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2023-04-20 11:09东岳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东岳

摘  要:当今,随着我国教育的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直观化、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教育教学方法,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加明显,有力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对知识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引入交互式教学媒介促进学生的理解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需要结合实验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呈现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也只能采用比较抽象的课堂讲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用语言向学生描述实验的过程,但是这样的方式太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形成很清晰的印象,更是无法感受到物理实验学习的严谨性。对此,电子白板的交互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即使不亲自做实验,也可以得到很深的学习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学习《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中“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是不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在燃烧时燃料总共释放了多少热量?”等,这些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整个实验的过程,也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初中物理教师将这样的一些演示的视频进行播放,营造出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习的特点和成果。更为关键的是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被忽视,而是充分地凸显出来,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的知识,形成物理的素养。要想利用好电子白板等功能,还需要提前进行良好的设计,在实践中将设计进一步优化,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推动课程的进行。

2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重构生活情景

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内容的再加工与呈现,将很多无法观察或完成的物理过程栩栩如生地呈现,不断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效果,完成基础理论和内容的具象化演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激起学生的物理自学意识,推动其发挥自主性积极地投身于物理学习中,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与品质。且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应接近学生日常生活,合乎学生认知特性,进而激起并维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探寻物理状况,揭露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中,塑造学生学习积极性、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基础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多媒体视频将与其有关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引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形象化的情景再现中形成学习物理的冲动,由此结合引导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因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状况。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状况,如生活中学生用塑料吸管喝可乐的图片,自行车打气筒在给轮胎打气的照片等。借助直观的演示拉近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也协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3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好演示实验

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内容能够以多种格式或多种格式的组合呈现,例如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以及增强的内容交付。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鼓励许多情绪体产生,这对学生的记忆具有吸引力,并增加了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与示范实验相结合,可以消除示范实验的不足,增加学生的理解。在进行学生小组实验时,教师在大屏幕上解释或展示测试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有效、方便地理解和管理测试内容。在进行课堂实践测试时,由于教学时间、空间或实际条件的限制,观察或实践作业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例如,物理事件弱,事件时间不够,事件时间短等。如果你用电脑在摄像头的帮助下记录一个显示测试事件,重复、放慢或放大,甚至模拟测试事件的第一部分,并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处理时间,或减少时间转换.接近、打开、重构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弥补视觉实验的不足,给予学生无尽的关注。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初中物理教师要深入掌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引入信息技术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具是新的时代背景发展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使用能够让其保持教育的与时俱进,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探究精神的建立、学科素养的发展等都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地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最为合适的环境中成长,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正芳.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07).

[2] 梁远洪.论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驱动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7).

[3] 王魁.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

[4] 沈霄紅.初中物理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

[5] 郑树葵.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求知导刊,2022(04):86-88.

[6] 徐妍.借助信息技术活化初中物理课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1):77-79.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