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清楚美术作品在弘扬社会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将其与德育工作相互结合。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潘荣本《铁肩担道义》、陈冰青《木头人》两部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殊含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探究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深入了解两部作品的背景知识,并挖掘作者的相关故事,在了解内容中,学生可以认识到两部作品分别歌颂和批判了两种人,赞扬是敢于为国家利益牺牲的英雄人物,批判的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比如一部分学生可以将本节课所学习的歌颂真善美的美术作品在社区向叔叔阿姨宣传,弘扬真善美;一部分学生可以做文明的行动大使,在公交上主动向老弱病残让座,捡到贵重物品主动送还,在生活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最后,在学习本节课之后以及参与实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探讨对真善美的体会,并将实践活动的内容用图片和画面的形式记录下来[4]。

五、与生物学科相互结合

知识本身没有界限,只是在后来的教育发展中,人们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条理性、高效性地学习知识,将其分成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为了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教师可以将初中美术与生物学科相互联系。

以“插花”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插花的基本艺术形式、构图原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物学科具有联系之处,因为在插花中学生只有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掌握花的基本特点,清楚花的分类以及相关构成等,才能够让插花变得更加有艺术感和美感。为此,教师可以将其与生物学科中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开花和结果”几节相互结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等知识,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植物,为插花奠定坚实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将初中美术与生物学科结合中教师要做好基本的引导工作,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尝试为学生渗透生物知识,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呈现花朵的具体实物,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到大自然中植物的多样性,在今后的插花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种类花朵,提高插花水平,陶冶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5]。

六、與数学学科融合

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初中数学中包含很多关于几何的知识,与初中美术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美术学科,很好地将数学学科相互融合,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几何意识,加强对图形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初中美术知识的学习更加直观,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构图的作用”一节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在学习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初步”相互结合。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几何图形初步”中的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础是掌握最基本的线条构成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教师在讲解直线、射线与线段知识点时候,还为学生展示当前美术大师在利用直线、射线、线段元素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借鉴其中的优点,将其在作品设计中体现。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角”的知识。构图需要学生在艺术设计中掌握基本角的知识,然后将最简单的元素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可以亲身示范,利用角为学生进行构图,并让学生分析角在构图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在美术构图中加强对角的学习与认识。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在初中美术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美术构图与初中数学几何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让学生建立整合思维,在进行艺术创作和绘图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将数学几何知识进行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构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七、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是否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等,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师可以从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环节入手,不断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从不同的方面评价考查学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观念。比如在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绘画能力、审美情趣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素养等,并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为后续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指明方向。在教学评价指标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调整初中美术学习方式,尽可能达到教师提出的评价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可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查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对学生进行科学打分,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审美素养,能够对不同的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并发现作品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美术绘画能力。

八、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理念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美术教学工作也开始与更多的学科相互融合,实现了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在跨学科理念下教师要革新理念,树立跨学科教学思维,认识到初中美术跨学科的重要性,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方式,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为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初中美术教学还要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调整学习方式,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将会朝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学科融合也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唐中珊.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美术教学实效性[J].教育艺术,2023(5).

[2]叶静.跨学科理念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9).

[3]肖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3(8).

[4]卢璐.STEAM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跨学科教学策略[J].中学科技,2022(17).

[5]常云云.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1(9).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