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开放德育之花

2023-06-21 03:21杨宇琴
新教育·科研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标德育

杨宇琴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更加注重与德育素质的融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学。小学音乐对于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提高自身备课能力和教材研究能力、注重各环节教学以及自身的言传身教等方面渗透德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德育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和道德的关键阶段,这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及发展指引了方向。小学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小学生德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内容,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符合“双减”政策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要求,国家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政策,它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一、立足新课标视角谈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良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性适应。在此背景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音乐教学的重要地位。在一些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态度不积极,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习音乐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敷衍了事,为学生放几首音乐就是整节音乐课的全部内容,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充分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于教学的内容不能够充分地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还要潜移默化地加强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1]。

二、立足新课标视角谈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策略

1.加强备课能力,增强德育意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教学能力,还有要有较强的备课能力[2]。备课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树立德育意识,所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与教材的结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寻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比如,在学习《天下妈妈都一样》这一堂课时,教师要提前备课。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为学生找寻一些关于母爱的故事和视频,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将这首歌曲的音调和相关技巧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压力。微课的音频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帮助教师找寻与德育内容相关的知识,思考学生所喜欢的方式,从而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班级当中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以此来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到德育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问题,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询问学生“你觉得妈妈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呢?”当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演唱歌曲的情绪,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绪。在备课中设计一些新颖的演唱方式,帮助学生对于这首歌曲节奏的掌握。在结束时,设计有趣的作业,作业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巩固作用。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前备课,有助于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音乐课堂,渗透德育知识。

2.结合教材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音乐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唱歌,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3]。例如,在《司马光砸缸》这节音乐课中,教师提前在网上搜索与《司马光砸缸》相关的动画视频、歌曲录音等。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谈论。在学生交流和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司马光砸缸》的动画视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观看,并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司马光多大年龄的时候?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司马光是用什么东西砸的缸?在动画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再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根据刚刚看过的动画视频总结思考问题的答案。随后,教师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让其分别回答一个问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和回答与《司马光砸缸》相關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本节音乐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还能加强学生思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朋友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德。

3.利用各个环节,渗透德育内容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并联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其进行德育教育[4]。例如,在《小儿垂钓》这节音乐课中,在教学正式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看到《小儿垂钓》这首歌曲的题目后,大家知道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吗?”并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小儿垂钓》的歌曲录音,让学生进行聆听。在歌曲录音播放结束后,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思考每一句歌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每一句歌词的含义。随后,教师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同学们,如何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我们能去河边自己钓鱼吗?”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小学生独自在河边玩耍落水的视频,以及河水污染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小学生独自在河边玩耍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向学生讲解河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加强学生环保意识。通过教材内容,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达到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4.增强自身德育,注重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增强自身德育,做到仪表端庄、行为举止文雅等,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品格,从而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例如,在《爷爷为我打月饼》这节音乐课中,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各种各样月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以此来引出歌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播放爷爷做月饼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家人都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自己是如何回应的。在学生交流讨论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回应这些事情,同时也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做的。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事情,向学生讲解。教师借助歌曲的内容,向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回应家长帮助自己的,让学生应该及时回应家长对自己的帮助,引导学生理解家长的辛苦,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方针,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音乐知识,还能够通过背后的故事理解德育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34).

[2]李艳.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音乐第二课堂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0.

[3]曹霄洁.以音育人,携音共进—试论小学音乐课中的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文艺家,2019(10).

[4]王羲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普童话,2019(02).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新课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