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023-04-24 10:15冯新媛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培养

冯新媛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实现完全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5-0091-03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开展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过多的干涉,学生语文学习的进度完全是按照小学语文教师自己的教学任务安排进行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各项知识,无法实现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想在短时间内想快速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以填鸭式教学内容为主,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无法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有效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教师进行统一教学工作的开展,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重要意义

(1)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中,通过认真听讲,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进一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小學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提升学习主动性,能够实现课堂纪律的改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内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班级内的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随着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实现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而在课下,小学生能积极进行书本内容的预习和复习,实现对书本知识的全面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小学语文学习中,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实现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之处,并在今后的课堂学习中学会及一反三,在根本上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2)挖掘个人潜力

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能有效挖掘个人潜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随着对语文学科的喜爱,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实现了文学素养的提升,还能在学习中实现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鉴赏,在根本意义上实现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全掌握,还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知识,积极阅读适合自身年龄特点的读物,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进一步开阔眼界,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要提升学习自主性,需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在生活中能够将与语文学科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不断练习,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对自身今后的长远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学生对各项语文知识中诗词佳句的掌握,能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经过不断学习,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3)完善学习方法

随着小学生小学语文学习自主性的提升,能进一步培养其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借助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断进行学习方法的完善,在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通过与教师的优化交流,对教师的教学进展进行调整,以最优化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确保自身能掌握更多的语文专业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方法的完善,是学生经过不断学习进行总结得到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实现在学习中时间的节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重点内容的学习中,完善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4)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实现学生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发展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并通过自身总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对生活中各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将对语文的喜爱进行有效的表达,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随着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语文知识的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并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实现对生活中事物的全面了解,让学生以语文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而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能更好地发现生活之美,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经过不断发展,让自身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而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还能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快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存在的问题

(1)课堂预设不充分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存在一定障碍,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预设是建立在有效备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班级内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预设工作的开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课堂预设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主义,部分学校突出强调集体备课和格式化备课,确保教学资源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课堂预设不充分,过分进行格式化备课工作的开展,部分教师所推崇的有思考、有特点的个性化备课得不到有效的推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2)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实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为前提,还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实现自主学习,还能实现生活中语文知识的掌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例如,在进行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只是进行了课文的朗读,以及对其中的词语进行注明,分析课文中提到的铁路修建的困难,以及铁路修到拉萨的重要意义。但是这样整节课下来,并没有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有明确,“听、说、读、写”都有涉及,但是实际的内容并不明显,也没有针对侧重点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挖掘,导致整洁课堂的教学目标无法得到明确。学生经过小学语文的学习,认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的特点,经过不断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缺乏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缺乏,进一步导致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质量没有全面的掌握,只能根据语文考试成绩进行重点问题的弥补。但是语文考试成绩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学习自主性等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检验,经过不断发展,直接影响了自身的成长。

(3)教学重点不突出

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一样,要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提升,能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能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连贯性,确保学生能对课堂教学工作有全面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不突出,影响了实际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重点不突出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以及教学主体重点不突出两个方面。每个学生的学习精力都是由一定限制的,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的教学内容实现全面的记忆,而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内容也有一定侧重点,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对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教学重点的不突出,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经过不断发展导致自身的学习质量下降。此外,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还是有部分教师始终占据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进行各项知识的学习,完全是按照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影响了学生对各项知识点的吸收,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3.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的优化措施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主动性的提升,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以及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同样也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通过对书本知识的丰富,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实现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中诗词文章的选取,肯定具有代表意义,同时具有较强表现力和思想情感的佳作,每一篇文章背后都蕴含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进行诗句佳句的赏析,更是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学生情感的熏陶,进一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进行情境创设,将学生完全带入课本知识所营造的情境中,甚至切身感受作者进行文学创造时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对语文所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才能进一步实现自身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3)适宜开展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作为一项语言学科,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单纯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完全意义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在学习中注重进行听、说、读、写的实际演练,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

(4)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小學生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教师过于“严肃”,导致学生不愿意亲近,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专属的教学规划,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表示尊重,在交流中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进步要进行积极的鼓励,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确保学生能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师生关系的改善,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师生交流的频繁,不仅实现了教学工作中问题的解决,还能进一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情境创设教学工作的开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根据教学任务的安排,适宜地开展课外活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征平.语文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作家天地,2022(05).

[2]马宽魁.浅谈小学数学标准化教学中学困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J].中国标准化,2022(24).

[3]王海川.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 科技资讯,2020(06).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培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