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3-04-24 04:08姜璐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幼儿教育

姜璐

摘 要:在国内的教育行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均需要面对更加严苛的要求,以便在教育教学方面实现理想的效率性及效果性表现,对幼儿园教育阶段而言同样如此。幼儿园及教师需要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与把握,并进行一定的发展和提升,以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倾听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以便围绕倾听,打造更加有利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助幼儿实现持续、长效的成长。其间,仍有部分幼儿教师在这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切实予以解决,提升自身教学倾听能力。为此,如何更加深入切实地把握和认识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内涵以及发展现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策略确保和提升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实际表现,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效率性及效果性方面取得崭新突破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倾听能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080-04

对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而言,倾听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和抓手之一,需要教师切实地剖析自身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实际表现,并进行改善和提升,以此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而同步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从言语和非言语两个维度出发关注幼儿实际的表达,以理解并接纳幼儿表达为基本前提,及时地给出相应的反馈与评价,与幼儿在情感层面形成一定程度的共鸣。而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深入把握问题出现的根源,切实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实现稳步提升与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1.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综述

(1)教学倾听及能力的定义

倾听是指细心地听取表达中内含信息的行为,需要听取言语信息以及非言语信息两种类型的信息,并在理解之后给出相应的反馈。而教学倾听能力是指基于教师实际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性发展需求,在作为倾听者时表现出的能力。教学倾听能力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营造自由和尊重的教育教学活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幼儿的表达给出反馈与评价,这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2)教学倾听能力的现实价值

第一,相应地体现幼儿的权利。

幼儿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现代化的幼儿教育理念对幼儿的人格及权利的尊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将幼儿置于与自身同等的地位对待和教育。其间,平等对待意味着教师需要加强倾听,以教学倾听及能力为抓手引导幼儿更加自主地进行自我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是在相应地体现幼儿的权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倾听能力的有力支撑下,切实地引导幼儿自发进行言说和表达,这不仅可以促使幼儿在自我意识方面取得初步发展,还可以为幼儿后续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帮助教师发展教育能力。

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表现不仅仅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更会在教育教学活动氛围营造方面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在充足的倾听要素支撑下,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更加自由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地观察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状况,帮助幼儿在分享中实现共同成长,进而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调整,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长此以往,教师还可以在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发展与进步。

(3)教学倾听能力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教学倾听能力要素。

在教师的教学倾听能力要素方面,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具体的要素大致可以划分为信息与内容取向倾听以及关系取向倾听两种要素。信息与内容取向倾听是指针对表达中的信息含义进行有价值细节的回顾与记忆,而关系取向倾听则更加侧重于在双方之间营造和谐关系。幼儿教师的教学倾听能力主要可以注意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共情能力等维度出发,划分为相对具体的教学倾听能力要素,以便切实地培养教师的教学倾听能力。

第二,对话教学。

教学由教字与学字组成,因而真正有效的教育教学并非以教师为主,而是应分别从教师与幼儿两个维度出发予以实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对话式教学同步尊重教师与幼儿的主体性,需要教师与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互相传递信息、经验和情感。尤其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话更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有效互动的根本抓手之一,可以通过教师与幼儿共享信息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知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实际表现将会直接决定对话教学的效果,因此也需要切实地围绕对话教学提升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倾听能力。

第三,建构主义。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应简单地面向幼儿进行知识以及经验的灌输,而是应当引导幼儿基于自身既有知识及经验,相应地形成符合自身认知习惯的新知识及经验。换言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构建知识及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考虑到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围绕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及确保,教师需要切实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与调整。而教学倾听及能力可以有效地实现这样目标,需要教师切实地从这一方面出发,尊重和确保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主体性地位。

2.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发展现状

(1)注意能力

注意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过程中注意幼儿实际表达的能力表现。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均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准确把握幼儿的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但部分教师在把握幼儿的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与自信心,需要切实地予以提升和发展。而部分教师也会在教学倾听过程中分神于其他事由,诸如教育教学活动纪律维持等,同时在注意广度方面表现较为不足,容易受到表现较为活跃的幼儿影响。

(2)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过程中对幼儿实际表达所含信息的认识能力和转化能力,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性表现方面带来较为直观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在理解幼儿模糊表达方面的实际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但有 部分教师在面对幼儿较为不足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时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倾听理解能力方面的表现同样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认识与了解程度,可以从这一方面出发予以有效提升和发展。

(3)评价能力

评价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过程中对幼儿表达的合理性进行评判,或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确认能力。不同于注意能力和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具备更加突出的主观性特征。幼儿教师的教学倾听评价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倾听过程中将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要素作用,大致包含教师在生活经验、价值观念、教学理念和知识架构方面的实际表现。当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均已在教学倾听评价能力方面初步得出了一定的表现,但要注意,需要应对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认知局限。

(4)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在教學倾听能力中最为关键,将会直观地有效地影响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幼间的互动效率及效果。具体是指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倾听过程中,教师在理解和接受幼儿的实际表达时可以感同身受的能力,对教师及幼儿的实际互动与关系可以发挥可观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教师切实地发展自身教学倾听共情能力,以便营造更加和谐自然的师幼关系。而当前,部分教师对幼儿的情绪变化感知不强,大多更加关注表现活跃的幼儿,但在情感反馈方面表现基本尚可。

3.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存在的问题

(1)选择性地注意幼儿实际回答中的内容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得知,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过程中易于出现虚假性倾听或是选择性倾听行为,或是未能对幼儿的表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或是仅对符合自身兴趣的表达进行回应。换言之,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并未针对幼儿表达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只是单纯地在简单重复幼儿的表达后推进教育教学活动。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倾向于断章取义,仅仅选取幼儿表达中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部分倾听和反馈,以至于幼儿仅仅可以被动地接受,无法实现双向的倾听互动。

(2)选择注意的幼儿时容易受其表现影响

受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不同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各有不同,部分幼儿内向安静,而部分幼儿好动活泼。不论幼儿的实际倾向性和性格表现,教师都应当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不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走向有所偏重。而当前,部分幼儿教师会重复地容许表现明显更加活跃的幼儿参与问题回答,难以顾及并未做出活跃表现的那一部分幼儿。其中部分教师可以认识到平等给予注意的重要性,但是受阻于表现更加活跃的幼儿难以实际地予以实现。

(3)片面地理解或是误解幼儿的话语表达

在实际进行教学倾听时,教师需要以倾听行为为基本前提认识与理解幼儿的实际表达,进而以幼儿表达为基础调整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及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感受幼儿在心理状态的细微变化,进而如实地把握幼儿表达实际含义。而当前,部分教师在理解幼儿的话语表达时能力有待提高,出现片面了解幼儿表达或是误解幼儿表达的现象,需要教师切实地关注和重视。

(4)对幼儿表达给出的评价合理性不足

教学倾听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与幼儿互动交流时放下自身价值观念,以便更加客观地对幼儿表达合理性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以理性判断为基准明确幼儿回答正确或是应对措施。当前,大部分教师均已在教学倾听评价能力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表现,但仍有部分教师在实际应用时表现不足,诸如教师难以给出合理表现和更加充足的评价回应幼儿的实际表达。对评价合理性而言,教师本人的知识储备较为关键,在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也难以确保评价的合理性。

4.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倾听意识及能力较为不足。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但部分幼儿教师在倾听意识及能力方面表现有待提升,难以较为有效地确保教学倾听过程的效率性及效果性表现。二是部分教师无法有效把控教育教学过程。教学倾听在理论层面较为简易,但是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倾听观念方面的表现均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需要教师切实地基于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把控教育教学过程。而当前,部分教师明显难以完全把控教育教学过程,以至于教学倾听效果有待提升。三是部分幼儿园并未提供优质的倾听培训。除去教师自身努力外,幼儿园是否为教师提供教学倾听能力相关培训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部分幼儿园管理层并未对教学倾听相关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难以为幼儿教师实现教学倾听能力提升发展提供扎实的支撑。

5.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

(1)教师更加主动地增强教学倾听相关理论的学习力度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得知,知识的获取与掌握不得以被动灌输为前提,而是应当由学习者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且积极的自主性构建。为求帮助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确保自身主体性地位,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和把握作为基础的教学倾听相关理论,才可以在幼儿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和把握幼儿的既有知识及经验状况,进而以此为基础引导幼儿接触和掌握崭新的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应当针对专业的倾听知识、倾听意识和倾听技巧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与把握,以便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教学倾听能力。

(2)从多个角度出发有效增强教师自身多方面知识储备

考虑到知识储备对教学倾听及能力而言尤为关键,教师需要深入地分析与判断自身相关知识储备状况,以便相应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丰富和扩充,为教学倾听过程奠定较为坚实的必要性基础。考虑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陌生的知识内容,而为求切实地通过教学倾听过程引导幼儿基于既有知识及经验进行扩充,教师本身应当具备更加充足的知识储备,以便为幼儿提供科学的引导与帮助,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鉴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大多为整合了各种知识的活动这一状况,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扩充自身知识储备。

(3)教师在具体的教學倾听实践中积累和提炼相关技巧

为求切实地提升自身教学倾听能力,教师需要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练习,以便从中积累和提炼有利于教学倾听能力提升的技巧与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保持更加充足的耐心,针对幼儿的模糊性表达进行倾听,以便透过幼儿有限的表达把握幼儿的实际意图与想法。其次,教师需要更加积极地给予幼儿正面反馈,以便鼓励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还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针对自身实际的教学倾听表现进行反思,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4)幼儿园围绕教学倾听知识能力组建专业的学习小组

考虑到幼儿教师自身努力是有限的,幼儿园管理层需要针对教师的教学倾听能力培养及提升保持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动用园内资源助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取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具体而言,幼儿园管理层可以围绕教学倾听能力培养组建专业的学习小组,为幼儿教师创设合作性的教学倾听能力提升环境。幼儿园管理层可以立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有利于教师培养自身教学倾听能力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切实地针对自身教学倾听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

(5)以教学倾听能力的培养为重心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

考虑到不同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表现各有不同,幼儿园管理层可以围绕典型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等原则,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促使教学倾听能力表现相对不足的教师接触和掌握基于应用的教学倾听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园管理层需要开设教学倾听能力相关的培训活动,为教学倾听能力表现不足的教师提供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在培训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园管理层可以邀请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的幼儿教师分享经验,以便从实际的教师视角出发,为表现不足的幼儿教师提供真实可参考的具体方向。

6.结语

综上所述,倾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极为关键,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的实际表现不仅会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还会在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方面带来较为直观的影响,需要幼儿园及教师高度关注与重视。当前,受限于多方面客观影响要素,部分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留有较为充足的改进提升空间,需要切实地探求深层原因,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教师实现教学倾听能力有效发展与提升。具体而言,幼儿园及教师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把握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内涵。一则需要把握教学倾听及能力的定义;二则需要认识到教学倾听能力的现实性价值,可以相应地体现幼儿的权利,帮助教师发展教育能力;三则需要了解教学倾听能力相关的理论基础,需要从教学倾听能力要素、对话教学以及建构主义等理论角度出发。其次,幼儿园及教师需要更加切实地了解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的发展现状。一则需要从注意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以及共情能力等多个维度出发,明确认识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发展现状;二则需要认识到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存在的问题,诸如选择性地注意幼儿实际回答中的内容、选择注意的幼儿时容易受其表现影响、片面地理解或是误解幼儿的话语表达、对幼儿表达给出的评价合理性不足等;三则需要掌握幼儿教师教学倾听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诸如部分教师的倾听意识及能力较为不足、部分教师无法有效把控教育教学过程、部分幼儿园并未提供优质的倾听培训等。最后,幼儿园及教师可以采取包含教师更加主动地增强教学倾听相关理论的学习力度、从多个角度出发有效增强教师多方面知识储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倾听实践中积累和提炼相关技巧、幼儿园围绕教学倾听知识能力组建专业的学习小组、以教学倾听能力的培养为重心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在内的诸多有效策略,因此更加科学合理地推动幼儿教师在教学倾听能力方面取得进步与发展,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楚,吴支奎.倾听儿童“插嘴”行为背后的声音——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11).

[2]李如密,王玲玲.现象学视域下教学倾听的特质与意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02).

[3]时松,黎勇,李春会.幼儿园教学“倾听”的缺失与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01).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幼儿教育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