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践

2023-03-28 11:19张玉蓉
教育界·A 2023年5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项目化学习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教学举措,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项目化学习的运用可为小学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诞生更多精彩的教学瞬间。因此,文章深入分析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语文教材;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张玉蓉(1980—),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效把握项目化学习,也未能基于项目化学习视角开展语文教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突出项目化学习的规划性、实践性和协同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人交际的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组织策略展开深入论述。

一、突出规划性,让项目化学习有效发生

(一)整合教学内容,为语文素养提升提供有益的学习材料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更习惯于一课一教学[1]。此外,教师不具备跨学科意识,其教学行为具有独立性,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大部分教师往往是以考试为衡量标准进行授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导致学生很难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基于项目化学习视域优化语文课堂,围绕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整体规划性,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切实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

例如,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师可基于项目化学习视域优化语文课堂,将“历史人物故事”作为主题,指导学生学习单元课文,并进行习作以及其他相关的练习。具体来说,教师先要求学生通读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着重关注作者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阅历出发,结合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故事,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阅读收获,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教学的整体规划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作者笔下人物的各种表现,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文本,以此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项目化学习中,为了加强教学整体的规划性,教师需要以主题为线索,对教材进行整合,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样既能提升项目化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通过情境导学,提出驱动性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项目化学习模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在提出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文本,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收录了《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猎人海力布》三篇课文,此外还有习作“缩写故事”、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以及“语文园地三”等内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单篇课文为主执教的,而这种单课教授的做法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需要遵循项目化学习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从“民间故事”主题出发设计驱动性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文本资料,让学生思考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体会这几篇文本在主题结构和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传统。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驱动性问题,即“故事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是怎样的?”“文中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三篇文本展开群文探究,让学生熟悉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的逻辑结构,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驱动性问题,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探究文本,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体会语文世界的精彩。

二、强调实践性,让项目化学习精彩纷呈

(一)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項目化学习的组织与落实需要强调活动过程的实践性[2]。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化学习,教师一方面需要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和生活高度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比如撰写调查报告、搜集资料、实地访谈等。教师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性,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完成项目化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中,编者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系列和秋天有关的四字词语,比如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等,且本单元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中都有对秋天的相关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整合本单元的授课内容,布置项目化学习任务:“用美词佳句描写秋天,赞美秋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来到大自然中,体会秋天的独特韵味,感受秋天丰收的脚步,流连忘返于秋天的风景中,用美词佳句描绘秋天。有的学生着重描写了秋天的风,有的学生在金黄的麦浪中感受秋天迷人的“心跳”,而有的学生则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天的独特韵味和诗意。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习得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学生会主动将所学的描绘秋天的词语用来歌颂秋天的美,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项目化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化学习,教师需要结合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二)强化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强化言语实践是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因为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也不只是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语文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动机、需求来进行探究和体验。小学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既有课内知识,也有课外知识;既有生活常识,也有学科知识,且小学语文本身是一门言语实践课程。因此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使学生主动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文字,把握不同知识间的联系。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经典的童话故事单元。通过分析单元导语可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让学生尝试编写童话。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教师需要从言语学习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说,针对习作部分,除了教材提供给学生的关键词,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其他关键词,比如“海滩”“孤岛”“向日葵”“天使”等,让学生展开想象,从中选取一些关键词创编童话故事。除此之外,“快乐读书吧”板块中为学生们推荐的课外读物有《安徒生童话》《稻草人》和《格林童话》,教师从这些课外读物中精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玫瑰小姐》《灰姑娘》等,在课堂中和学生进行共读,同时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读了这些童话故事后有怎样的感想或者收获。

在语文课堂中,为了更好地落实项目化学习,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空间以及机会。言语实践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加强协同性,让项目化学习水到渠成

(一)开展合作学习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与组织中,合作无疑是核心基石。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合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语文知识。为了提升合作探究的效果,教师一方面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将学生合理分组,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为学生设计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开展“用细节塑造人”的主题项目化学习时,教师将《慈母情深》和《梅花魂》这两篇课文作为教学案例,和学生深入探讨。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先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以及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文本探究,思考这两篇文本是如何塑造人物的,有哪些关键性的细节值得注意。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发现《慈母情深》一文中,有关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非常值得注意。除此之外,作者也反复提到母亲的瘦弱,比如“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从侧面展示出母亲的艰难与不易。而在《梅花魂》一文中,值得注意的细节更多。比如,当“我”不小心弄脏了外祖父的《墨梅图》,一向不发火的外祖父却突然愤怒了,甚至训斥了“我”的母亲。外祖父对《墨梅图》珍重万分,不仅用保险刀“轻轻”刮去上面的污迹,还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这两个形容词可以看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视,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在课堂探究环节,学生围绕这些丰富的细节展开讨论,对如何塑造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项目化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项目化学习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合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核心环节。教师一方面需要合理分配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这样才能切实提升项目化学习的效果。

(二)做好對学生的指导和调控

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白,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当“甩手掌柜”,让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过程。事实上,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授课环节中的地位不降反升,甚至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灌输者或者课堂的主宰者,而是教学的调控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陪伴者。换言之,教师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而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完成每一个学习项目,这样才能提升项目化学习的运用效果。

例如,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教师在组织项目化学习时,采取了如下步骤。在正式学习这些古诗以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三首古诗的背景资料,比如诗人的个人简介以及古诗的创作背景。等到正式授课时,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抽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搜集到了哪些资料,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氛围。之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这三首古诗,同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围绕作者的个人际遇、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思想展开讨论和互动。为了提升学生的互动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这三首古诗设计一些探究问题,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这个过程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古诗情感以及思想内涵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把握整个授课环节,还需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项目化学习取得重要的成果。

项目化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因为自主学习虽然重要,但是学生毕竟没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在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遇到问题。而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比起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有着显著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入微。本文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相关说明,同时辅以真实的教学案例,旨在提升项目化学习的效果,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刻。

【参考文献】

[1]严梦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的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J].求知导刊,2021(16):28-29.

[2]刘晓曼.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1(43):167.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小学语文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