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联结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生态 应对信息科技新课程之变

2023-04-20 06:29李岩赵惠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

李岩 赵惠美

【摘 要】新颁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内容组织、学习方式和科目设置的显著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的难点,革新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基于学科概念以单元为尺度设计教学,立足真实情境以项目为形式组织学习,构建联结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生态,将有效落实新理念、实施新教学,应对信息科技新课程之变。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4-051-0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要从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具有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面对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的重大转变,教师必须分析当下信息科技课程新教学实施的难点,把握未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点,设计新教学、组织教学实验,以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促成学习方式转变

1.新课标的显著变化

新课标的变化主要有四点:一是把课程名称由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体现了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二是以学科大概念: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这六条信息科技学科逻辑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三是将“跨学科主题”作为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真实性学习;[1]四是信息科技课程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落实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科目。课程地位提升、学科属性调整、内容框架重构和学习方式丰富,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信息科技课程在新时代育人成才的期许。

2.实施新教学的难点

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倡导“做中学、探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学习方式,据此让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相互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做中学”意味着在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互动中,学生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个人经验,进而重组为学科知识;“探中学”基于实验,验证、发现、探究、理解信息科技的原理;“用中学”倡导在应用知识、技能和方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中学以致用;“创中学”就是赋予学生开放的情境和资源支持,在数字化实践创作中培养创新精神。

审视现状,传统单向的演示示范教学、技能操作训练依然存在,有学者就指出,莫要过于强调技术的模仿与应用,让课堂教学落入职业培训的陷阱[2]。课堂尚难以开展连贯的数字化学习,科技实践被限定在机房操作PC软硬件,主题学习和技术活动的形式化等问题突出。新教学迫切要求教师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去设计、组织教学,系统地创设“做、探、用、创”的学习过程,这是当前落实新课标、实施新教学的主要难点。

革新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1.转向单元教学设计

促成学习方式转变,需要以真实情境的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探究和生成的过程;以真实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入多样化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度;以真实的学习者身份,促进自主的学习、规划、管理和评价,建构信息科技知识。

单元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作的专业设计[3]。以新课标互联网模块为例,我们在备课、教学时,摒弃以课时为单位的习惯,按“数据、网络”等学科概念规划5个教学单元主题,即认识互联网体验价值认知,网页制作,探究网络构成、数据传输原理,网络协作应用技术制作安全手册和跨学科主题的创作实践,深化学习目标、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间的适配。

2.组织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教学注重关联学生的生活,介入“真实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境脉互动中深度学习。但由于信息科技课的学习环境,缺乏对学习过程存取、互动、对话、展示的整体支持,导致教师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管理、学习评测等分离。如网页的制作、发布、展评等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更不用说互联网协作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提供环境支撑成为组织项目化学习的迫切要求。

为此,我们打通备课、教学、学习过程、管理和评价,建设教学管评一体的项目化学习云平台,构建项目式教学流程(图1)。理顺教师备课、交互练习、教学和学习、多样化评测等过程。学生沿着项目的学习导航和集成工具完成单元学习,学习过程中的作品、评测数据自动存储,为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

教学案例展示

“吾爱吾班”班级网站项目单元教学,基于“主题、探究、表达”的单元模式,融入多种学习方式,设计了4E[4]的单元教学。本项目教学实施分为四步。

一是情境体验,组队分析。教师利用七年级伊始班级迎新、军训、运动会、合唱节等活动,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信息科技,展示自己的班级、校园生活,激发同理心和学习热情。教师导入“吾爱吾班”主题制作班级网站项目,学生在数字化项目学习云平台组队,师生共同分析项目的目标、任务,组内分工,在线编制项目规划书。

二是原理探究,合作设计。学生赏析典型的网站案例,从栏目、布局和色彩搭配等维度探究网站的布局、风格与表达的关系;了解网页聚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超链接等技术,认识相关制作软件和编辑工具;用思维导图合作为班级网站设计导航目录,选取网页的布局,设计出初步方案。

三是方案实施,表达想法。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在课堂上实践,项目单元教学的重点集中于学生在活动、基本概念知识、学科技能之间建立联系,以此指导学生获得有效解决复杂问题所需要的认知技能。设计方案的落实,既能檢验学生能否灵活运用驱动式任务要求的操作技能,也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可视化成果的途径,衔接项目情境,形成项目闭环。

四是交流评价,作品迭代。依托课程学习云平台,学生产出了四百多件作品。按照班级初选、年级公开竞评的规则,在学习平台的展评空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优秀作品展评。交流分享成果增强自信,开启反思促进迭代完善,让项目化学习闭环,让学生核心素养螺旋提升。

教学实验表明,基于学科概念以单元为尺度设计教学,立足真实情境以项目为形式组织学习,落实了新课标科与技并重、新课程内容框架的学科概念逻辑和面向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理念及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单元教学的规划,设计融入多种学习方式的项目,优化项目化学习云平台,组织项目化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注:本文系2021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指向综合育人的联结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地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熊璋. 重核心素养 育数字人才——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N]. 中国教育报,2022-05-11(4).

李锋,程亮,王吉庆.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单元设计与实现[J]. 课程·教材·教法,2021(10).

崔允漷. 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 上海教育科研,2019(4).

钟启泉. 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 教育发展研究,2015(24).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编   辑:冯艳艳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开发历程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之我见
探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的开放式课堂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